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是最為常見的鳴禽,它的體長雖然只有約24厘米,但它的鳴聲卻洪亮婉轉(zhuǎn)動聽,且能仿效多種鳥叫和學(xué)人說話,是人類最喜歡的鳥類之一。
表面看似乖巧的畫眉,卻與生俱來在骨子里有一種硬愿站著死,不愿跪著生的大無畏精神,讓人類在它們面前也感到汗顏。
美國作家索爾·貝洛是1976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獲得者,在頒獎儀式上,他發(fā)表的獲獎感言,卻是講述了他在童年時與兩只畫眉鳥之間發(fā)生的故事,令所有人唏噓不已。
1925年,10歲的貝洛和父母居住在蒙特利爾市郊一個風(fēng)景如畫的樹林旁。貝洛生性頑皮,放學(xué)后,連作業(yè)也顧不得做,就迫不及待地去樹林里捕捉一些小動物養(yǎng)在家里玩,為此沒少挨父親的揍,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貝洛最喜歡的還是畫眉鳥。他喜歡畫眉在樹林間穿梭的速度,喜歡畫眉天籟般的歌聲,在經(jīng)過數(shù)次努力后,他終于成功捕捉到一只漂亮的小畫眉。
興奮的貝洛將小畫眉關(guān)進(jìn)了精心編制的鳥籠里。小精靈先是驚恐地在籠子里橫沖直撞,后來干脆不吃不喝,這可急壞了貝洛。父親對他說:“對待這個小精靈,必須有足夠的耐心,不然它真會被餓死的?!?/p>
貝洛可不愿看到那種糟糕的結(jié)局。他特意請了幾天假,專門精心伺候小畫眉。
他的誠意打動了小畫眉,幾天后,小畫眉不但開始吃喝,偶爾還對他一展歌喉。
一天放學(xué)后,貝洛正要給小畫眉喂食,卻發(fā)現(xiàn)一只成年畫眉站在籠子前,將口里銜著的一個草莓吐給了小畫眉,然后嘰嘰喳喳說著什么,那個親熱勁讓貝洛一下就明白,她是小畫眉的母親無疑。
母子間的深情打動了貝洛,讓他做出一個決定:再和小畫眉玩幾天后,就放它回歸樹林,讓它們一家重新團(tuán)聚。
第二天,那只成年畫眉又在那個時間來給小畫眉喂食,和頭天一樣,喂的仍是草莓。這也給了貝洛一個啟示:畫眉最喜歡的食物就是草莓,他也要去樹林采摘草莓,一定讓小畫眉吃個夠!
第三天,貝洛放學(xué)后,卻沒看見那只成年畫眉來給小畫眉喂食,這讓他甚感奇怪,就去籠子前察看。讓他做夢也沒想到的是,小畫眉已靜靜地躺著一動不動,此時渾身僵硬,看來已經(jīng)死去多時了。
貝洛在悲傷的同時,又百思不得其解:昨天小畫眉的母親還那么精心地喂它草莓吃,它們之間也并未顯出有什么異樣,為什么小畫眉今天就突然死了呢?
貝洛希望父親能幫他解開這個謎團(tuán),父親也一樣疑惑不解,于是請教了身為鳥類學(xué)家的朋友叫阿瑟·威利。阿瑟·威利聽了事情的經(jīng)過后說:“美洲畫眉表面看似乖順,而一旦做母親的畫眉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被人類囚禁在籠子后,一定會不遺余力找到孩子,然后把足以致命的一種毒草莓分兩次喂給孩子,之所以要分兩次喂,是為了讓小畫眉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死去,以減輕它死亡時的痛苦。這是所有美洲雌性畫眉中的約定:硬愿讓孩子死在自己手里,也決不讓孩子被囚禁在籠子里活受罪。”
鳥類學(xué)家的解釋,深深震撼了小貝洛,他從此不再捕捉任何小動物,專心致志用功學(xué)習(xí),而且“篤信自己生來就是為了創(chuàng)作一些作品,因此13歲時就開始為之努力?!?/p>
貝洛后來在《晃來晃去的人》一書開頭寫道: “你有感情嗎?那就扼殺掉吧。從某種角度講,所有人都遵循這一準(zhǔn)則。”他這樣解釋這句話的含意,“就像美洲畫眉那樣,為了讓靈魂永遠(yuǎn)自由,那就時刻讓靈魂處于最純凈、最出色、最清晰、最深奧的狀態(tài)?!?/p>
正是貝洛那次的特殊經(jīng)歷,讓他成為一個可以面對慘淡人生的人,也讓他的人生如他筆下的人物一樣,也使他最終成為一個靈魂永遠(yuǎn)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