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作為一名有十多年教齡的語文教師,平常既經(jīng)常批改學生作文,又多次參加各種類型的考場作文閱卷。在這些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到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由于視野的狹窄,生活的單調(diào),積累的匱乏,思想的缺席等諸多因素,作文中常常出現(xiàn)干癟空洞、矯情乏味、平庸落俗、人云亦云等“硬傷”。本文基于作文教學的序列性、有效性的理念,針對學生習作的常見“硬傷”開出了幾個診療的“處方”,雖不足以妙手回春,但求拋磚引玉,給學生以前車之鑒,讓學生以后寫作文時盡量避免這些失誤。
硬傷之一:空洞無物,沒有可讀性
【失誤片段】
不以個人的好惡來認識世界、判斷外物,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境界!這是一種何等的明智選擇!當一個人可以將對事物的判斷游離于感情的親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公子小白,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他們都是這樣的人,不計前嫌,不以自己的情感親疏來任用人才,終成一代霸主,成就了歷史偉業(yè),為人稱頌,為人景仰。
這個片段中“公子小白,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他們都是這樣的人”,顯得空洞生硬,讀者讀之疑惑:此話從何說起?讓人讀來不知所云,缺少應有的說服力。
【修改升格】
不以個人的好惡來認識世界、判斷外物,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境界!這是一種何等的明智選擇!當一個人可以將對事物的判斷游離于感情的親疏之外,那他必是明哲之人了。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帶鉤,應是對其痛恨無比,然而,當他認識到管仲的才識后,卻放下心里的厭惡,重用管仲,終成一代霸主。劉邦不喜韓信的出言無忌,卻仍委以重任,讓他統(tǒng)兵作戰(zhàn),征討四方,終于滅了西楚霸王,成為天之驕子。魏征曾為李建成出謀陷害李世民,然而李世民不計前嫌地重用他,遂有“貞觀之治”之盛世。
修改后的片段適當增加內(nèi)容,既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也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師長建議】
要治愈這種“無米可炊”、“無話可說”的硬傷,改變作文空洞的癥狀,要學會觀察、模仿和積累。這就要求我們以后要做到三個“學會”:
第一,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觀察與思考。我們知道寫作根植于生活,脫離了生活,文章就失去了根,枯萎就在情理之中。要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第二,取長補短有作用,要學會模仿和借鑒。茅盾先生說過:“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寫作從模仿和借鑒開始,模仿的最佳范本當首選作家經(jīng)典名篇,“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說明應該怎樣寫。”對文學大家的作品,可以仿其手法,仿其語言,仿其內(nèi)蘊……仿得像,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倉里有糧心不慌,要學會積累,建立素材庫。
1.豐厚的生活積累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善于觀察,用心體驗。當你從多方面去觀察事物、感受生活時,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是如此的豐富多彩:在家中、馬路上、校園里……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nèi)?。同學們應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如郊游、知國情小考察、課外興趣小組……到社會上,到大自然中,了解風土人情,觀察山光水色,積極參與其中,既能陶冶情操,又擴大了接觸面;既豐富了人生閱歷,又能積累生活素材。
2.讀書看報,擴大“材”源。一個人的經(jīng)歷畢竟有限,僅據(jù)此積累材料是遠遠不夠的。同學們要培養(yǎng)愛讀書的好習慣,經(jīng)常讀書看報能彌補知識面狹窄的缺陷,使我們的寫作范圍突破狹窄的生活圈子,變得更為廣闊。書讀得多,知識自然豐富起來,有知識當后盾,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敘述事件就會胸有成竹。
3.記錄在冊,剪貼保存。俗話說:“最淺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币驗榧词巩敃r印象很深的材料,時間一長終會淡忘,成了過眼云煙。所以,請準備一本筆記本,將看到的好文章、好素材隨時剪貼或記錄下來,分門別類地進行儲存。
硬傷之二:言語乏味,缺少真情
【失誤片段】
放學后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停車場,看到黑壓壓的自行車,我的頭都大了。好不容易找到我的車子,一看表,糟糕,又過了五分鐘,看來只有飛車回家了。討厭,那是誰的車,怎么老靠著我的車子,我心急如焚,管它三七二十一,扯出來再說,我用盡全身的力氣,終于大功告成了。只聽“咣當咣當”的聲音,一排的車子,在我的雙手下全都躺下了。我頭也未回地飛車回了家……躺在床上,我怎么也睡不著,腦中反復出現(xiàn)白天的那一幕,像放電影一般。我心中非常難受,索性起床來到窗邊,看天外的星星。今晚的星星與以往的大有不同。平時星星總是那樣的耀眼,而今天似乎特別黯淡?!鞍?,連星星都在譴責我!”我自言自語道。忽然,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面:有一個同學正在艱難地扶起那一輛輛被我掀倒的自行車。不,那不僅僅是自行車,那是一顆墮落的心。我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xiāng),眼角還閃爍著幾顆淚珠——那是悔恨、愧疚的淚珠。
這樣的作文失誤在學生作文中最常見。放學取自行車時碰倒別人的自行車,這件生活小事本身是真實的,但后面的有關描寫則顯然是虛假的,而且很俗套?!拔颐悦院剡M入了夢鄉(xiāng),眼角還閃爍著幾顆淚珠——那是悔恨、愧疚的淚珠”,這一描寫就很不真實,“入了夢鄉(xiāng)”怎么知道“眼角還閃爍著幾顆淚珠”?本文不是真正的有感而發(fā),矯揉造作,虛情假意,不能打動讀者的心靈。另外,文章敘事與抒情之間缺乏一定的聯(lián)系,既導致全文在結構上的不粘連,也讓文章的情感抒發(fā)失去了依托。
【修改升格】
放學后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停車場,看到黑壓壓的自行車,我的頭都大了。車子呢?好不容易找到我的車子,一看表,糟糕,又過了五分鐘,看來只有飛車回家了。討厭,這是誰的車,怎么老靠著我的車子?我心急如焚,管它三七二十一,拖出來再說,我用盡全身的力氣,終于大功告成了。只聽“嘭”一聲,不知哪輛車子爆胎了,緊接著“咣當咣當”的聲音,一排的車子,在我的雙手下全都躺下了。不管了,看球要緊,我顧不了看車老師傅的大聲叫喊,頭也未回地飛車回了家……躺在床上,耳旁總響起車子的主人質問我為什么把他的車子弄爆胎卻置之不理的聲音。我怎么也睡不著,腦中反復出現(xiàn)白天的那一幕,像放電影一般。我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愧疚,索性起床來到窗邊。窗外的天空黑漆漆的,淡淡的幾顆星星也沒有往常那樣的耀眼,似乎像為我而羞愧?!鞍。∵B星星都在譴責我。”我自言自語道。忽然,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面:滿頭白發(fā)的看車老師傅正在艱難地扶起那一輛輛被我掀倒的自行車。我懊悔極了。
修改后的片段從生活入手,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實,作者的懺悔也讓人覺得可信了。所以,記敘文寫作中,首先要注意在情節(jié)上不能有假,因為事情一假,感情也難真。無論褒揚還是批評,一定要有度,不能隨意拔高或貶低。
【師長建議】
有真情實感是學生作文的一個基本要求?!墩Z文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作文“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各類考場作文“評分標準”也將“感情真摯”列為作文基礎等級中的最高一級?!案星檎鎿础本褪且罂忌谖恼轮凶匀坏乇磉_對社會、人生、生活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的感情。
中學生作文,應以本真的情感驅動,為情造文,而不是為文造情,寫心之所感,不作“無病之呻吟”。要達到這一切,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所寫之事要真切。我們知道,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實的事情不僅僅是作者的所見所聞和親身經(jīng)歷,它還包括作者的所想,只要符合“四此”——此時、此地、此人、此事,就可以視為“真”。題材“假冒偽劣”,其蘊含或者引發(fā)的情感常常是虛假的;題材真實自然,情感也容易為人所認可。
第二,所抒之情要真摯。我們作文中要抒發(fā)有真切體驗的情感。我們學生的生活閱歷、情感閱歷都不可能太豐富,因此,在可以有多種選擇的情況下,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發(fā),一般很難寫出真情。特別是在考場作文中,無論命題怎樣寬泛,都要在規(guī)定的情境中作文,這時大多數(shù)情況是“為文造情”,弄不好就會矯揉造作,貽笑大方。深層意義上的真情實感,必須在對客觀事物反復認識、反復體察的基礎上才能獲得。
第三,所抒之情要美好。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審美情趣也是形形色色的。作者抒發(fā)的感情,迎合哪種趣味,誘發(fā)人性人情中哪一種因素,也有高雅粗俗之分。一般說來,即使面對同一景物,由于作者的個性素質和心境不同,他們的感受也不可能一樣。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是真情實感就可以入文。應當知道,只有高尚的真情實感,才能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因此,要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須符合真善美的人性定位。
第四,所抒之情要濃郁。我們知道,人的情感有濃淡之分,濃烈深摯的情感來源于主體深刻的體驗。這就告訴我們,作文選材要選那些自己融入其中的、自己被深深感動了的材料,只有自己先感動了,才能感動別人。大多高分作文,都是考生濃烈感情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