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我不困,我不想睡覺”、“我那顆搖晃的牙齒絕對絕對不能掉”、“天哪!但那不是我干的”……看到這些話你會不會莞爾一笑?想必自己家的熊孩子也一定說過類似這樣的話。而這些都是“查理和勞拉”這套書里的書名。在專家推薦欄里,這樣寫道:“以兒童的視角看待孩子的行為,用游戲的方式化解家長的難題。”
給孩子們看的書當然要用孩子們的語言,而這些書名背后都是一系列問題,每個孩子都會經(jīng)歷的,包括入園焦慮、換牙焦慮、挑食、不肯睡覺、總要贏等等。
土豆是富士山的云朵
“查理和勞拉”這套書是羅倫·喬爾德專門為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
《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說的是一個孩子挑食的故事:妹妹勞拉不吃胡蘿卜、不吃豌豆、不吃奶酪……哥哥查理會想盡辦法來讓她吃東西。有一天,查理想到了,他對勞拉說,胡蘿卜是木星上的 橘樹枝,豌豆是從綠色王國來的綠色小圓球,土豆泥是富士山頂?shù)脑贫?。在查理充滿想象力的誘惑下,蘿拉吃了一口又一口,最后竟然主動要求吃她以前絕對不吃的番茄……
如果你們家的孩子也跟勞拉一樣,平時愛說“不”,不肯吃飯、不肯打針、不肯睡覺、不肯洗澡的話,不妨也學(xué)學(xué)哥哥查理,以孩子的角度,天馬行空地去想象將要做的這件事是多么的誘人和好玩,既然土豆可以變成“富士山上的云朵”,那洗澡為何不能變成一次海上旅行,打針又如何不能形容為鯨魚噴水呢?
文字有了表情,閱讀更有趣
很多專家都說,中國的孩子比起國外的孩子,在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方面會比較欠缺。在“查理和勞拉”這套書里,我們就能看出作者大膽跳出框框的嘗試:羅倫·喬爾德沒有用那種一行接一行的傳統(tǒng)文字排列方式,她試著用蠟筆、水彩、布藝、剪紙、毛線、紙模、實物、照片等工具,讓文字圖像化。比如兄妹倆把土豆泥想象成“富士山頂?shù)陌自啤?,文字就被排列成了一座山的形狀;而把炸魚塊想象成海洋零食的時候,文字又成了起伏的波浪,更有大小的變化。可以說,羅倫·喬爾德讓文字也有了表情。
由于“查理和勞拉”系列書中的對話很孩子氣,人物的表情也生動多變,因此建議家長在閱讀時,對于好玩的情節(jié),可以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再現(xiàn)故事情境,也可以進行自己的想象和演繹,對于大一點的孩子而言,甚至可以鼓勵他們自己繪畫,或模仿或再創(chuàng)作,畫出他們心目中的人物與想象中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