【摘要】激勵教育是一種以激勵為主要方式,以學生主體精神為核心培養(yǎng)目標的教育模式,是連接激勵主體與客體的橋梁,直接影響激勵教育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的效果。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須通過運用激勵性策略,從而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改;中學政治;教學方法
激勵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激發(fā)激勵以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心理學研究表明,激勵和需求、動機有密切關系。激勵作為一種個人建構主體意識的有效手段,在教育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激勵教育是一種以激勵為主要方式,以學生主體精神為核心培養(yǎng)目標的教育模式,它要求將對學生的教育與自我教育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
激勵教育模式的本質在于使主體——教師與客體——學生聯系在一起,使主體能夠針對有關客觀情況,恰當地選擇和采取適當的途徑、手段等作用于客體,以達到主體所要達到的目的。激勵方法是連接激勵主體與客體的橋梁,直接影響激勵教育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的效果。教育激勵的方法多種多樣,在激勵過程中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運用。
一、表揚激勵法
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教學實踐中,表揚都是最為常見的激勵方法。其原因在于,表揚符合人的心理,能有效地對人們起到激勵作用。一般可分為口頭表揚、書面表揚、當眾表揚、個別表揚、一次表揚、多次表揚等。
“好話一句三春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睂W生的心理較為敏感,需要得到老師及家長的肯定,哪怕只是一句簡單的稱贊,也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鼓舞,從而起到激勵的作用?,F在的孩子好勝心特別的強,也特別喜歡家長和老師表揚他們。為了得到老師的稱贊,他們會竭盡全力的去做一件事情,在得到表揚以后他們會做的更好。當然,也有調皮的孩子。對于這些孩子,如果只一味的批評指責,時間長了他們會覺得自己就像教師說的那樣,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yōu)點、長處和亮點,只要我們抓住他們的長處加以表揚,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
二、嘗試激勵法
引領學生去嘗試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刺激”,使得其得到一種精神或力量,去“開始努力”并“最終完成”某一任務。關鍵時刻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或一個手勢,也是一種對于嘗試的引領,一般會起到一定的正面激勵作用。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用“沒關系,試一試,老師相信你能行!”、“勇敢點,你一定能行的”等語音和肢體語言,來鼓勵學生大膽積極向上,采用這種方法的實質就是讓學生在嘗試中學習,在嘗試中體驗成功,于是這種成功的喜悅所引發(fā)的激勵機制會促使學生具有更強烈的學習動機,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
三、競爭激勵法
學生可以通過小組競爭、個人競爭等方式,鼓起勇氣,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領,同時,教師可以通過檢查評定和比較學生思想行為等評出優(yōu)秀者以激勵學生。比如操行評定、評比先進班集體、先進個人、評選優(yōu)秀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等。
競爭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的熱情、上進心和自信心,增強集體榮譽感,可以比團結,比干勁,比成績,比貢獻,比風格等,會取得較好的激勵效果。
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置的競爭目標,作為引起需要的一種誘因,能給學生帶來競爭意識,使他們產生爭取達到目標的強烈愿望,促使他們不斷去努力,這些通過努力實現的目標,往往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進一步加強激勵的效果。
四、榜樣激勵法
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對學生有非常大的激勵作用。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為人的表率和行為的楷模。教師和家長應該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一言一行都要為學生做出榜樣。除此之外,還要在學生中樹立各種榜樣,號召同學們向榜樣學習,讓這種看得見的身邊的鮮活典型來起示范作用,往往效果更好。
榜樣示范應該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既有道德楷模,也有獻身科學的大師;既有見義勇為的英雄,也有刻苦學習的標兵;既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榜校,也有鉆研業(yè)務方面的突出代表,總之,要為學生樹立各方面的榜樣,為其做出示范,以全方位激勵學生。
五、談話激勵法
談話激勵法一般是針對學生在行為規(guī)范或者某一方面有偏差時及時采取的激勵方法。主要是提醒學生注意,幫助分析有關情況,找到產生問題的原因,指明發(fā)展下去可能出現的不良后果,提出矯正的方法和要求,制定具體的改進措施。談話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提高認識,加強自律,自己確定奮斗目標。當然,談話不一定都是學生出現了某一問題,或違反了某一紀律時才進行,在學生取得了某些進步,或做了某項好事的時候,也可以進行談話激勵,是為了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保持目前的良好狀態(tài)等。
綜上所述。激勵作為一種常見的教育手段,在個體的成長發(fā)展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以激勵為核心內容的激勵教育進行研究,不僅會推動教育學理論的進一步深化,也會促進教育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更好地實現教育“育人成人”的真諦。因此,激勵教育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而且是一個非常有現實意義的實踐問題。為了激勵教育的順利實施,還必須把激勵教育的理論進一步細化,使之更具可理解性、可把握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學中,教師應因地制宜,靈活運用上述提到的多種激勵性方法,以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須通過運用激勵性策略,在激勵教育模式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參與行為、多肯定,多鼓勵,以常見學生主導,教師引領的師生共同參與合作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進入最佳發(fā)展境界??傊蠋熢诮虒W中要有效的發(fā)揮激勵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活潑有趣,從而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