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桐樹,20世紀(jì)80年代末開始寫詩,先后在國內(nèi)各種期刊發(fā)表詩作,曾在《香稻詩報》做過編輯,現(xiàn)在《中國詩人》任編輯,也曾自費出版詩集《生命的情節(jié)或者段落》。
當(dāng)今天的詩歌界充滿了游離于各種文化因素中的散兵游勇之際,賈桐樹的寫作很有代表性,他似乎更強(qiáng)調(diào)內(nèi)心的體味,更強(qiáng)調(diào)和生活之間的平衡,當(dāng)然更強(qiáng)調(diào)在平凡的事物上發(fā)現(xiàn)意義。我相信,在荒原般的中國精神廢墟上,詩歌的成長只能依靠這樣的真純勞作,這樣的勞動從內(nèi)心出發(fā),忠實于自己的體味。在踽踽獨行的命途上,桐樹如同一位靠著額頭上的燈光照明的礦工,那柱光明只能照出短短的一段路,而更多路途仍然被黑暗遮蔽。
——丁宗皓
雪走了
走得很突然
我沒聽到一點兒動靜
一下子,我的心
很空很空
就好像失散了,一片
值得敬重的光陰
然后,就是到處流淌的春天
天地間暖烘烘的
即使是在最背陰的地方
你也找不到 半寸
藏身之處
其實,要把自己徹底變暖
不再堅守那份清冷
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我不是不喜歡春天
只是,不喜歡這種突然的方式
更不喜歡
這緊迫的時光
從我的生命里嘩嘩地流去
我多么想
在這個春天里
不再計較個人的得與失
而是,抓緊一些時間的碎片
就像,雪走了
我雪白的心情
還在
今天我無所事事
一個人躲在家里
想寫一首詩
直到陽光從大廳的東側(cè)
繞到廳西
我也只寫了個題目
我想,我追著陽光寫詩
是因為,可能今天
我還沒有得到陽光的直接照耀
所以,此刻
我更看不到自己的陰影
好像我已迷失了自己
倘若不是,我該心存感恩
并讓這種感恩
在自己的內(nèi)心燃燒起來
我沒有燃燒
只是,靜靜地
等待著陽光消失
也許,我用一天的工夫
去追蹤陽光
等到了天黑
最起碼
我會懷著一顆溫暖的心
入睡
北京下雪了
但我感覺不到雪
就像北京的冬天
我感覺不到冷一樣
少了東北老家的冷暖分明
我好懷念老家的那種冷
懷念大雪泡天里趕回家的
那份對溫暖的感動
此刻,我的鞋子濕了
北京的雪卻遲遲不肯躺下來
一落地,就放棄了自己
但我想,等在老家的那場雪
一定靜靜地躺下來了
而且,一定等著我的鞋子
咯吱吱,踩出
堅韌的
回家的腳步聲
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會有
自己精心挑選的風(fēng)景
我的內(nèi)心,在北京這個雪天
一直被老家的那場雪
深深地
埋著
最后一場雪停了
我留在前一場雪上的腳印
終于成了一片,零亂的
被掩埋的歷史
但我不能回頭
此刻,新的足跡
正潛伏在腳下
我時時提醒自己
別停下,跟著雪走
走回雪
因為
冬至已過,太陽
正緩緩回歸
我可以跟著大雪一道
悄悄地消失
之后,便是
被春天的綠
到處通緝
多么像一片濃蔭
向上
遮住了一片藍(lán)天
藍(lán)天上的
幾片云
正當(dāng)晌午
池塘,先是
睡進(jìn)了一片池水里
然后,就淹沒了
一片時間的倒影
一只蜻蜓點了點水
池塘的睡眠動了動
驚散了
我內(nèi)心深處的
一點風(fēng)聲
面對池塘
就像,面對我自己
成為自己的濃蔭
我發(fā)現(xiàn),我的靈魂
已無法在自己的靈魂中
享受那一份
屬于自己的孤獨
一朵花在春天里靜靜地開著
風(fēng)一搖,她就像
舉起小手的鄰家女孩
攥住了春光,當(dāng)然
也攥住了她自己的命運
對我而言
一朵花與鄰家女孩一樣
她們美不美
也許,跟綻放有點關(guān)系
但我倒是更在意她們
對待一只彩蝶的態(tài)度
遇上一只彩蝶
女孩會把她的童年
追成夢
而一朵花
卻把她的心事
很自然地,浩渺到了果實
夜,到底有多黑
自從月光在我的眼里
喪失了最后一滴清白
我就看不見夜了
甚至
我連自己也看不見了
那時,你正拼命地
把自己從夜里分開
然后
把自己和自己分開
就在你一腳夢里一腳夢外的時候
我卻突然間
看見了你
原來,是你的掙扎
讓我這顆被黑夜掩埋的心
重新燃燒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