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慧的班主任首先需要精神修煉,以淡然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成功與失敗,其次一定是熱愛教育,真愛學生,不管孩子是有身體的缺陷,還是有性格的缺陷,作為班主任,不嫌棄不拋棄,從內(nèi)心真正地接受他們,關愛他們,而且愛之有方,愛得有智慧,最后用智慧的方法來引領具體的工作。
關鍵詞:平常心; 智慧的關愛; 智慧的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155-001
案例
五年級轉(zhuǎn)來一位體校生,孩子在學習上特別懶,上課不能好好聽課,尺、橡皮、鉛筆都是他上課時的玩具,作業(yè)經(jīng)常不完成。精力過剩的他還常常招惹同學。為此,他沒少挨老師、家長的責罵、批評。本想利用他在體育方面的特長來激發(fā)他的上進心。但在校運動會的賽場上,100米是他參加的唯一一個比賽項目,而且是最后一名。我真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方法來幫助他,只能默默地關注他,等待時機的出現(xiàn)。有一次,我正在講語文練習冊,發(fā)現(xiàn)李文淵也在寫。這倒是好現(xiàn)象,只是個子不高的他,頭一抬一低很是艱難地抄寫著黑板上的答案。我順手把手中有答案的練習冊給了他。使他方便抄寫答案。只聽孩子驚喜地嘀咕一聲:“對我這么好呀?”從他這句話中,我感到了一些苗頭,教育的時機有了。這孩子,平時受慣了家長、老師的批評,心里多少有點敵對情緒。今天,能從老師的一個細節(jié)感受到老師的一點關心,還是有救的。放學后,我跟他進行了一次交談。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明白:老師是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為你著想,平時才如此嚴格要求。以后,孩子的練習冊能按時抄完。漸漸地,上課也能跟著集體讀書了??墒呛镁安婚L,他的懶惰、對學習沒興趣又一一暴露出來。雖然我也好幾次想放棄他,隨便他去,只要不影響班級其他同學的學習生活就行了,但我并沒有這樣做,還是抓住他身上的閃光點進行鼓勵,經(jīng)常和他交流:請相信父母、老師都是愛你的,只是各自的表達方式不一樣,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都希望看到健康成長積極向上的你。后來,我聯(lián)系了家長,我們進行了一次長談。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交談,我們達成了共識:家長心理上一定相信孩子,不要急于求成;行動上管理好孩子的零用錢、整理好孩子的各類玩具,控制他玩耍的時間和次數(shù),管好孩子的一日三餐,除了水果外盡量不吃其他零食,更主要的是每天晚上根據(jù)作業(yè)量,跟孩子商議好作業(yè)的時間,相信并鼓勵他自覺地按時完成作業(yè)。老師每天與家長聯(lián)系一次,交流孩子的情況,針對他的進步及時地在班中表揚加分。同時我們雙方根據(jù)孩子的表現(xiàn)循序漸進、由扶到放地隨時改變策略和方法。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漸漸地孩子改頭換面了。
案例分析
從以上個案看出,現(xiàn)在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個性,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了行為偏差。家長、老師要幫助他們改正,不能簡單化,更不能強制進行。作為班主任,更應用智慧、用愛,去感化孩子、幫助孩子,用智慧的方法教育孩子。
一、智慧的班主任首先需要精神修煉,以淡然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成功與失敗,剔除急于求利的思想,減少無謂的失誤,讓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保持最佳狀態(tài)。平常心看似無為,其實是無為中有為,是一種積極、樂觀、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也是取得成功的法寶。
二、智慧的班主任一定是熱愛教育,真愛學生,不管孩子是有身體的缺陷,還是有性格的缺陷,作為班主任,不嫌棄不拋棄,從內(nèi)心真正地接受他們,關愛他們,而且愛之有方,愛得有智慧。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導,用腦去處理,根據(jù)孩子問題行為的輕重大小對癥下藥。往往從關注外在的校紀班規(guī)轉(zhuǎn)變?yōu)殛P注學生的真實感受,從關注外在的各項教育任務的完成轉(zhuǎn)變?yōu)殛P注學生個體的點滴進步,并隨著自己關注點的轉(zhuǎn)移,在充分發(fā)揮師生集體智慧的基礎上,把“保姆式”班級管理機制轉(zhuǎn)換為“遙控式”班級管理機制,即班主任把班級管理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集體中當家做主,而班主任偶爾“偷懶”,通過宏觀調(diào)控來支配班級的正常運轉(zhuǎn)。
三、用智慧的方法來引領具體的工作,具體方法是:方法之一:以不尋常的做法培養(yǎng)得力助手。即學生干部“輪流上崗、競爭上崗制。為了讓更多學生都有機會鍛煉,我經(jīng)常運用一種培養(yǎng)學生干部的制度,即學生干部“輪流上崗、競爭上崗”制。這種制度是由學生自薦,班主任審核,全體學生民主評議選出兩個班長,再以被選的兩個班長為“龍頭”,分別組建甲、乙兩套班委會,然后以周為單位,每套班委會“輪流上崗、競爭上崗”管理班級。
方法之二:要利用學校規(guī)章的約束力對學生的問題行為進行干預。在教育過程中,經(jīng)常組織學生對規(guī)章進行學習,對照檢查,讓規(guī)章的內(nèi)容和精神得到強化,學生就會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減少或者免除問題行為的發(fā)生
方法之三:保持冷靜。冷靜是處理問題行為的關鍵。學生問題行為出現(xiàn)以后,只要不是有可能繼續(xù)發(fā)生的暴力事件,一般進行冷處理(如:等一下,我馬上來處理;你們先想一想,等一會我就來處理),讓時間向后延一延,使心態(tài)靜一靜,做到保持平常心,見怪不怪。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自省自悟,又利于老師摸清問題行為發(fā)生的原因,從而選準處理問題行為的最佳辦法。同時還可以避免簡單粗暴,杜絕體罰。
方法之四:以愛換德。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面對學生的問題行為,教師只要是真誠地幫助他們,關心他們,體貼他們。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問題,想問題,對待問題,處理問題,而且顧及他們的合理要求,再調(diào)皮的學生也是會被老師的關愛喚醒良知的。中央臺《實話實說》欄目報道,深圳一位老師為了找回一個不愿上學的學生,相繼家訪了三十八次。在第三十八次時,這位學生終于被老師的真誠打動,從此返回學校發(fā)奮學習。愛是教育的靈魂,用好了它,不僅對處理學生問題行為作用很大,而且其綜合效力也是無窮的巨大的。
方法之五:因勢利導。凡事都有兩面性,只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就會發(fā)現(xiàn)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有利面,也有它的不利面。學生的問題行為當然也一樣,雖然是不正常行為,但從反面看,大多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至少有值得發(fā)掘的成分。比如愛說話的同學就有樂于交流心理傾向,喜歡打架好動的同學就有體力充沛的特長,等等。只要班主任善于分析,勤于集累,就可化消極為積極,變問題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