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適應(yīng)性較強,多于海撥300~1000 m區(qū)種植,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生長最適溫度為20~30℃,當(dāng)氣溫降至-2℃左右,植株開始枯萎,但地下根狀莖耐寒性較強。薄荷屬長日照植物,性喜陽光充足?,F(xiàn)蕾開花期要求日照充足和干燥天氣??商岣吆汀⒛X量。如后期雨水過多,則易徒長。葉片薄,植株下部易落葉。病害多。性喜中性土壤,pH值6.5~7.5的砂壤土、壤土和腐殖質(zhì)土均可種植,薄荷喜肥,尤以氮肥為主,忌連作?,F(xiàn)筆者將其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一、繁殖方式
可用種子、扦插、秧苗和根莖繁殖.栽培上常采用根莖和秧苗繁殖。
1、秧苗繁殖
選生長良好、無病蟲害的田塊作留種地。秋季收割后.立即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翌年4~5月.當(dāng)苗高15 cm時拔秧移栽。移植地按行距20 cm、株距15 cm挖穴.每穴栽秧苗2株。栽后蓋土壓緊。再施入稀薄人畜糞水定根。移栽以清明前進行為宜,可提高產(chǎn)葉量和增加產(chǎn)油、腦量;不宜推遲到端午節(jié)后。否則產(chǎn)量低。
2、根莖繁殖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整平的畦面上,按行距25。30 cm橫向開溝。深10 cm。然后從留種地里挖起根莖.選色白、粗壯、節(jié)間短的切成長約10 cm的小段,隨即按株距15cm栽入溝內(nèi)。栽后施稀薄糞水,覆細(xì)土。耙平壓實。一般1hm2田地用白嫩新根莖1500 kg左右。
二、栽培技術(shù)
1、品種選擇
薄荷栽培品種很多,生產(chǎn)上常用的有紫莖紫脈(紫薄荷)及青莖圓葉(青薄荷),尤以紫薄荷含油量高、香氣濃、抗旱力強。
2、整地施肥
宜選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陽光充足、2~3年內(nèi)未種過薄荷的壤土或砂壤土,過酸或過堿性土和瘠薄的砂土以及日照不足、易旱易澇的土地均不宜種植。種植前深耕細(xì)作,施入37.5 t/hm2左右的腐熟廄肥、堆肥或土雜肥作基肥,然后作寬1.5 m、深15 cm的高畦,開好排水溝,溝寬30~40 cm。
3、田間管理
(1)補苗。在4月上旬移栽后,苗高10 cm時,進行補苗。保持株距15 cm左右,即留苗30萬~45萬株/hm2。
(2)中耕除草。3m4月中耕除草2~3次。因薄荷根系集中于土層15 cm處,地下根狀莖集中在土層10 cm處,故中耕宜淺不宜深。第1次收割后。再淺鋤1遍,并清理排水溝。
(3)追肥。一般追肥4次.第1次在2月出苗時,施糞水15 t/hm2,促進幼苗生長;第2次在苗高15 om時,施糞水22.5 t/hm2或碳酸氫氨300 kg/hm22行間開溝深施,施后覆土;第3次在薄荷第1次收割后,施濃糞水22.5 t/hm2加餅肥750 kg/hm2,促使割后早發(fā)棵,以提高產(chǎn)量;第4次在9月上旬,苗高30 cm時,施糞水15 t/hm2。除施足氮肥外,還需配合施用適量的磷、鉀肥。
(4)排灌。7-8月出現(xiàn)高溫干燥及伏旱天氣,要及時灌溉抗旱。在春季多雨及梅雨季節(jié),應(yīng)疏通排水溝,及時排除積水。
4、病蟲害防治
(1)薄荷斑枯病。又稱白星病,病原是真菌的一種半知菌,危害葉部。多于5~10月發(fā)生,葉部病斑小而圓。呈暗綠色,以后逐漸擴大變?yōu)榛野岛稚?,中心灰白色,呈白星狀上著生黑色小點,逐漸枯萎、脫落。防治方法:隔年輪作:發(fā)現(xiàn)病葉及時摘除燒毀;發(fā)病初期噴灑12%綠乳銅乳油5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4%絡(luò)氨銅水劑3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隔10 d左右噴灑1次,連續(xù)防治2~3次。收割前20 d內(nèi)停止施藥。
(2)薄荷銹病。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種擔(dān)子菌,危害葉和莖。在5、6月連續(xù)陰雨或過于干旱易發(fā)病。開始在葉背出現(xiàn)橙黃色粉狀夏孢子堆后期產(chǎn)生黑褐色粉狀冬孢子堆。發(fā)病嚴(yán)重時,葉片枯萎脫落,以致全株枯死。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0%莠銹靈乳油8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5%敵力脫乳油3 000倍液,隔15 d左右噴施1次。收獲前20 d內(nèi)停止噴藥。
(3)小地老虎。屬鱗翅目夜蛾科。危害幼苗。春季幼蟲咬食苗莖,造成缺苗。防治方法:一是早春清除田間雜草.防止小地老虎成蟲產(chǎn)卵;二是糖醋液誘殺。用糖6份、醋3份、白酒1份、90%敵百蟲1份調(diào)勻,放在田間誘殺成蟲;三是化學(xué)防治。用40.7%毒死蜱乳油1350 g/hm2對水700~900 kg/hm2,或是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3 000倍液噴施,防治2~3次,收割前20 d內(nèi)停止施藥。
(4)銀紋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危害葉和花蕾。以幼蟲咬食葉片,造成孔洞缺刻。防治方法:用24%萬靈水劑1000倍液,或5%銳勁特懸浮劑750~1 500 mL/hm2,或30%敵氧菊酯2 500倍液噴防,交替使用,效果較好。
5、留種與采收
(1)留種。4月下旬或8月下旬,在田間選優(yōu)良種株,按行株距20 cm×10 cm,移至事先準(zhǔn)備好的留種地內(nèi)栽植,培育至冬初起挖,可獲得70%~80%的白色新根莖。1 hm2留種地的種莖可供5~6 hm2種植地使用。
(2)采收。以每年收割2次為好.第1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不得遲于7月中旬。否則影響第2次收割量。第2次在10月上旬開花前進行。收割應(yīng)在晴天12:00~14:00進行,此時葉中含油、腦量最高。
(作者單位:158418黑龍江省北大荒墾豐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六農(nóng)場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