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是我們單位食堂的大師傅。食堂開飯時,他喜歡背著手在飯廳里晃來晃去,而且他是哪兒人多,就愛往哪兒湊。開始有人見他湊過來,還以為他要和大家聊些什么,而他卻總是笑著擺擺手道:“我沒事兒,就是隨便看看,你們吃,你們吃,別管我?!比缓缶驼驹谝贿?,把目光投向我們托盤里的飯菜,如同一個饑餓的孩子。后來,有人問他為什么要這樣看我們吃飯,他說:“你們吃得越香,我積攢的口水就越多,待會兒等我吃的時候,就會覺得飯菜很香。你們一定要記住——口水,是最好的調(diào)料。”
王先生原是某大飯店的廚師長,做得一手正宗的川菜。后來,老板迫于經(jīng)營壓力,要他對一些古老的菜式進行改良,他不同意,索性辭職不干了,來到我們單位食堂。單位食堂沒有經(jīng)營壓力,這讓他備感輕松,所以每天出來進去的總是笑瞇瞇的。
有一次,我們部門十幾個人到食堂晚了,食堂的工作人員都已吃得差不多了。王先生走過來,叫人把剩菜都收拾了,然后對我們說,嘗嘗他的手藝。過了一會兒,一大盆炒飯一樣的東西被端了上來。我們早都餓得不行了,一人盛了一大盤,吃到嘴里,都說好,問他是怎么做的。他說:“這是我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經(jīng)常做的‘抄底燴飯’。其實就是把各種剩萊和米飯拌在一起,放些水咕嘟一會兒,再滴上一兩滴麻油,撒點胡椒粉就做成了。你們?yōu)樯冻缘眠@么香?就是因為你們餓的時間久了,見到什么吃的不得流口水呀,還是那句話——口水,是最好的調(diào)料?!?/p>
有好長時間沒見到王先生了,據(jù)說他被調(diào)到領導的小食堂里去了。領導的小食堂對我們來說永遠是個神秘的所在。一天,王先生在澡堂里跟人聊天,說小食堂其實也并沒有像外面說的那樣奢靡,只是飯菜更重視火候跟溫度。凡是當大領導的,其實嘴里已經(jīng)沒有多少口水了。他們加班晚了,也就愛喝點粥。粥雖是普通的大米粥或小米粥,但你要把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熱了涼了他都會罵你。所以,在小食堂工作的服務員兜里都有個小本子,上面記著每個領導喜好的溫度。
過了一陣子,王先生又回到職工食堂了。他說:“我是真記不住那些領導的樣子,所以總是搞錯他們誰愛喝什么溫度的粥。于是,我就主動申請回這里了?!蔽覀兒芨心钏?,因為只要他回來了,我們就不會去胡同的小飯館里改善伙食了。據(jù)說,王先生在職工食堂為我們爭得了不少利益,并抵制了不少誘惑,罵走了不少企圖以次充好的食材供應商。同時,也得罪了食堂主任。有人開玩笑問他,為什么今天的萊沒有按照一周前的菜譜上,他就會慚愧地說是因為沒有買到合適的食材,不能湊合。又有人問他為什么這個菜過了火候,他就說這萊是那個剛上灶的孩子做的,待會兒他一定會好好教育“他”。這時,他那羞怯的神情,就像是一個剛到鍋里偷包子吃被捉住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