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中常常會產生教師和學生相對無語,或教師一人唱獨角戲,或教師不知所措的情景,而一般情況下指的教學恐懼只是說的教師恐懼,并不包括學生的恐懼。但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學生對于教學有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不能簡單地把教學恐懼僅僅定義為教師恐懼,而應該把學生恐懼也劃歸到教學恐懼中。
關鍵詞:恐懼 教師恐懼 學生恐懼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yǎng)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掌握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多方面素質全面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而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主要場域,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是教師的主要任務,也是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在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這一互動過程中,常常會產生教師和學生相對無語,或教師唱獨角戲,或教師不知所措的情景,這就涉及了教學恐懼。
在《心理學大詞典》中,恐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美國著名作家、教師帕克·J·帕爾默在《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認為,“恐懼是一種使我們和同事、學生、學科以及我們自己相分離的東西”,并表明恐懼會導致自我封閉,割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及破壞教與學的能力。綜合以上觀點,教學恐懼是指在教學情境中產生的一種人類的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會使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教師和學生,產生一種企圖擺脫、逃避的心理,并產生不安全感、危機感和無能為力感等等負面情緒。而通常,我們所講的教學恐懼只是指教師的恐懼,并不包括學生的恐懼,但是,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學生對于教學有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教學恐懼僅僅定義為教師恐懼,而應該把學生恐懼也劃歸到教學恐懼中。
一、教師恐懼
教師恐懼是教師作為教育系統中的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恐懼,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因外界體制或自身能力對教學的某種困境感到無能為力且欲逃避的情緒。同樣,帕克·J·帕爾默認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也有恐懼,他認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具有恐懼感,“作為一個教師,當我讓恐懼占上風時,不管是教學時我恐懼學生,還是弄得學生恐懼我,我都處于最糟糕的狀態(tài)。”從教30年的帕爾默,教學還是一件讓他感到恐懼的事情,他這樣寫道:“我教書教了30年,仍然感到恐懼無處不在。走進教室,恐懼在那里,我直覺陷入恐懼的惡浪中;我問個問題,而我的學生像石頭那樣保持沉默--恐懼在那里;每當我感到失控,諸如給難題難住、出現非理性的沖突,或上課時因我不得要領而把學生弄糊涂,恐懼又在那里。當一節(jié)上得很糟糕的課出現一個順利結局時,在結束它的很長時間內我還恐懼--恐懼的我不僅僅是個水平低的老師,還是一個糟糕的人。”
教師恐懼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教師恐懼形成有著很多原因,在書中,帕爾默認為,導致教師恐懼的原因可能是“有問題背景”的學生,也就是書中作者所說的“來自地獄的學生”,可能是教師內心的不自信,對自身的缺失的恐懼。按帕爾默所說,教師的恐懼不只是這些表面上的原因,深層的原因是因為教師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的缺失,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能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身份認同和自身完整,自身認同在于構成我生活的多種不同力量的匯聚,自我完整與這些力量的聯合方式有關,是教師的自身完整協調,生機勃勃,而不是七零八落,死氣沉沉。但是,一旦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出現不協調的現象,會導致教師對本身感到困擾,使教師的分離,是教師的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不能進行整合,這時,教師往往會感到很痛苦,在帕爾默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他列舉了一個例子--教師埃里克,他在課堂遭遇到角色沖突,他自身的內部世界和他所處的外部世界不能有效整合,使得教師職業(yè)與教師的自我分離,而這一分離就會使教師失去“心靈”,使教師的兩個不同層面的自我之間的發(fā)生沖突,從而導致教師過著一種痛苦的分離生活。往往當教師過著痛苦的分離生活時,教師就會屈從與保護自我的意識,本來就不完整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就會被削弱,從而失去教師的心靈。當教師失去心靈后,好的教學成為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教師要克服教師恐懼,不僅僅只是教學制度的改革,教師恐懼的克服最終要從教師內部心靈來著手,只有當教師的內部心靈世界和外部世界整合起來,不再分離,教師的恐懼才不會使教師畏懼教學,而要做到教師的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整合--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教師的內心不是良心的呼喚,而是教師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吶喊。
二、學生恐懼
帕爾默在《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中所說的:“我恐懼,我的學生一樣恐懼,他們的恐懼決不在我之下,盡管我想把這一事實丟在腦后,那時我覺得自己站在教室的前面,袒露無遺,隨時出丑,惶恐不安,再看我的學生,躲在他們的書本后面,匿名隱藏于人群中,安全得令人嫉妒?!睂W生也會有恐懼,當學生恐懼時,他們往往會采取沉默的措施來壓制自己內心的恐懼,他們會覺得只要不開口說話就是安全的。而根據帕爾默所說,學生恐懼包括很多方面,“據我的經驗,學生也是害怕的:害怕失敗,害怕不懂,害怕被拖進他們想回避的問題中,害怕暴露了他們的無知或者他們的偏見受到挑戰(zhàn),害怕在同學面前顯得自己愚蠢?!?/p>
正如現實的課堂中一樣,我在當代課老師的過程中,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當我問出一個問題時,全班學生都保持沉默,他們都會下意識地低頭,不會抬頭看我,就算看向我也是偷偷的用眼睛的余光。當我第二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問了他們?yōu)槭裁床换卮饐栴}。他們開始沉默,還是沒有人出聲,后來在我的再三保證和詢問下,有幾個同學才小聲的告訴我,他們害怕。對,是害怕,他們說他們之所以不回答問題是因為他們恐懼,我問他們恐懼什么,他們告訴我,害怕回答問題,恐懼老師,這種恐懼是他們從初中開始就一直遺留下來的。我親身體驗了,因為當學生不配合時,我也恐懼,而當學生的恐懼和我的恐懼混合在一起時,正如帕爾默所說,恐懼就會以幾何級數遞減,這樣課堂就會癱瘓,教育就會癱瘓。
對于學生的恐懼,教師通常會視而不見,總抱怨問題學生太多,抱怨學生反應遲緩。這些都是教師沒有正視看待學生恐懼的表現。在真正的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鼓起勇氣,不僅要盡量做到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使自己的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整合,同時要有勇氣正視學生的恐懼,使學生盡量減少他們對于教師,對于課堂,對于教學,對于教育的恐懼,使學生和教師在教育教學這一共同體中共同影響,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
[1]帕克·帕爾默著.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