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S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11-0177-02
毛白楊是深受群眾喜愛的鄉(xiāng)土樹種。它具有生長快,材質(zhì)好,抗逆性強的特點,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扦插育苗成活難, 限制了毛白楊的發(fā)展。為了尋求探索推廣繁殖毛白楊的有效途徑,我們從2009年開始,再次開展了鹽堿地扦插育苗試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將初探結果總結如下。
一、試驗地基本情況及試驗結果
咸陽市林科所苗圃位于咸陽塬上,土壤 PH值為8.0。過去,我們曾采用毛白楊種條冬季沙藏,接炮眼等方法, 成活率僅達29-34%。我們在總結過去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上,2009年又重新開展了毛白楊扦插育苗試驗,這次主要抓住了鹽堿地對幼苗愈合生根發(fā)生影響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從整地方式,插穗處理入手,實行科學扦插,精細管理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毛白楊平均成活率達92%,當年平均苗高達2.41m,最高達3.04m,2011年毛白楊育苗面積已擴大到10畝。經(jīng)5月20日調(diào)查,平均成活率達85%左右。
二、育苗地的選擇和整地
毛白楊育苗地選擇要靠近水源,地面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塊。耕地時每畝施磷肥150-200kg,以解決鹽堿地嚴重缺磷的問題,耕后不要耙磨,要保持土壤透氣性,暴曬幾天更為適宜。插苗前用旋耕機深旋一次,隨即整地作床。床面寬60cm,步道40cm,床高15-20cm。床下沿要用鐵掀拍實。苗木株行距為:行距40cm,株距18-20cm,床與床之間行距60cm。
三、種條選擇和剪切
選擇一年生芽子飽滿,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木質(zhì)化比較高的苗木作為種條。剪插穗要鋒利的修枝剪,切口要平滑,不能劈裂。切條部位一般以種條下部的五分之三為宜,插穗長度16-18cm。切剪時要注意在每個插穗上部距切口一公分左右留一、二個飽滿芽子,另外,插穗要按上中下部位嚴格分級堆放,不能混在一起,分別扦插,這樣出苗整齊,便于苗期管理。
四、清水浸泡
清水浸泡種條是毛白楊育苗的一項關鍵措施。毛白楊體內(nèi)含有生根抑制劑,清水浸泡可以增強稀釋抑制劑,促進種條愈合、生根。清水浸泡的時間及多長時間換水為宜,我們試驗的結果如下:
1.浸泡12、24小時換一次清水的種條,皮部顏色鮮綠,木質(zhì)部色白,水清無味,48小時換一次清水的種條,皮部沒有新鮮感,稍有污色,皮和木質(zhì)部之間稍有黑圈,水有異味,而且手能感到粘性,所以種條浸泡換水時間定為24小時以內(nèi)為宜。
2.種條浸泡稱重是把種條分為四個部分:基部
下、中、上,中部下、中、上,上部 上、中、下,稍部80、60、40公分處,全部浸泡24小時,得出以下結果:
(參考表一)
A、從稱重種條重量看出,不論哪個部位的種條在浸泡15小時前都是吸水的高峰期,只是因為條部位木質(zhì)化程度的差異,吸水飽和時間略有差異,各個部位種條吸水達到高峰后,種條吸水量出現(xiàn)逆差,平均下降20克左右,隨后逐漸趨于平衡。
這種逆差現(xiàn)象,據(jù)分析,苗木過冬一直處于休眠狀態(tài),水分流失,經(jīng)過浸泡,水分飽和,隨著春季大氣溫度逐漸升高,便開始了較強的生理活動,種條內(nèi)部的各種物質(zhì)不斷稀釋、分解,加之新陳代謝旺盛,隨換水排除,也可能使一直毛白楊愈合,生根的物質(zhì),隨之減少,消失或轉化。這就是清水浸泡能提高毛白楊育苗成活率的主要原因。
B、各個部位種條吸水量差異較大,而飽和時間差異較小,一般36-42小時就可以達到水分飽和。但是種條水分飽和后,還需要一段旺盛的生理活動,增強新陳代謝及有機物的轉化等,才能達到毛白楊種條浸泡的目的,所以我們確定中、下部木質(zhì)化程度好的種條浸泡120小時,上部種條浸泡100小時左右。
五、扦插時間及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育苗時間不宜過早,要盡量縮短插苗至愈合期間種條剪切口鹽堿地侵蝕的時間。我們認為3月底,地溫逐漸回升,樹芽萌動前,天氣晴朗,是毛白楊育苗比較適宜的時間。
2.種條浸泡后,水分已是飽和狀態(tài),韌皮部和木質(zhì)部極容易脫離,插苗時不能硬插,最好先用鐵錐或木棍通個孔,再輕輕插入種條,然后周圍壓實。
六、及時灌水、壓堿促成生根
灌水是提高毛白楊鹽堿地育苗成活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插完后立即灌水,水灌到苗床上邊沿即可,不能大水漫灌,以小水滲透的方式保持床面濕潤。一是要供給充足的水分,二是要切記不能使苗木被淹,三是不能使苗床露白(鹽堿漬化物)。試驗表明:采取高床育苗是解決鹽堿抑制的極好方法。2009年6月2日調(diào)查高床、平床、壟床作三種不同育苗方法的田塊,而成活率差異較大,高床87%,壟床70%,平床32%(參考表二),在同等育苗條件下,成活率為什么差異大呢?經(jīng)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1.育苗以后,毛白楊從開始萌動到葉子展開,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①怕缺水②怕芽子被水淹③怕?lián)u動④怕鹽堿腐蝕。而采取高床育苗,則克服了上述弊端,解決了影響毛白楊愈合的不利因素。
2.壟作育苗只解決了被水淹問題,而忽視了鹽堿的影響,鹽堿漬集中與壟頂端,直接影響插穗生根,再則壟窄株距小,無法松土,透氣性不好,導致苗木被鹽堿嚴重腐蝕,使成活率降低。
3.平床育苗,苗木容易被水淹,育苗地形成板結,透氣性差,鹽堿回升,勢必要增加松土次數(shù),而松土次數(shù)多易搖動苗木,使苗木愈合生根受到影響,造成成活率極差。
七、苗期管理
鹽堿地培育毛白楊管理尤為重要,特別是在一些關鍵環(huán)節(jié)上一時措施跟不上,就會前功盡棄。毛白楊從扦插到愈合,生根約需40-50天(參考表三),在這40多天的營養(yǎng)生長階段,是毛白楊成活的關鍵時期,影響愈合、生根的因素主要是:①鹽堿②水分③溫度④蟲害。這時主要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管理措施:
1.及時灌水,保持土壤墑情,這樣既能給苗木提供充足水分,又能起到壓堿促成活作用。
2.結合除草,用小鋤輕輕松土(不能碰動苗木)以淺鋤為宜,可以起到提高地溫,增強土壤透氣性。
3.以防治金花蟲為主,用90%敵百蟲,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防治1~2次。
5月中旬以后,苗木根系逐漸形成,抗逆能力增強,成活基本趨于穩(wěn)定。6月中旬以前苗木生長比較緩慢,平均日生長量1.117cm(參考表四)這時苗木較小。地面郁閉差,隨著大氣溫度不斷升高,土壤水分蒸發(fā)加劇,鹽堿隨著水分蒸騰而集中于土壤表層,使土壤透氣性減弱,苗木幼嫩根系長期受鹽堿的腐蝕,會逐漸枯死。這個時期雖然苗木成活基本穩(wěn)定,還是要及時灌水,壓堿促生長,結合除草進行松土,保持土壤透氣性,同時每畝施尿素5~10kg,增加營養(yǎng),提高苗木抗逆性。六月下旬以后,苗木轉入高生長時期,圃地逐漸郁閉,土壤水分蒸發(fā)相對較少,灌水時間可適當拉長一點,天氣晴朗以10天為宜,加強中耕除草,為苗木高生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苗木進入高生長時期,苗高和徑的生長量急劇加大, (參考生長示意圖),日生長量達2.77cm(參考表五)由于生長量加大,苗木對水肥需求也相對增大,所以這一時期水肥必須保證苗木生長要求,采取少施,勤施的方法,每十天結合灌水每畝施肥5-10kg尿素。
毛白楊因樹種關系,30cm左右就開始生長側芽,六月上旬以前生長較慢,六月上旬后苗木進入速生期,加之水肥供給充足,若不及時抹除側芽,苗木高生長將受到抑制。八月四日至八月十一日對毛白楊定點定時進行抹芽與不抹芽生長量影響調(diào)查,結果表明,沒有抹芽七日平均高生長為1.84cm,而抹芽的七日平均高生長為2.37cm,相差0.54cm,因此抹芽越早越好,3-4天抹一次芽為宜。
毛白楊高生長到八月下旬逐漸緩慢。鹽堿地比一般土壤苗木封頂早,所以在八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減少秋梢生長,促進梢部木質(zhì)化,增強苗木抗逆性,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