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種類繁多,有尖椒、圓椒,有辣的也有甜的,有綠色的也有黃色的。在辣椒的生產中,從播種開始到果實收獲,幾乎都受到病蟲的侵害。因此,病害防治是辣椒生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直接關系到辣椒品質的優(yōu)劣、產量的高低乃至辣椒生產的成敗。
一、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又名辣椒花葉病,近年來無論在北方或南方都日趨嚴重。由于病毒病的危害,一般甜椒類型減產5-10%,長角椒類型減產10%左右。
1、癥狀:以花葉型為主,病株全株葉片褪綠。在葉片上,產生黃綠相間的斑駁或大型黃褐色環(huán)斑。幼葉變窄小,葉邊緣向上卷曲,深綠色部分突起呈泡狀。也有少數病株上部葉片開始出現(xiàn)明脈及褪綠斑點,然后葉脈呈褐色或黑褐色壞死,并沿葉柄擴展至莖桿成環(huán)死條斑。早期落葉、落花、落果,重病株嚴重矮化,葉小而少,株小,久不封壟,最后枯死。果實生長慢,果面出現(xiàn)黃綠相間的花斑或黃色環(huán)斑、畸形,易腐生其它雜菌而爛果。田間癥狀多為復合侵染造成的。
2、防治方法:辣椒病毒病發(fā)生及輕重與環(huán)境條件、栽培技術、品種抗病性有密切關系。栽植適齡壯苗,合理密植,早期防蚜等綜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減輕辣椒病毒病。辣椒定植后的生長情況與發(fā)病有密切的關系。在北方,如果采用風障、薄膜覆蓋等提高地溫和保濕防風的措施,秧苗健壯,抗病力增強。早春辣椒定植時,用塑料小棚短期覆蓋25—30天,覆蓋期間放風可逐漸由小到大,最高溫度控制在25-27℃,經大放風幾天后再揭膜,可使辣椒不發(fā)病或發(fā)病輕。而不覆蓋的辣椒要采用設立風障或地膜覆蓋等辦法來提高地溫。如果早期環(huán)境條件不利于辣椒秧苗的生長,則病毒病加重。
二、炭疽病
1、癥狀:辣椒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葉片、果梗也可受害。果實染病,初現(xiàn)水浸狀黃褐色圓斑,邊緣褐色,中央呈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輪紋,往往由許多小點集成,小點有時為黑色,有時呈橙紅色。潮濕時,病斑表面溢出紅色粘稠物,被害果內部組織半軟腐,易干縮,致病部呈膜狀,有的破裂。葉片染病,初為褪綠色水浸狀斑點,后漸變?yōu)楹稚?,中間淡灰色:近圓形,其上輪生小點。果梗有時被害,生褐色凹陷斑,病斑不規(guī)則,干燥時往往開裂。
2、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70%日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400~1500倍液、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混合噴灑,隔7~10天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三、疫病
1、癥狀:發(fā)生迅猛,為毀滅性病害。莖枝分權處出現(xiàn)黑色至黑色斑點,細枝縊縮,病斑開始時呈暗褐色水漬狀、圓形,干燥后呈白色至褐色,濕度大時,葉片軟腐易脫落。土傳、水傳病害,風雨濺射傳播,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流行。
2、防治方法:與大蒜套作,病害輕;苗床濕度大時,撒草木灰或細干土;撒硫酸銅22.5 kg/hm2,可與細砂或細土混合,澆水輕灌:50%瑞毒鋁銅1000倍液、66%CDC 800倍液、7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1:1:200的波爾多液于7、8月灌水前或雨后隔天噴藥防治。
四、細菌性瘡痂病
1、癥狀:辣椒瘡痂病又稱細菌性斑點病??蔀楹θ~片、莖蔓、果實及果梗。幼苗期發(fā)病,先在子葉上產生銀白色小斑點,進而呈水浸狀,最后發(fā)展為暗色凹陷斑。成株期葉片上初生水浸狀黃綠色小斑,擴大后邊緣稍隆起,呈瘡痂狀,中央稍凹陷,嚴重的病葉,葉緣、葉尖變黃干枯,破裂,最后脫落。果梗莖蔓上病斑為水浸狀不規(guī)則條斑,以后中暗褐色,隆起,縱裂,呈瘡痂狀。果實上的病斑為暗褐色隆起的小點,后期木栓化,或呈泡疹狀,逐漸擴大為黑色瘡痂,潮濕時,瘡痂中間有菌液溢出。
2、防治方法:在病原菌入侵之前用植物生理學方法誘導或脫落酸抑制使氣孔關閉,使細菌不能通過氣孔進行傳播來減輕病害的發(fā)生。使用植物提取物來抑制細菌。還可以使用生物農藥,如農用鏈霉素和中生菌素能有效地防治辣椒細菌性瘡痂病,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噴霧,隔7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隔5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作者單位:155802黑龍江省友誼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