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寶寶在第一次玩拼圖的時候,都是胡亂抓起一塊就開拼,但多玩幾次后,寶寶就會開始思考:怎樣拼才更好。在這個過程中,他學(xué)到了順序、秩序及邏輯的意義。
孩子為了將一塊塊零散的拼圖組合成完整的圖畫,就得仔細觀察每塊拼圖,從而學(xué)著辨別顏色和圖形,并逐步理解色彩、線條、形狀。而從寶寶拿起一片拼圖嘗試,到?jīng)Q定將正確的一片放下去,正是經(jīng)過假設(shè)、判斷到選擇的過程,讓他學(xué)習(xí)運用邏輯來解決問題的方法。除此之外,孩子玩拼圖需要靜下心,坐得住,這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耐心及專注力。
讓孩子愛上拼圖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看到爸爸媽媽在玩拼圖。一開始,你可以做寶寶的助手(在他需要時從側(cè)面引導(dǎo),但千萬別手把手教他),漸漸地,寶寶就能獨立完成拼圖了。更棒的是,寶寶會逐漸挑戰(zhàn)越來越復(fù)雜的拼圖,還會與你一起合作完成有難度的拼圖,親子互動。
在為寶寶選擇拼圖時,媽媽需要考慮得多一些,比如:拼圖的類型、圖案、片數(shù)等,這都可能影響到寶寶玩拼圖的興致。
選類型
手抓板拼圖
如果你給1歲多的寶寶一套圖塊又小又薄的拼圖,他自然很難好好抓握,結(jié)果就是孩子沮喪、放棄。而厚木質(zhì)、手抓板拼圖能方便精細動作還不那么好的小寶寶獨立拿取和擺放,最適合剛開始接觸拼圖的孩子。
拼圖書
裝訂成書本形式的拼圖收納方便,而且一本拼圖書會包含同一個主題的好幾幅拼圖,也很耐玩。拼圖書大體上左半部分是繪本故事(或相關(guān)說明),右半部分是拼圖,讓寶寶在聽故事的同時拼出故事中的場景,印象更深刻。
多層拼圖
多層拼圖打破了傳統(tǒng)的平面拼圖設(shè)計,幫助寶寶進一步了解事物的結(jié)構(gòu)或變化,比如一套關(guān)于蝴蝶的多層拼圖,就可以通過不同圖層展示毛毛蟲成長為蝴蝶的過程。
選圖案
動物
可愛動物主題永遠最能吸引孩子注意力。尤其是孩子在1歲多就開始熟悉的動物形象,會讓孩子愿意嘗試去玩拼圖。
卡通、繪本主角
孩子喜歡的繪本角色也是選擇拼圖很好的切入點。如果你的孩子對《好餓的毛毛蟲》百看不厭,那么一款同主題的拼圖也更容易讓孩子愛不釋手。
生活場景
孩子熟悉的臥室、浴室場景的簡單拼圖,讓孩子在拼圖的同時,對生活環(huán)境也有進一步觀察與認識。
人物
人物圖案的拼圖能幫助寶寶認識人的五官或者身體各部位。一款給娃娃換裝的拼圖還可能讓寶寶對自己穿衣服、換衣服興致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