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年度最火的娛樂節(jié)目,《中國好聲音》捧紅了一批年輕學員,也讓三位導師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作為唯一的女性導師,那英的造型、妝容格外抓人眼球,引得觀眾大喊“時尚姐”。殊不知,早年的那英是標準的“土肥圓”,究竟是什么讓這位流行歌壇大姐大破繭化蝶,浴火重生呢?
曾經(jīng)我是個“土”得令人發(fā)指的女人
關于我曾經(jīng)的“土”,至今還是圈內很多朋友的笑料。直到現(xiàn)在,偶爾和毛阿敏聚聚,她還要說起第一次在谷建芬老師家里見到我時的那副樣子。“哎呀土的呀,我當時就想,谷老師從哪里弄來這么個女孩子呀?”她說。不光毛阿敏,其他的一些朋友,對我的第一印象幾乎就是:不會打扮、亂穿衣服、俗氣……
說實話,很久以前,別人對我的外表提出一些批評什么的,我根本就聽不進去——我“土”咋啦?胖咋啦?咱們這是唱歌,又不是選美!那個時候我就是這樣,一說是要唱歌。我在哪里唱都不發(fā)怵,但是要讓我去參加什么頒獎典禮啊,尤其是走那個紅地毯什么的,那真是要了我的命,我就覺得別扭,覺得自己哪里都不對勁,其實就是自卑吧。
記得那次在香港開演唱會,很早之前我的唱片公司就對我提到這個計劃,可我總是拖,倒不是擔心自己的唱功,我是擔心自己的形象征服不了香港那些挑剔的觀眾——內地的歌迷和我有感情,他們對我是很寬容的,而且,他們來聽找的演唱會就是來聽我唱歌的,但是香港的那些觀眾對我不了解,再說他們也聽不太懂國語歌,他們來聽演唱會,就是來看人的。這我就心里沒底了,如果他們一看我的尊容,喝倒彩咋辦,要退票咋辦?那丟人可就丟大了!于是我就一直拖,拖到最后我的唱片公司老板嚇唬我:“如果你不愿意去香港,那么內地的演唱會我們也不開了!”
要知道在內地開演唱會一直是我的夢想??!沒辦法,我就是這樣硬著頭皮去了香港。服裝師為我設計了十幾套漂亮的演出服,可是一試,一套我也穿不上。所以,去香港的第一件事,他們就找了一個美體中心幫我減肥,還派了一個小女孩兒白天黑夜地跟著我。
這樣熬了十幾天后,好歹能將這一身肥肉塞進衣服里面去了,但是唱歌的時候我的注意力根本沒辦法集中,我老是擔心一用力,衣服就撐開了。第二天,所有的香港媒體——真夠缺德的——似乎約好了一樣稱呼我為“肥英”。這是嘲笑我的身材哪,氣得我不行!心想越是這樣我就越不減肥,和人家較勁——你不是說我胖嗎,我就胖給你看!這應該算是一種消極的反抗吧!其實心里一點兒也不快樂,越來越自卑。
感情方面也是。和高峰那段感情,分分合合的,當時就有很多人勸我:“干嗎不分開”干嗎不放手?干嗎要忍受,干嗎原諒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我都不知道怎么樣和別人解釋,只有我知道自己——我是因為自卑,我總覺得自己除了歌唱得好,其他的什么也沒有。除了高峰,一定不會有其他男人看上我的,我一定會沒人要,最后孤單終老的。真的,我真的是這樣想的,所以才和高峰糾結了那么久。
記得終于決定徹底和高峰分手的那個晚上,我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那張“大餅臉”,那副圓乎乎的身材,我罵了自己一句:“瞧你這德性,怪不得男人都看不上你!”然后我就哭了。
為了美麗我歷盡艱辛
真正讓我開始介意自己的外表,是從我認識孟桐開始的。
孟桐給我的愛和呵護是我之前從未體會過的。愛到深處,就會怕失去。我想我一定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在,我要當?shù)闷鹚o我的愛,要讓他帶我出去的時候,覺得有面子。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減肥。我找到了當年在香港開演唱會時幫我瘦身的營養(yǎng)師,這位營養(yǎng)師很牛的,號稱能讓你在減肥的同時還能保證身體所需營養(yǎng)的攝入,可是看看那些東西:水煮青菜、原味燕麥片、瓊脂粉、脫脂牛奶……真不是人吃的!
幾乎每天半夜,我都要被生生餓醒,然后在心里做激烈的斗爭:記得冰箱里還有一截哈爾濱紅腸呢,配點兒蒜泥吃可香了……然后就聽到另一個聲音說:不行!一截紅腸得有多少熱量??!吃下去,這一天的堅持就都白費了,一定要挺住,不能吃!可是人哪,真正餓的時候,吃,就成了一個壓倒一切的欲望。終于,撐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打開冰箱,抓起那截紅腸就往嘴里塞,三口并作兩口就下肚了。
吃完了零食,立即就開始后悔了:我怎么這么沒出息呢?怎么就管不住自己這張嘴呢?于是,肚子踏實了,心里又開始鬧了……像這樣的自我交戰(zhàn),幾乎每天都要上演。除了飲食方面的控制,我還加大了運動量,一口氣買了三臺跑步機放在家里,電視機前放一臺,陽臺上放一臺,臥室里放一臺。這樣,我看電視的時候,在陽臺看風景的時候,晚上睡不著覺的時候,隨時隨地都能跑一跑。最后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我做夢都夢見自己在跑啊跑啊的…
偶爾太累或者太饞的時候,也會泄氣地想:人這輩子才幾十年呀,我干嗎要把自己整得這么辛苦?可是,每次我看到孟桐,看到他是這么好的一個男人,還愛上我了,對我這么好,我就一定要變得更好,才不辜負他對我的愛。這樣把自己不當人似的折騰了快半年之后,效果就出來了:先是以前穿的很緊的衣服,現(xiàn)在顯得寬松了,朋友們一見我,不約而同的第一句話就是:“真精神!是不是去整容啦?”這些鼓勵更堅定了我減肥的決心。
人變好看了,自己都會喜歡自己
說起來,我一開始減肥是為了別人,但是我發(fā)現(xiàn),最終真正受益的還是我自己。
自從減肥以后,我最顯著的變化是自信了。以前走在外面,如果有人看我,我會覺得很別扭,但是現(xiàn)在,如果別人看我,我就會大大方方的,我會想:姐姐我瘦了!我美了!看吧看吧!人有自信,就會變得寬容平和許多,以前,我要是聽見誰說我什么環(huán)話,或者說我的音樂不好,我就會特別生氣,憋足了勁兒要和人家比一比,想方設法推翻別人的說法,搞得自己也不愉快??涩F(xiàn)在,我卻不會那么計較了——誰愛說什么就說去吧,我的日子自己過,我可不想讓外人來打亂我的節(jié)奏。
董巖據(jù)《城市情報》整理
李宗盛,落寞時做頂級廚師
2012年8月,李宗盛現(xiàn)身東方衛(wèi)視大型美食真人秀《頂級廚師》,頓時引發(fā)觀眾熱議:金牌音樂制作人去做廚師,這不是不務正業(yè)嗎?其實,李宗盛雖然不是專業(yè)廚師,但他的廚藝絕對不輸于專業(yè)大廚,甚至被他的朋友曹可凡稱為業(yè)余級別八段。這可不是浪得虛名,想想看,有幾個男人能像他那樣,做一手飽蘸父愛的爸爸菜。
繁華洗盡,獨戀煙火
李宗盛發(fā)現(xiàn)自己有做飯的天賦,還是與第一任妻子朱衛(wèi)茵結婚時。那時的李宗盛名氣不大,工作也沒有現(xiàn)在這么忙,閑暇時,他就給妻子和兩個女兒煮飯吃。
隨著事業(yè)發(fā)展,李宗盛在家里吃頓飯都成了奢望,更別說親自下廚操刀了,他與朱衛(wèi)茵的感情也隨之變淡。1997年,兩人離了婚。隨后,李宗盛與林憶蓮喜結良緣。林憶蓮留在家里相夫教子,事業(yè)停滯不前,而李宗盛沒有及時安慰她,林憶蓮對此頗有怨言。2004年,這對情侶遺憾地分手。
李宗盛又成了單身漢,日子過得挺馬虎。有一天深夜,李宗盛孤枕難眠,白天沒怎么吃東西,肚子空落落的,于是從床上爬起來到廚房弄點吃的東西果腹。李宗盛吃飯不湊合,即使大半夜他也不怕費事,切肉糜,泡香菇,燜米飯……用小火慢慢燉熬,折騰了兩個小時,一道香味撲鼻的臺灣鹵肉飯大功告成。他給自己倒上一杯紅酒,慢慢地吃著喝著,一天的疲憊感頓時煙消云散。
漸漸地,李宗盛做飯上了癮,他發(fā)現(xiàn)給自己煮飯是放松心情和減壓的最佳方法,每當色香味俱全的食物端上桌,他就特有成就感。
后來到北京發(fā)展,李宗盛還保持著半夜做飯的習慣。從晚上11點開始,搞到凌晨三四點,樓道里都是煙火味。比起臺灣家里那個游泳池廚房,李宗盛笑稱,這才是真正的食人間煙火。他的孩子都在北京念書,他還要給孩子們準備盒飯。他通常會在前一夜把飯做好,早上10點半起來炒一下,熱一熱,等司機11點來家里取。誰能想到,這個為眾多大牌歌手制作專輯的著名音樂人,是一個在家里圍著圍裙、繞著鍋臺轉的“家庭煮夫”。
李宗盛愛鉆研,愛搗鼓,他專門為女兒們發(fā)明了一道“爸爸面”,是用小麥粉制作的意大利面。第一次品嘗后,女兒們拍手叫好。李宗盛將這項發(fā)明,掛上了“李氏爸爸面”的標簽。他的三女兒住在香港,每次來探望李宗盛時,他都會親手做一罐“爸爸面”讓她帶回去。他說,烹飪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背后的故事更重要,用心做的美食才是有愛的美食。
呼朋喚友,美食作餌
李宗盛愛吃,在圈里是出名的。其實,他吃的水準也不是特別高,主要是看和什么人一起吃。如果和家人,即使粗茶淡飯也是天下美味。如果和朋友,那一定要有美酒相伴。所以和李宗盛一起就餐的人,不是親友就是酒友。
有一次,李宗盛回臺灣與周華健見面,約了一票好友在外面聚餐。看著滿桌的菜品,李宗盛每樣都能挑出毛病來,不是菜里味精放得多,就是湯里胡椒味重,要不就是太咸。周華健在旁邊聽著,故意指著招牌菜麻油雞,說:“你能做得比這個好吃?”李宗盛不服氣:“我做的肯定比這個強。”眾所周知,周華健也是愛家男人,于是,兩人約定在李宗盛家里來一場廚藝大比拼,就做麻油雞!
周末,趙傳、張艾嘉、齊豫、羅大佑、梁靜茹等一干人都來李家觀戰(zhàn)。同樣的雞腿,山藥,香菇,黑麻油,李宗盛做出來的就是比周華健的受歡迎,連不善表達情感的羅大佑都豎起了大拇指。周華健百思不得其解,李宗盛拍著他的肩膀說:“老弟,做菜要看火候和時間,很講究啊。這和我們玩音樂一樣,音樂有配樂和前奏,哪個搭哪個,關系也很巧妙?!敝苋A健不得不對李宗盛佩服得五體投地。
很多人說,李宗盛可以用自己的音樂去思考人生。當他把美食作為自己的功課時,這位音樂才子也悟出了許多哲理。他覺得通過這兩者獲得滿足和感動的過程也是一樣的,付出得越多,就收獲越多的情感分量。音樂和美食還有一個共同點,同樣的材料,效果卻因人因事因時而異,正如悲傷時,一首舒緩的情歌可以撫平人的傷口;苦惱時,動感的搖滾可以讓人忘記傷痛。在李宗盛眼里,食物的味道也是相對的。
有一次,成龍到北京參加演出,李宗盛邀請成龍到家里吃大餐。成龍喜滋滋地跑來了,看李宗盛在廚房里忙活了半天,卻只端上來兩碗粥和兩個清淡小菜。
“這就是你說的大餐?”成龍將眼睛瞪得好大,“是不是還有紅燒肉和烤鴨沒端上來?”
李宗盛搖搖頭:“沒有了,就這些?!背升埧扌Σ坏?,調侃道:“你也太小氣了吧,就給我吃這個?!崩钭谑⒄?jīng)八百地解釋:“老兄,你不懂啊,咱們這種職業(yè)本就自殘,經(jīng)常熬夜,生活沒有規(guī)律,而且經(jīng)常連頓正經(jīng)飯都吃不上,哪兒還有工夫顧及身體啊。我這可是特意為你煮的養(yǎng)胃粥,里面放了赤豆、山藥、薏米、蓮子和大棗。吃飯不一定非得大魚大肉,能養(yǎng)身最重要?!币幌捳f得成龍心服口服。
愛的滋味,聞海流淚
將家安在北京后,李宗盛在屋里搭建了一個儲藏室,堆放著周游世界淘回來的各種食材。他的電腦里存有大量烹飪視頻,書架上食譜的數(shù)量遠勝各種樂譜。李宗盛還有個壓箱底的寶貝——將這些年烹飪的一些秘訣記錄下來,起了個好聽的名字:阿宗小菜譜。
廚房里的煙熏火燎讓許多人頭疼,李宗盛卻最愛家里面的油煙味,他覺得一個干凈得沒有氣味的廚房,只能讓人感覺這個家庭死氣沉沉。以前女兒在家時,他每天為她們煮飯;將來女兒出嫁,他打算把家里的幾套鍋作為嫁妝送給她們。這是一個傳統(tǒng),他要告訴她們:老爸就是用這口鍋子把你們喂大的。
女兒們長大了,一個個到國外去讀書,這個家漸漸地空了。在美國的大女兒一聞到海的味道就想流淚,因為以前李宗盛帶她住在加拿大的海邊,碼頭下面就有蚌殼,他們總是在陽臺上洗蚌殼,然后一起煮湯。小女兒每次想到爸爸的時候,腦子里的爸爸形象就是站在進門左轉的廚房里正在煮飯。聽到女兒們在電話里絮叨這些話,李宗盛熱淚盈眶——做飯讓他變成一個好爸爸,這是生活對他的回報。
與他合作多年的助理劉慧君,是李宗盛很親密的女友之一,媒體經(jīng)常傳出他們的八卦緋聞。但是李宗盛回答:“其實一個人做菜也是不錯的享受,不一定非要再有一個伴侶為你做什么。”
2012年8月,李宗盛應邀成為東方衛(wèi)視《頂級廚師》節(jié)目的美食評論員,這位音樂才子穿上了廚師袍,從舌尖上感悟人生。
除了廚藝,“黃金單身漢”李宗盛的感情生活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單身已久的李宗盛卻表示:“人生伴侶就如同尋覓美食,緣分到了,適合你的那盤菜就出現(xiàn)了,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倍瓗r據(jù)《伴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