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會用英語交流,語言的學習是在動態(tài)的交流中達成的。本文以動態(tài)教學理念為依據(jù),并結合具體教學實踐,論述了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有效地精心設計和組織活動,把消極、被動的聽轉變?yōu)榉e極、主動的對話過程,從而使學生在與聽力材料互動、與學生互動、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習得并使用英語。
關鍵詞:動態(tài)教學理念; 聽力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42-001
一、引言
《牛津初中英語》每個單元包含了9個部分,其中Integrated skills將聽說讀寫糅合在一起進行綜合操練,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個部分中的聽力教學仍停留在按部就班地聽材料,對答案這個層面上,學生的聽說能力不能得到提升。然而,在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學不僅為了讓學生獲得有關英語語言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學會用英語進行交流(胡慶芳,2008)。綜合技能這一課型的設置正是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我國現(xiàn)實教學中比較流行的也是聽前,聽中,聽后三分法。教師花費大部分時間組織學生熟悉話題,導入生詞,幫助學生理解內(nèi)容,但是聽后這一環(huán)節(jié)往往被忽略,學生在獲得input 后沒有足夠的機會輸出信息,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我們需要探索實施聽力動態(tài)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是聽后活動。
二、理論依據(jù)
動態(tài)教學模式將教材靜態(tài)知識通過互動交流教學模式來體現(xiàn),需要教師利用合理、靈活的教授技巧,去創(chuàng)造出一種動態(tài)的語言環(huán)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促使他們參與到語言交流中,在動態(tài)的交流中達到教學目的(嚴婉華,2011)。在語言輸入的同時,如果沒有有效的語言輸出實踐活動,學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交流的技能?!巴ㄟ^聽與說的結合,可以使單純的聽力過程變?yōu)閷υ掃^程……從而把消極的、被動的、單向的聽力過程轉變?yōu)榉e極的、主動的、互動的對話過程”(肖禮全,2006)。
三、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牛津初中英語》7A Unit4 Food Integrated skills 中的how to keep fit部分。這個單元的主題是飲食、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關系。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語言知識點較多。
2.教學過程
Step1: Lead-in
T: What does Eddie like eating? Does he often do exercise? Is he healthy? How can we keep fit?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旨在讓學生在談論中回憶相關話題的內(nèi)容,用學生熟悉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聽的需求和動力。
Step 2: Pre-listening
T: Do you want to know my lifestyle? How do I keep fit? I sleep for more than 7hours every day. And I watch less than1hour of TV a day. I like doing exercise and I do exercise three to six times a week. I seldom eat cakes, candies and biscuits. I often eat fruit and vegetables.
T: How much TV do you watch every day? How long do you sleep every day? How often do you do exercise?
聽前活動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自我描述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及和學生間問答,呈現(xiàn)練習中的問題和選項,讓學生熟悉有關話題的表達,為學生接下來的聽力活動做準備。
Step3: While-listening
組織學生聽三次聽力材料。第一次聽大意,學生可以做練習,但聽后不核對答案。第二次聽的過程中著重捕捉聽不清或未聽清的信息。第三次聽教師帶領學生解決聽不出的難點內(nèi)容。
Step4: Post-listening
這一環(huán)節(jié)預設了20分鐘。只有進行了充分的聽前和聽中活動后,學生獲得充足的語言輸入,才能進行聽后拓展活動。
呈現(xiàn)一張fat boy 的圖片,提問Is he fat? / Does he look healthy? 隨后引入情景:He is Robert. He often eats fast food, drink coke and spend his free time watching TV and playing computer games. He isn’t healthy at all. Can you help him?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幫助Robert。這樣的設計既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自主性,又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獲得的語言輸入。為了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參與興趣,筆者設計了小組競賽活動,先小組內(nèi)討論,記錄下建議,然后由小組發(fā)言人闡述建議,其他小組成員可以針對發(fā)言表達看法或者提問。評價標準:每條建議加5分,對其他組提出的建議發(fā)表看法或提問一次加2分,得分最高的為獲勝小組。
四、總結
教師在組織聽力活動時,不要忽視了聽后活動,可以開展多種活動,包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小組競賽、辯論、對話等,其目的是引導學生投入到活動中,從消極、被動的角色中走出來,積極、主動地運用語言交流。
參考文獻:
[1]胡慶芳.探究有效的聽說教學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8.(12):16-19
[2]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2006
[3]嚴婉華.動態(tài)教學理念下聽力教學策略的探究與反思,[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1.(10):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