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上午,我跟著爸爸去翻土。到了地里,我學著爸爸的樣子,舉起小鋤頭翻起土來。不到十分鐘,我就累得舉不起鋤頭了。我坐在一旁看爸爸翻土,他干得好輕松啊,才一會兒就翻了一大片,好像一點兒也不覺得累似的。爸爸真能干!
讀了這段文字,雖然我們不難從中感受到小作者對爸爸發(fā)自內(nèi)心的夸獎,但小作者的爸爸并沒能給我們留下鮮明的印象。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描寫太過籠統(tǒng),無論是自己的勞動體驗,還是爸爸翻土的動作,描寫得都不夠細致,致使爸爸的形象顯得比較模糊。
那么,怎樣突出爸爸的勞動形象呢?可以采用對比的寫法,抓住“我”和爸爸翻土時的動作、勞動的成效、內(nèi)心的感受,以及所用鋤頭的不同等方面進行細致描寫,形成鮮明的對照,從而突出爸爸的勞動形象。
星期天上午,我跟著爸爸去翻土。到了地里,我學著爸爸的樣子,舉起小鋤頭翻起土來。先還比較輕松,我每次都能挖起跟我手掌差不多大的土塊來??刹坏绞昼?,我的手掌就被磨得紅紅的,火辣辣地疼。不到一米長的鋤把握在我手里,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似的,重得我舉不起來了。翻土這活兒好累呀!我干脆丟下鋤頭坐在一邊看爸爸翻土。因為太熱了,他把上衣都脫了,光著膀子揮動著比我的小鋤頭大一兩倍的大鋤頭翻土。別看爸爸個子矮小,力氣可真不小呢!他雙手握住鋤把,高高舉起使勁一揮,把鋤頭深深地嵌進土里,然后握住鋤把往上一抬,把結(jié)實的泥土撬松,再往自己身前一帶,磚頭大小的泥塊立即翻卷起來,露出新鮮的一面來,接著輕輕一磕,一拖,泥土就變得細碎而平整了。爸爸干得好輕松?。∥覇査鄄焕?,他笑著說:“習慣了,不累!”爸爸真能干!
總有一處美景讓我們流連忘返,總有一處風景讓我們百看不厭。讓我們欣賞世間美景,感受世間百態(tài),開闊眼界,陶冶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