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83歲的老人,本該過著頤養(yǎng)天年的日子,可他現(xiàn)在還不得不每天蹲在村口的馬路邊,賣土豆和雞蛋。那天晚上,他將270元錢交給媳婦,癱坐在凳子上,如釋重負地嘆了口氣,道:“終于還清了?!倍颊f父債子償,但這位老人卻在過去的6年里,為3個兒子償還了高達80多萬元的債務……
2006年8月的一天,一場超強臺風襲擊了溫州蒼南地區(qū)。年近八旬的吳乃宜正焦急地等待著出海捕撈的四個兒子歸來。在霞關鎮(zhèn)碼頭,當他看到只穿著一條褲衩,渾身是傷的二兒子吳秀全出現(xiàn)時,心里“咯噔”一下,老人顫抖著聲音問道:“老二,你另外三個兄弟呢?”見到父親,吳秀全號啕大哭:“爹,大哥、二哥、小弟……全沒了……”“什么?你再說一遍……”當老人得知三個兒子全在風暴中遇難時,當場暈倒在地。
天災降臨,一場臺風摧毀全家夢想
吳乃宜生活在浙江省最南端的蒼南縣霞關鎮(zhèn)三澳村,和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絕大多數(shù)人一樣,吳家的四個兒子——長子吳秀柱、次子吳秀全、三子吳秀本和四子吳秀遠,長大后都做了靠海吃海的漁民。2006年以前,兄弟四人全靠一艘小木船出海捕魚捉蝦。
2006年春節(jié)剛過,四兄弟決定要購買—艘大鐵船。望著雄心勃勃的四個兒子,吳老漢露出了贊許的目光。隨后,四兄弟押上所有家當,又借了80多萬元,最終買回了—艘127噸重的大鐵船,如果不是遭遇了那場臺風,以吳家四兄弟的勤勞,吳家一年至少能賺一百萬元。
2006年8月8日,正在海上作業(yè)的吳家四兄弟從廣播中得知“桑美”臺風即將登陸,遂按照以往的慣例,將船開進了沙埕港避風。兩天以后,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桑美”在霞關登陸,海面上刮起了17級大風。盡管進入了避風港,然而他們的船還是抵擋不住狂風暴雨的侵襲。在甲板上的吳秀本被從海上刮來的一塊木板砸暈了,吳秀柱和吳秀全連忙將他抬進船艙內(nèi)。正在這時,漁船被一個大浪掀起,整只船發(fā)生了側翻,老四吳秀遠被船上沉重的魚籠纏住,連呼喊都來不及就沉向了海底。而從船艙中逃出的吳秀柱和吳秀全也落入了水中,在他們抓著漁船側舷的鋼管重新探出水面時,才發(fā)現(xiàn)躺在船艙中的吳秀本沒能逃出來。
在風暴中,吳秀柱和吳秀全已無力去救助兄弟,只能死死地抓住漁船側舷求生。在經(jīng)歷了一個多小時的顛簸后,吳秀柱體力嚴重透支,逐漸松開了手向水中沉去,吳秀全幾次伸手想去救哥哥,但都因風浪太大沒有成功?!案纭纭眳切闳曀涣叩睾敖校瑴I水和雨水模糊了他的雙眼。那時天已經(jīng)全黑了,悲痛萬分的吳秀全拼盡全力在海上漂浮了4個多小時才回到家。
臺風過后,當局出動了數(shù)十支應急救援小分隊連續(xù)幾天開展緊急救護和沉船打撈。共打撈上岸的沉船78艘,確認因災死亡人數(shù)245人,吳乃宜的三個兒子就在其中。
一夜之間突然失去三個兒子,這對吳乃宜一家是滅頂之災,老人的精神幾乎被擊垮,躺在床上久久不能起來,一度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吳家托了親朋去海上尋找失去的三個兒子的遺體,最終卻一無所獲,只有大漁船被打撈了回來。
天災給吳老爹帶來的不僅是老來喪子的悲傷、孤獨與苦難,還有孩子們留下的80多萬元沉重的債務。唯一活下來的二兒子吳秀全在臺風中被風浪所傷,無法再干重活。臺風過后,陸續(xù)有人上門,向老人出示其兒子們寫下的一張張欠條。此時,吳老爹雖然悲痛萬分,家庭面臨絕境,但他想的卻是如果自己在這個時候倒下,家里的債怎么辦?于是,他強忍悲痛,堅強地站起來說:“做人要講信用!是我兒子的債我都認,兒子死了,還有我這個爹在,你們放心,我一定會還清每一分債務!即使暫時沒能力還上的,以后也一定會想辦法還上?!?/p>
吳老爹的真誠感動了上門要債的人,沒人再開口催促還錢
當債主們離開后,吳老爹便把悲痛埋藏在心底,毅然挺起腰桿,開始籌劃償還兒子們的債務。
“子債父還”,八旬老翁扛起道德大旗
政府給在臺風中遇難者的家屬發(fā)了一筆補助。老三和老四的媳婦拿走了其中大部分補助,盡管她們難以向老人啟齒,但還是狠心把年幼的女兒撇下,回了自己的娘家,從此不再回來。
三個兒子不幸遇難,兩房媳婦又不辭而別,吳乃宜的老伴蔡細梅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現(xiàn)實。她含著眼淚嘆息道:“這個家老的老,小的小,老二又受了傷,家里還背著這么多債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過?。俊辈碳毭氛f著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直往下掉?!袄习?,咱不要怪她們,她們年紀還輕,人總想往好的地方去。咱們以后的日子過得緊一點,只要活著總會有辦法?!眳悄艘藙裎恐习椋瑑晌焕先藴I眼以對。
一些好心的鄉(xiāng)鄰聽說吳家的狀況,都跑來勸說:“你三個兒子都已經(jīng)走了,他們借的那些錢就應該也隨他們一起去了。你大可不必一定要替他們海上……”吳乃宜拱拱手說:“謝謝!謝謝!”但他還是那句話:“我這人生來性格就硬,欠人家的錢都要還。兒子雖然已經(jīng)死了,但我不能丟兒子的臉,不能砸碎了我們吳家的誠信招牌,讓老大、老三、老四死不瞑目!”
出事后,吳乃宜拿到了三個兒子的死亡保險金和船的保險金共有24萬元,還有賣掉船所得的30萬元,他嶄釘截鐵地說:“全部還債!”其中,老大的媳婦拿走了她應得的15萬元并承擔了老大的那份債務,也離開了老人。吳乃宜和落下病根的老二承擔了其他三個兄弟的欠債,共有六七十萬元,老人用余下的錢去還了私人借款和在當?shù)剞r(nóng)村合作銀行的貸款?!袄先思?,你把兒子的‘賣命錢’和變賣家產(chǎn)的錢都給了我們,以后你們靠啥吃啥呀?”拿到錢的債主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們關切地問。吳乃宜樂呵呵地說:“我還有雙手,能養(yǎng)活全家人?!?/p>
10月,吳乃宜又拎著一個裝有十多萬元現(xiàn)金的包裹,急匆匆地趕到銀行還款。瞧著氣喘吁吁的他,銀行主任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幕。“吳老爹,你們家目前如此困難,這些錢你先留著吧?!薄安涣耍€債要緊?!薄澳敲戳粝?萬你拿回去養(yǎng)家糊口……”合作銀行主任實在不忍心讓吳乃宣拿著兒子的“賣命錢”來還貸款,他也從未碰到過這樣的還款戶,他顯然被感動了。“謝謝主任,我不會留下一分錢?!币魂囯y堪的“討價還價”,最后銀行主任拗不過倔強的吳乃宜,只得收下了老人這筆還貸的款子。在旁的工作人員一個個贊嘆:吳老爹真是誠實守信啊!
但剩下的還有近30萬元的債務,對吳乃宜一家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shù)字。
從法律上講,老人并沒有替子還債的義務。對于用兒子的死亡保險金來償還債務的舉動,曾有人善意提醒他: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個人債務只能以個人財產(chǎn)來償還,死亡保險金不屬于兒子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財產(chǎn),可以留下來撫養(yǎng)孫女或者用來贍養(yǎng)自己,老人在法律上并沒有償還義務。但吳乃宜還是堅持將這筆被別人稱為“三個兒子賣命錢”用來還了債,這令債主們深感震驚。而吳乃宜卻說:“借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我一定要還!”
吳乃宜的人生從此發(fā)生改變,這個駝著背、站起來也只有1.6米的瘦弱老人,頑強地開始了自己的“還債之旅”。償還兒子們欠下的債務成為了他唯一的生活目標,也成為了他活下去的信念。他把干不了重活的二兒子吳秀全與媳婦都打發(fā)去工廠上了班,自己和老伴則承擔起了撫養(yǎng)兩個年幼孫女的重擔。
吳乃宜坐在自家的院子里,低著頭用竹梭織著漁網(wǎng)。他的兩只手暗黃、干澀,連握緊拳頭都顯得很困難,所以織得很慢,還時不時地要停下來歇一歇?!艾F(xiàn)在不能坐太久了,坐久了胸口就悶。前幾天去看了醫(yī)生,說我心跳得太快了?!眳悄艘苏f。坐在一旁的妻子蔡細梅瞇著眼想將一根漁網(wǎng)線從漁網(wǎng)上的洞眼穿過去,但穿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她停下來,揉揉眼,喘口氣繼續(xù)穿。蔡細梅患有風濕病,這幾年眼睛又得了白內(nèi)障。雖然經(jīng)常用藥,但編織漁網(wǎng)顯得非常吃力,尤其是兩頭尖尖的竹梭,一不小心就會扎進手指。
織一張漁網(wǎng),能賣300元,但需要兩個老人花兩個多月的時間來完成,算下來每天只能賺幾塊錢。盡管這樣的收人很微薄,但兩個老人為了踐行替亡故的兒子還債的諾言,還是不停地織著。有時,吳乃宜會勸說老伴休息一下:“你眼睛不好,讓我一個人織吧?!辈碳毭沸πφf:“你一個人織?一張網(wǎng)要織到何年何月?。俊本瓦@樣。兩位老人互相攙扶,在艱辛中透著堅強與樂觀,織網(wǎng)掙錢成為了吳乃宜與老伴生活里一道最凄美的風景。
情動浙南,“誠信老爹”感受人間大愛
吳乃宜家住了20多年的兩層小樓房不少地方已裸露出紅磚,狹窄的院子角落里養(yǎng)著雞鴨,一樓的房間照明只有一只15瓦的節(jié)能燈,暗淡的光線散落在幾件失去原本顏色的陳舊家具上,看上去格外寒酸。
兒子們出事后,一對老人就再也沒有買過新衣服,兩個小孫女的衣服也都是親戚朋友送的。為了省點糧食,吳乃宜平時一天只吃兩頓稀飯,他在自家門口的一小塊地上種了青菜、花菜、大蒜和蔥,平常摘一兩棵拿鹽水煮一煮就是一道菜。過年的時候,要靠好心腸的朋友或親戚送來一點肉,老人才能開個葷。吳乃宜想盡了各種能省錢的方法,一毛、一塊地積攢下那些錢,等到滿了50元、160元,就交給老二媳婦田曉玲去還債。
吳乃宜被列為低保戶,靠著每月僅幾百元的最低生活費艱難支撐著家庭開銷。但為了攢錢還債,這位8旬老人不顧年邁體弱,強忍背上骨刺疼痛,拖著病體,堅持在家門口山坡上種番薯、青菜,在庭院里養(yǎng)雞養(yǎng)鴨,然后拿到菜市場、馬路邊去賣。在烈日下,在一個個風雨天,吳乃宜常常步履蹣跚到海邊的沙灘上拾荒,一只可樂瓶,一個易拉罐……抬一只飲料瓶僅賣幾分錢,半腰高的大鐵絲筐抬得滿滿一筐,才賣4塊錢。但老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著。沙灘上留下了老人沉重而辛酸的腳印。
為了能早日償清債務,吳乃宜與老伴一有空就在家門口織漁網(wǎng)。晚上昏黃的燈光下,在“嗖嗖嗖”織漁網(wǎng)的穿梭聲中,腰酸背痛與手軟臂麻都無法阻擋他們替子還債的人生信念…
2011年春節(jié)剛過,年邁體弱的吳乃宜覺得實在有些干不動了,他對二兒子吳秀全說:“現(xiàn)在我已快無能為力了,家里剩下的債要你還了?!眳切闳瑴I點頭:“爸,這些年您太勞累了,您與媽休息休息吧,余下的債我就是累死累活也要盡力還清!”
吳乃宜替子還債的故事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都被老人的行為深深感動了,廣大網(wǎng)民紛紛敬稱他是“誠信老爹”、“為我們豎起了一根誠信的標桿”、“這位老人身上流著道德血液”,頃刻間,浙南大地愛心涌動。2011年5月,蒼南青年企業(yè)家協(xié)會籌集了12萬元愛心款交到老人手中,吳乃宜將這筆愛心款立即償還了部分債務。同時,蒼南農(nóng)村合作銀行員工自發(fā)捐款,償還了吳家欠該銀行的10萬元貸款……不少好心人獲知吳乃宜的事跡后,紛紛向老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面對如此的愛心熱潮,吳乃宜干癟的眼眶里熱淚縱橫。
2012年9月初,經(jīng)過吳乃宜全家的努力,還清了最后一筆欠款,但此時仍然有人向他捐款。杭州一家不愿透露名稱的企業(yè)全體員工自發(fā)捐款兩萬多元匯到了吳乃宜家中,由于已還清了兒子們留下的所有債務,吳乃宜堅決要退還杭州那家愛心企業(yè)的捐款。但企業(yè)老總誠懇地說:“這是全體員工的一片心意,就作為對你的生活補助吧?!币粋€要退,一個拒收,雙方就這樣“僵持”著。最后,吳乃宜把這筆捐款交到了蒼南慈善總會,他還鄭重地通過媒體表示:在大家的幫助下債已還請,在此感謝各位好心人,并請勿再捐款!我家再也不會接受任何捐款。
一抹夕陽射進來,散落在吳乃宜家清貧的灶頭上,旁邊一張搖晃的板桌上,兩個剛放學回家的孫女歡快地攤開了作業(yè)本。晚餐雖沒幾碗菜,吳乃宜心中卻暖暖的,看著一對小孫女一天天長大,老人對這個家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