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康生曾到大收藏家張伯駒家中拜訪。他看到一函線裝的清版《宋元學案》,隨意翻了翻,用一種漫不經(jīng)心的口吻說:“聽人講,你收藏了不少古畫,可以看一看嗎?”
張伯駒謙虛地道:“多少有一點,不過大都不在這里。”
“沒關系,隨便看一看就好。我這個人,革命幾十年,對古書古畫卻一直有所偏愛,也愛瞎寫幾筆。有時間我們可以好好切磋一下。”康生興致勃勃地說。
張伯駒讓妻子潘素從里間小書房中取了七八幅字畫來。這都是他在北平解放前夕買的,基本上是明清兩朝畫家的作品。張伯駒把畫一幅一幅地全掛了起來??瞪卵坨R,用衣角擦了擦,又戴上,湊近一幅明代畫家戴進的山水畫卷,瞇著眼睛看了起來。他看得很認真、很仔細,“這……是真跡嗎?”
“是的。”張伯駒自信地答道。
康生點了點頭,又看第二幅。這一幅是明代畫家吳偉的《江夏秋居圖》。吳偉在明弘治年間曾被皇帝賜“畫狀元”之印,名動一時,筆觸恣肆而秀勁,山水畫的意境很獨到??瞪戳?,不住地點頭。
再下一幅是清代畫家黎簡的山水畫,畫風又是一脈,蒼潤而淡遠,康生看得如醉如癡。接下來是一幅任伯年的人物和一幅虛谷的山水畫,康生看得更入神了,竟情不自禁地連聲贊了起來?!斑@幾件東西,能不能借給我看一看。內(nèi)人伴竹(曹軼歐的筆名)也喜歡寫寫畫畫的,讓她也欣賞欣賞?!?/p>
張伯駒自無不允。痛快地答應了。潘素去找了個布兜,張伯駒把畫一一取下來,卷好,放進布袋里。
一晃幾個月??瞪莾涸贈]了一點兒消息。這幾件明清古畫,雖說算不了什么,可張伯駒總覺得不那么對滋味。若是康生痛痛快快地開口說:“我喜歡,想要?!彼粫櫼幌旅碱^。但這般以借代取,未免缺了一點兒君子的風度。陳毅從上海調到北京后,由于與張伯駒住得近了,兩人之間走動較多。一天,無意之中,張伯駒把這件事說了出來。陳毅秉性耿直,當下十分生氣,回去后,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周恩來。
周恩來是“西安事變”時才聽說張伯駒這個人的。當時,他在張學良的官邸見到了一幅字體很怪的條幅,上面寫了這樣一段話:“舉人不望其報,惡人不顧其怨;官非其任不處,祿非其功不受;見人不正,雖貴不敬;得不為喜,去不為恨;非其罪,雖累辱而不愧也?!甭淇钍菑埐x。周恩來很欣賞這段話,于是,張學良便把張伯駒的為人細細向周恩來講了一遍,并把這幅字也轉贈給了周恩來。
此番聽陳毅這么一說,周恩來想了想說:“事情雖然不大,可影響不好??瞪疽苍S忘了,不記得有這回事了,我們想個辦法提醒他一下嘛?!庇谑?,鄧穎超找到了曹軼歐,談話是十分委婉的:“小曹,聽說康生同志借了幾幅不錯的明清山水畫,不知還了沒有?恩來說,想借來看看呢。他那個人,別看忙,也喜歡看畫。真的,看一幅好畫,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呢!”
曹軼歐一怔,馬上說:“哦,那幾幅畫,剛剛還了??偫硐矚g,我想辦法再借來?!?/p>
鄧穎超連連搖手道:“既然還了,那就不麻煩了。以后若再借到什么好的字畫,告訴我一下?!?/p>
當晚,康生便讓人把那幾幅畫送到了張伯駒家。見了畫,張伯駒好生慚愧,還以為是錯怪了人。對陳毅一說,陳毅心中暗覺好笑。見到總理時,便把這件事說了。大家都知道康生一向的為人,便也沒再說什么。
然而,康生對這件事竟一直耿耿于懷!雖然他表面上讓人把畫送了回去,但在心里,卻牢牢地記下了這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