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jìn)了單位不能太老實了,人善被人欺……”外甥大學(xué)畢業(yè),成為了職場新鮮人。去單位報到之前,長輩們不免要訓(xùn)誡一番。大家?guī)缀醵荚趧駥?dǎo)外甥要學(xué)會見風(fēng)使舵、該狠就狠、不要相信有真正的朋友……可想而知,還沒有真正進(jìn)入社會,外甥已經(jīng)失去了美好憧憬。社會在這些過來人描繪下,儼然是弱肉強(qiáng)食的叢林。
外甥從小可是看著美文長大的,他爹媽給他買過許多哲理感悟書籍和雜志。然而那些美文似乎并沒有讓外甥得到熏陶,在他爹媽看來,看這些文章只是為了寫作文。要是做人也那樣,不就成傻子了?非讓人算計不可。外甥讀著美文,同時受著長輩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思想教育,難為他沒有出落成精神分裂。中國的孩子們大多就這么堅強(qiáng),同時接受兩種迥然不同的思想教育。有條不紊,什么場合該表現(xiàn)出哪種形態(tài),大家都能拿捏得很到位。
壞人比好人社會競爭力強(qiáng),似乎市井之中許多人默認(rèn)這種觀點(diǎn)。有些人不止默認(rèn),還時時宣講。
一般來說,你要進(jìn)行某種宣講,必是該方面的行家。比如易中天講歷史,絕對夠資格,他如果去講化妝、美容,那就是笑話了??墒顷P(guān)于如何“厚黑”,如何當(dāng)壞人,宣講者常常并非各種行家。比如我的同事老馬,大半輩子都是周圍人眼里的精明人,做事絕不肯吃虧,還經(jīng)常教導(dǎo)別人怎么精明起來??墒侵钡酵诵?,他都只是一名最基層職員,連個副班長都沒有做過。生活水平即便不能算潦倒,也肯定屬于比較困難。
退休后的老馬依然毀人不倦,時常教育后生們要狠、要狡猾,這樣才能適應(yīng)社會。對于自己為何一輩子沒出息過,老馬理解成懷才不遇。
其實只要稍作觀察就能發(fā)現(xiàn),真正的成功人士中即便有部分“厚黑分子”,人家也不會天天把“厚黑”掛在嘴上,反而會滿口禮義廉恥。你可以說他們虛偽,但他們起碼“核不擴(kuò)散”,沒有鼓噪更多的人從惡。與老馬這樣的人相比,誰對社會危害更大?尚難分辨。
老馬這樣的人,生活中比比皆是。他們沒有從自己宣講的理論中得到什么好處。道德上是失敗者、事業(yè)上也是失敗者,既沒有好名聲,也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然而只要還沒有喪失語言能力,他們一直會孜孜不倦勸人學(xué)惡,這等執(zhí)著著實令人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