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梅州市曾憲梓中學作為一所高起點、高標準的國家級示范性高中,以向社會提供優(yōu)質教育為宗旨,以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己任。學校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注重素質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因此,我們對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旨在了解本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并分析心理問題的發(fā)生率及困擾他們的主要心理問題及成因,探討相應的教育對策,以期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參考。
2. 研究方法
2. 1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教授等人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 調查研究對象的心理健康狀況。該表由10個分量表、60個項目組成,分別為強迫癥狀、偏執(zhí)、敵對、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適應不良、情緒不穩(wěn)定、心理不平衡。量表采用五級計分法,即1=無、2=輕度、3=中度、4=偏重、5=嚴重。60個項目的總分除以60,為該量表的總均分,即從整體上衡量受試者的心理健康狀況。總均分如果低于2分,表示受試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上是良好的,反之則表示心理健康狀況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2~2.99分表示存在輕度的心理健康問題;3~3.99分表示存在中度的心理健康問題;4~4.99分表示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5分表示存在非常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該量表60個項目和量表總分的相關在0.4~0.76之間,表明各項目區(qū)分度良好;10個分量表重測信度在0.716~0.905之間,同質信度在0.601~0.8577之間,分半信度在0.6341~0.8726之間;分量表與總量表的相關在0.7652~0.8726之間,內容效度比較理想。
2. 2 被試
被試為高一至高三的所有學生共1541名學生,其中高一新生490名、高二學生568名、高三學生483名,男生715名,女生826名。
2. 3 施測
學校在開學第二周,以班級為單位,利用自習課的時間進行團體測試。主持測試的主試為筆者及部分班主任,測試時無外來干擾,環(huán)境理想。施測時要求被試在20分鐘內完成問卷,問卷當場回收。
2. 4 數(shù)據分析
數(shù)據分析工作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包上進行。
3. 研究結果
3. 1 我校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分析
如表1,數(shù)據結果表明,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總均分為2.15,總均分在2-2.9間,表示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總體上存在輕度問題。
從各因子看:學習壓力是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其次依次為焦慮、情緒不平衡、強迫癥狀等。除了學習壓力、焦慮、情緒不平衡、強迫癥狀這四個因子外的其他各因子的均分都在2分以下,說明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在這些方面表現(xiàn)良好。
由表2可知,高一學生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和高二學生沒有顯著差異,但在偏執(zhí)和適應不良兩個因子上存在年級顯著性差異,高一學生的均分高于高二學生的均分,說明高一學生比高二學生在這兩個因子上存在更深的心理困擾。
由表3可知,高一學生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和高三學生有顯著性差異,高三學生相對高一學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困擾。尤其在敵對、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抑郁、情緒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五個因子上表現(xiàn)突出。
由表4可知,高二學生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和高三學生有顯著性差異,除了在學習壓力因子外,高三學生比高二學生在其他因子上存在更多的心理困擾。
3. 2 高三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前后測比較分析
通過匹配篩選出438名高三學生的測試數(shù)據進行心理健康水平前后測比較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高三學生的總體心理健康狀況和高二時候比有顯著性的差異,且高三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均分高于高二時候總均分。高三學生在偏執(zhí)、敵對、情緒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四個因子上較之高二時候有更多的心理困擾。
4. 討論
從統(tǒng)計結果,可知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總均分為2.15,總均分在2-2.9間,表示我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總體上存在輕度問題。
從此次調查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我校學生的心理困擾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壓力、焦慮、情緒不平衡和強迫癥狀四個方面。
學習壓力是我們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的首要問題。它主要反映了學生感到學習負擔重,怕老師提問,討厭做作業(yè),討厭上學,害怕和討厭考試等問題。焦慮也是我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之一。感到緊張,心神不寧,無緣無故的害怕,心里煩躁,心里不踏實等是焦慮的主要表現(xiàn)。曾憲梓中學是梅州市重點學校,學習氛圍濃厚,競爭激烈。高一新生都是來自各個地方各所學校的優(yōu)秀人才,優(yōu)才的集聚無形中增加了每一位高一新同學的壓力,深怕自己的學習成績下降,排名退后,擔心自己不再是父母和老師的驕傲。再者,高一學生對自己的高要求,對學習現(xiàn)狀的不滿和不恰當?shù)谋容^,過分注重結果,而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感到學習負擔重,緊張害怕的心理體驗由此而生,焦慮亦產生。高二的學生經過一年在校的學習,親身體驗到了有序緊張的學習生活,自然感到學習壓力大,擔心學習的結果,焦慮在所難免。面對高考的逐漸接近,高三學生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成績的波動更是牽動著學生的心弦,對未來的迷茫使得焦慮情緒突出。
情緒不平衡是我們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的另一個問題。情緒不平衡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不穩(wěn)定,對老師和同學以及父母態(tài)度多變,學習成績忽高忽低。情緒不穩(wěn)定是處于高中時期的少男少女的心理特點之一,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青春期的生理發(fā)育與性的成熟。正值青春期的他們思想活躍,成人意識開始發(fā)展,獨立的愿望相當強烈。但與此同時,他們又缺乏足夠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情緒不穩(wěn),缺乏足夠的能力去處理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使問題復雜化和情緒化。學習和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也是我校學生的情緒不平衡的兩個重要來源。高三學生在情緒不平衡上表現(xiàn)得更明顯,現(xiàn)實成績和期望成績間的差距是導致其情緒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強迫癥狀也是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的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強迫癥狀的主要表現(xiàn)是,做作業(yè)必須反復檢查,反復數(shù)數(shù),總是在想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總害怕考試成績等。社會、家庭和學校對學生高要求,使學生生活在種種高要求和嚴格標準的壓力之下,導致他們害怕失敗,害怕責備,從而形成了要求完美的性格特征。這些特點在學習方面得到了體現(xiàn),如拼命地檢查作業(yè)是為了不讓自己犯錯誤,這也和強迫的形成有很大關聯(lián)。
另外,由調查結果可知:高一學生比高二學生在偏執(zhí)和適應不良上存在更深的心理困擾;高三學生比高一學生在敵對、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抑郁、情緒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五個因子上表現(xiàn)出更多的困擾;而高三學生比高二學生在學習壓力方面之外的其他因子上表現(xiàn)出更多的困擾。這可能跟年級的特點有關系。高一新生剛來到新的環(huán)境,會出現(xiàn)對新環(huán)境的不適應,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極容易讓人有保護自己的意識,表現(xiàn)出不輕易相信別人,害怕別人占自己的便宜等等。而在高二的時候,經過一年的學習,對新環(huán)境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對環(huán)境的不適應和對別人的不信任等等感覺就得到了緩解。而高三是存在困擾最多的年級。高三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前后測比較結果顯示:高三學生在偏執(zhí)、敵對、情緒不平衡和心理不平衡方面較之高二時存在更多的心理困擾。筆者認為這與高三年是整個高中階段最為重要也最為關鍵的一年有很大的關系。這一年中,全體同學既要經歷高強度的各科總復習,也要經歷自身意志品質的考驗,更要經歷來自同學、學校、家庭、社會的種種壓力。過高的目標導致學生心理緊張、疲勞,擔心別人趕上自己,極容易對其他同學的好成績產生嫉妒心理;家長的期望、老師的希望加劇了學生的心理負擔與疲憊;繁忙的學習壓力是學生心理負擔的關鍵所在,學生的情緒極容易不穩(wěn)定,容易激動、浮躁。班主任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為了減少高三學生的困擾,筆者建議高三每個班的班主任都要及時地了解本班同學的心理動態(tài),采用多種方式緩解學生們的壓力。
根據此次的心理健康水平調查情況,學校將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預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圍繞我校學生突出的心理困擾,選好主題及題材,認真?zhèn)渖虾妹恳还?jié)心理健康教育課;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的班集體;定期進行專題輔導,及時解答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及應對方式,從而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辦好家長學校,宣傳先進家庭教育理念,讓家長更充分地了解孩子,引導家長做孩子的朋友,更科學有效地協(xié)助孩子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二是預警,對于通過心理測試篩選出的有偏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協(xié)同班主任做好工作,同時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盡可能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條件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三是干預,做好宣傳工作,堅持每兩周對各年級印發(fā)心理健康輔導資料;對問題突出的學生進行跟蹤輔導,適時采用家校聯(lián)合、老師學生配合方式。四是做好日常的心理咨詢工作,做好來訪登記和輔導記錄。
5. 結論
5. 1 曾憲梓中學學生的心理健康總體存在輕度問題。
5. 2 在心理健康因子中,我校學生在學習壓力、焦慮、情緒不平衡和強迫癥狀方面存在更多的心理困擾。
5. 3高三學生是我校最需要關注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