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材料的合理提供、游戲情境的設定、空間場地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探索,使幼兒在戶外晨鍛游戲中可能表現(xiàn)出的興趣態(tài)度、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意識、堅持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良好的學習品質得到有效提高,使幼兒終身受益。
關鍵詞:幼兒;游戲;學習品質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3-0298-0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盵1]這句話指出了教育的本質特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使幼兒終身受益,而學習品質是行為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主體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表現(xiàn)。學習品質對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在對幼兒的學習品質進行探索之前首先要明白學習品質的內涵。學習品質指能反映幼兒自己以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的傾向、性情、態(tài)度、習慣、風格等,包括堅持性、好奇心、主動性、創(chuàng)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合作能力、反思能力等。學習品質是多層次的,良好學習品質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那么什么方法可以持久的吸引幼兒以發(fā)展他們的學習品質?有詩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構建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顯然,游戲是個不錯的選擇。
循環(huán)單調的早操活動已不能滿足幼兒活潑好動的本能,若將游戲融入其中,寓教于樂,則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讓他們持續(xù)的“玩”下去,又能滿足幼兒鍛煉身體的需要。于是晨鍛便產生了。晨鍛,顧名思義,晨間鍛煉,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晨間活動。下面我將結合我在合肥某所幼兒園實習期間所觀察的戶外晨鍛游戲活動實例,從規(guī)則意識、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材料提供、游戲情境設定四個方面,談談該幼兒園教師在晨鍛游戲中對幼兒學習品質的探索與思考。
一、著眼游戲玩法,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
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沒有規(guī)則約束的社會將陷入一片混亂,沒有規(guī)則約束的游戲同樣無法進行,那么規(guī)則在游戲中顯得尤為重要。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是社會性適應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它是幼兒學習、生活的基礎保證。當規(guī)則內化為幼兒的自覺意識之后,行為表現(xiàn)才會外顯。但是如何讓規(guī)則意識內化為幼兒的自覺意識?該幼兒園的辦法是設計晨鍛游戲,在制定游戲活動玩法的同時,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明游戲規(guī)則。初次戶外晨鍛游戲時,教師帶頭示范游戲玩法,繼而邀請個別幼兒進行示范,教師對未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幼兒給予指導,讓幼兒在快樂游戲活動的同時,規(guī)則意識漸漸內化為自覺意識,即經(jīng)歷了一個“接受信息——被動理解——主動應用”的過程。如晨鍛游戲“趕小豬”,其玩法是:選擇一根棍子從初始點將“小豬”(報紙球)趕向豬圈方向,直至趕進豬圈,成功則獲得牧場主人送的一個手鏈。規(guī)則是:沿選擇的路線出發(fā),中途迷路從頭開始,避免用手將“小豬”送進豬圈。有趣的游戲吸引了幼兒的活動興趣,特別是“手鏈”的誘惑,但是幼兒知道,在游戲時必須遵守游戲規(guī)則,否則將得不到“手鏈”。游戲時,幼兒會互相監(jiān)督,不準任何一人犯規(guī)。再到后期,即使只有一位幼兒玩這個游戲,他也不會為了得到“手鏈”而違背游戲規(guī)則。通過這種簡單的方法,規(guī)則意識很容易就內化為幼兒的自覺意識,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因此養(yǎng)成。而學習品質是行為習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幼兒的學習品質也在游戲中獲得了發(fā)展的可能性。
二、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
游戲之所以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是因為游戲活動的形式活潑多樣,情節(jié)有趣,適合幼兒的身心特點[2],也易于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游戲活動的興趣、愿望。在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面,幼兒園教師結合當前最受幼兒歡迎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西游記》等動畫片,設計了“闖關救小羊”“砸光頭強”“勇闖火焰山”的球類運動游戲。教師首先對幼兒說明游戲情境,也就是小羊被灰太狼抓去,正處于危險中,需要小朋友們的幫助?!瓣J關救小羊”的游戲需要幼兒通過觀察灰太狼頭上的點數(shù),進行相應點數(shù)的拍球運動,然后鉆過山洞,攀爬上高山救下小羊。根據(jù)幼兒個體差異,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拍球的創(chuàng)新玩法,如開動腦筋為自己想一個獨特的拍球方式,可以連續(xù)拍、拍球前進,或通過借助輔助材料創(chuàng)造更多的玩法,可以站高拍、轉圈拍等,并告訴幼兒:拍球方法越新穎,灰太狼越害怕,那么救下的小羊也就越多。同樣,“砸光頭強”的游戲要求幼兒通過用手滾球,將低處的皮球用手推動滾向站在高處的光頭強(光頭強的圖片貼在裝滿水的不同大小瓶子上),倒下的“光頭強”越多,幼兒得到的獎勵也越多。有趣的游戲情節(jié),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他們愿意克服重重困難去搶救被灰太狼捉住的小羊、打倒站在高處的光頭強,游戲提高了幼兒明辨是非的能力,體驗幫助他人、愛護小動物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兒拍球的技能,促使幼兒努力創(chuàng)新,探索拍球、滾球的不同玩法,使孩子們從“模仿學習”走向“探索學習”,從“被動運動”走向“主動運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也使幼兒學習品質中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三、聚焦戶外環(huán)境,有效利用空間場地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要通過空間、設施、材料等發(fā)展支持幼兒的活動與探索”[1]。我們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而對于主動學習而言,幼兒需要一個有利于他們通過自己的活動來進行學習的空間,我們教師的職責就是為幼兒開辟這種空間,并保證其品質,因為空間品質的呈現(xiàn)是幼兒活動的基本條件。該幼兒園教師合理規(guī)劃了戶外活動場地,比如門廳出口處有一斜坡,“砸光頭強”的游戲活動就安排在此處?!肮忸^強”站在斜坡上方,而幼兒處于劣勢的斜坡下方,要將球通過斜坡滾到上方并將“光頭強”打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要求幼兒必須使出一定的力量使球滾到斜坡上方,若力量不足,球就會沿著斜坡滾下,“光頭強”自然不會被打倒。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會主動探索如何能夠一次就將“光頭強”打倒。他們在不停的嘗試中明白必須掌握滾球的力度,力度達到了,球自然會沿著斜坡向上直到砸倒“光頭強”,贏得游戲。這一空間的有效利用,既鍛煉了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能力,也為幼兒學習品質中的堅持性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游戲“踢球擊瓶”,該游戲與“砸光頭強”的玩法類似,只不過是用腳踢球并將裝滿水的瓶子擊倒。該游戲場地利用的是操場周邊的長椅,教師將瓶子擺放在長椅后面的空地上,長椅作為“門洞”,幼兒站在離長椅有一定距離的起始線踢球,看似簡單的游戲對幼兒來說也需要一番的摸索。首先就是怎樣精確的將球踢進窄窄的門洞,其次才是將瓶子擊倒?!疤咔驌羝俊钡挠螒蛞灿欣谟變簣猿中院徒鉀Q問題能力的發(fā)展。
四、提供適宜材料,滿足活動需要
教師所投放的晨鍛游戲活動材料的適宜與否,直接關系到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以及在活動中各方面是否有所發(fā)展。[3]那么什么樣的材料是適宜的、可操作的呢?我認為,適宜的材料除了材料本身具有自然性、可變性、探索性等特點外,材料的呈現(xiàn)方式在幼兒的自主探索活動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根據(jù)活動需要靈活地運用各種呈現(xiàn)方式,才能充分發(fā)揮材料的支持作用,提升材料的驅動力,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同時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fā)展。我們幼兒園提供的材料的呈現(xiàn)方式包括:開放式、分層式、啟發(fā)式三種。
首先是開放式的呈現(xiàn)方式。該幼兒園的12種晨間鍛煉游戲同時開放,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和興趣,自由選擇自己喜歡和樂意操作的個別化游戲材料。比如有的幼兒喜歡踩高蹺,他就可以選擇“小貓買魚”的游戲;有的幼兒喜歡羊角球,他可以去玩“喂大嘴猴吃水果”的游戲;還有的幼兒喜歡球類游戲,那他可以選擇“闖關救小羊”、“螞蟻運糧”、“請你吃”等等。其次是分層式的呈現(xiàn)方式??紤]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幼兒園教師本著“全納”的理念,“不落下一位幼兒”的原則,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提供了具有層次性的游戲材料,比如在“小貓買魚”的游戲里,提供四種不同的路線,路線一為鋪有紙板的平地,路線二以低矮跨欄為障礙物,路線三以“大樹”為障礙物,路線四以寬度和高度都不同的草地為障礙物,幼兒需戴著小貓頭飾,踩著高蹺選擇適合自己的路線去購買小魚。這個游戲材料的投放正是層級性呈現(xiàn)方式的最好體現(xiàn),它滿足了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活動的需要。除了“小貓買魚”的游戲,游戲“趕小豬”的材料投放也采用了分層式的呈現(xiàn)方式。再次是啟發(fā)式的呈現(xiàn)方式。為了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教師在“請你吃”的游戲場地提供的游戲材料是:系在小樹上的健身圈、帶有鉤子的網(wǎng)兜、皮球。幼兒最初玩游戲時,只想著完成將球投進健身圈的目標,并沒有想到球進圈后落在地上會滾很遠,若要重投,幼兒需跑出去很遠撿回皮球再進行投擲,這樣一來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幾輪游戲過后,教師便觀察到有些幼兒將長長的網(wǎng)兜掛在健身圈上,當球被投進健身圈后,球便順著網(wǎng)兜下落到地上而不會滾出去很遠。由此可見,提供適宜的材料,能驅動幼兒主動探索的樂趣,也使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能力等學習品質在游戲中獲得發(fā)展。
實踐證明,通過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材料的合理提供、空間場地的有效利用、有趣的游戲情境的設定,幼兒在戶外晨間鍛煉游戲中,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伴間的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長久的堅持能力等都獲得了發(fā)展的可能性。這些良好的學習品質有效地促進了幼兒知、情、意、行諸方面的全面發(fā)展,是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將使幼兒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Z],2001.
[2]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Z],2012.
[3]徐敏.例談區(qū)域活動材料投放的適宜性[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