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被評為年度最佳歐洲設計公司后,LAVA開始向全球性的移動設計公司的方向發(fā)展。2013年,LAVA來到中國,并在北京開設了工作室。與其他國內設計機構不同,LAVA的市場策略既非為中國的大型企業(yè)和“有閑階級”做設計,也沒有將政府項目作為商用利潤的主要來源,相反,以項目制方式工作的LAVA將中國最廣大的草根階層作為潛在的目標市場。
在中國,設計的分化就像城鄉(xiāng)的二元結構般存在著巨大的界限和差異。一方面,充斥著政府為證明城市現(xiàn)代化進程所做的現(xiàn)代設計,如上世紀90年代興起的地標性建筑熱潮,這些建筑將設計所傳遞的民族形象和身份等意識形態(tài)的信息作為思考的核心。另一方面,是為促進都市消費的大量過剩的、浪費的設計,這些設計關注產(chǎn)品形式、式樣層面的內容,濃墨重彩地表現(xiàn)設計的符號價值,而為占中國人口總數(shù)的絕大多數(shù)的低收入群體的設計卻鮮有問津。
現(xiàn)代設計在其產(chǎn)生伊始就努力與大工業(yè)生產(chǎn)相結合,也就是與產(chǎn)業(yè)和商業(yè)相結合,現(xiàn)代設計努力使其自身通過增加商品的附加值而融入到社會整個產(chǎn)業(yè)鏈中去,從而達到盈利的目的。中國的低收入群體,使用的是那些成本不能再低的產(chǎn)品,他們負擔不起哪怕是一點的設計和創(chuàng)意。在中國目前的商業(yè)氣氛中,一切的活動仿佛必須納入到產(chǎn)業(yè)鏈中才有價值和意義,低收入群體由于對國民經(jīng)濟貢獻甚微,且沒有辦法負擔設計的費用,因此也就被設計和整個社會生產(chǎn)關系所遺棄,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在中國常見的城管與小販之間的沖突。
LAVA最初是因為項目需要來到了北京,但是來了之后設計師就愛上了這個活力滿滿的城市,席琳和夏洛特還為自己取了中文名字:森林和若水。在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森林、若水和特意從荷蘭飛過來的LAVA設計師們在大柵欄的胡同里為中國個體商販所做的所有設計都是免費的。他們認為,與其和別的設計師一起喝香檳,還不如和當?shù)氐昙液榷侇^推敲如何為他們的店鋪設計標志。他們現(xiàn)場為這些店鋪設計標志,并且分文不取。他們想要證明,通過設計,可以改善店鋪的形象,為低收入者增加收入。同時,他們也想通過這種方式把荷蘭設計帶入中國人的生活,讓更多中國人了解荷蘭設計。在設計周的頒獎禮上,LAVA因其“把設計理念和設計服務送到客戶面前,為大柵欄當?shù)厣碳姨峁耸驹O計服務,讓創(chuàng)意融入民間”,而獲頒最佳創(chuàng)意項目/品牌獎。
或許,這種帶有設計責任的為民眾的設計多少與當今設計的商業(yè)屬性格格不如,且?guī)в懈嗟睦硐胫髁x色彩。雖然,通過設計讓城市的低收入群體獲利,從而達到實現(xiàn)改善民生的目的并非為民生設計的全部內涵,但是,西方設計師的設計實踐活動,為我們思考設計如何面向更廣大的群體,如何為真實的中國國情設計,設計如何為日常生活服務提供參照。
DESIGN:你們在北京設計周期間為民眾做設計的出發(fā)點是什么?
拉梅:此次北京設計周荷蘭是作為主賓城市受到邀請,于是荷蘭政府組織了荷蘭有影響力的設計師和設計組織參加。受到SALON/BJ的邀請和CREATIVE INDUSTRIES FUND NL 的資助,我們參與到了今年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我們想,與其與其他的設計師在會場高談闊論,還不如走向街頭,了解民眾的需求,為中國民眾做設計?;顒悠陂g我們一共做了十七八個店鋪標志設計。
DESIGN:你們怎么想到用摩的的?又是從哪里弄到的呢?
拉梅:這種摩的在北京很常見,我們覺得用這個來體現(xiàn)移動(MOBILE)的概念是個絕妙的注意。最初我們試圖從這類車輛的維修店買一輛,但是最終沒談攏,后來我們從淘寶花5000多買了一輛二手的,從幾十公里外把它開了回來,經(jīng)過改造和裝飾就成了我們在大柵欄的“移動設計公司”。我們在“后車廂”放了桌椅和電腦,可以隨處停下來開始設計?,F(xiàn)在這輛摩的已經(jīng)出名了,很多設計師朋友跟我說“給我吧,給我吧”,但我們決定把它留下。目前它停在我們的工作室外面。
DESIGN:大柵欄的項目是如何開展的?
拉梅:我們就是在街邊放一把椅子,一張桌子,這樣大家都可以看到我們,知道我們是如何工作的,做的是了什么,而且這樣也方便我們和大家交流,他們會直接告訴我們這個設計他們哪里喜歡,哪里不喜歡,非常有趣。當然有時候我們也需要給他們提出建議,比如很多人喜歡用紅色,我們則覺得全是紅色就太單調乏味了。
DESIGN:設計周期間你們?yōu)槟男┳隽嗽O計?
拉梅:我們?yōu)槊總€人做設計,我們的設計是開放的。活動期間我們?yōu)榇髺艡诘纳虘粼O計店鋪標志,這些人開著很小的門頭店鋪,有理發(fā)店、拉面館、雞爪點、雜貨店、書店等等。
DESIGN:你們向這些商家收取設計費嗎?
拉梅:我們的設計完全是免費的,因為這些小店鋪收益很低,所以我們不收取任何費用。這些店鋪沒有人為他們做設計,我們想通過設計增加他們的收入,讓他們多掙點錢。我們想要證明設計是有助于你的生意的。
DESIGN:你們做一個店鋪設計需要多長時間?
拉梅:那要視情況而定,有些設計非常的簡單,每個人都能看懂,可能花費15分鐘左右,而比較復雜的設計可能要花費一個小時。
DESIGN:大柵欄的商戶對你們的免費設計的接受度如何?
拉梅:我們的工作方式是荷蘭式的,透明的。我們通過翻譯與商戶面對面交流,告訴他們我們是干什么的,能為他們做什么。在開始行動之前我們也有所擔心,不知道當?shù)厝藭粫邮苓@種方式,第一天確實也有個預熱的過程,很多人,包括媒體在圍觀,只做了三四家,還有一家拒絕了我們的服務。但是接下來就順利多了,這大概就是這種鄰里街坊生活方式的便利,大家口口相傳,第一天工作快結束的時候,剪紙店的老板上門找到我們,請我們?yōu)樗O計。再后來,當初拒絕我們的那個老板在街上追上了我們的摩托車,讓我們給他設計了標志。當?shù)氐慕址灰埠苡押?,我們都成了朋友。當我們開著摩托外出設計的時候,街坊會招呼路過的人進我們的展室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