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xiāng)江南,湖是一張金質(zhì)名片,標簽上落草——歲月因湖而長潤,乾坤因湖而大澤。
湖是大地的眼睛,明眸善睞,看遍無盡的天空,閱盡脫俗的俗世,風(fēng)情萬種如水流。層層漣漪蕩開去,粼粼波紋撒出來,江南湖調(diào)皮地朝天眨巴眨眼,泯然一笑,露出去雕飾的質(zhì)樸嬌容。天光云影耍歡炫舞,飛鳥與魚歡唱和鳴,一天一湖一柔情。爽柔的景致。水草是湖的睫毛。風(fēng)起水醒,湖睫毛撲閃閃,亂紛紛,飄移裊娜姿態(tài),嬌媚且妖嬈。
水明凈凈,風(fēng)輕輕柔,湖面上空飛掠而過的水鳥,輕盈如蘭桂飄香,不絕如縷。間或一聲鳴唱,是鳥兒發(fā)表在天空上贊美江南湖的詩行。
湖是一冊五線譜,優(yōu)游其間的魚兒是線上跳躍的音符。魚兒歡快地穿越是悠揚的長調(diào),躍出水面呢,就是高八度的降A(chǔ)大調(diào);獨自漫游是獨唱,雙魚嬉戲是二重奏,成群巡游是在搞大合唱……湖是快樂的舞臺,魚兒蝦們結(jié)伴來獻藝,你唱我和,你歌我應(yīng),仙樂飄飄。湖底仙子和湖岸蟲子皆勃然心動,駐足傾聽,打著拍子來應(yīng)和。湖里上演大戲,舞美是水草,湖光作燈光,掌聲吶喊是四濺而起的波濤水浪,豐盈的熱鬧,滿當(dāng)?shù)臍g樂。
如果說池塘是上天遺落在大地上一粒粒晶瑩燦然的珍珠,那么湖是河流寬廣的胸懷。小溪大河清流,自遠山來,往大海去,奔流至湖,歇歇腳,順順氣,伸伸懶腰,蓄積能量,再精神抖擻重新上路。包容的湖,涵納河流的好脾氣和壞習(xí)慣,好似慈祥的祖母,不論孫輩們怎么鬧騰,臉上永遠掛著熱度不減的笑容。
湖之大美,美在集各水系為一體,攬不同河流于一身,獨成一家之包容與博大。
熱戀的情人因了一個眼神而心相通、意相連,多情的江南湖因了一條條奔騰不息的河,而貫通彼此,左勾右連,東摟西抱,手牽手,心相印,相約到永遠。
江南湖水處處是,湖水處處是一家。
湖之魅在于水,更在于水滋養(yǎng)的草樹魚蝦。一片片草,是湖畔精致的綠顏料,濃涂淡抹總相宜,是化不開的釅濃;一排排樹,是湖邊朗潤的格律詩,柳之柔順,楊之偉岸,烏桕和皂角的狂野,是天底下最巧的畫師也畫不出的爽潔韻致。福澤江南。湖魚湖蝦,是上天賜予江南水性精靈。勤勞的漁民身披朝霞,駕一葉扁舟而去,迎日撒網(wǎng),撒下對湖水的贊美和對生活的希望。霞滿西天,水映天,天接水,水天一色,扣舷歌起,漁舟唱晚,水影粼粼處是江南水鄉(xiāng)最美的韻律!何其美哉!
四季湖景美各有異。春湖被先知冷暖的鴨子嘎嘎叫醒,打個哈欠,似初醒的少女睡眼惺忪,朦朧的美。夏湖由哧溜溜玩水的孩子鬧歡,以燙手的熱應(yīng)和湖邊柳上的蟬鳴。秋湖盛景在于暮色四起時迷蒙霧氣。冬湖賞心處,是朝霞滿天時,冷靜的水面那裊裊升騰的水汽,像霧像煙更像詩。
江南湖,美在潤澤,意在悠遠,時時包容,處處博大。開一卷江南,是一幅水作的畫;行一遍江南,流連湖柔波水韻里,樂不知返。
一句“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以綿綿詩意,把岸這一稚拙的江南風(fēng)物,深深地烙進人們的心里。江南文人王安石對“綠”字的斟酌,歷來為人頌揚。無心插柳的閑來之筆,不經(jīng)意間,把江南岸的美名四下傳播了開來。
江南水沛。有水便有岸,詩曰:“淇則有岸?!庇邪吨邈鲇程?,人來人往,心生留戀意;無岸約束,水就成了災(zāi)患,驅(qū)人逃離,害人不淺。江南水美,岸功不可沒。
或?qū)捇蛘囊欢危蚓G或黃的一圈,或曲或直的一條,江南岸從水邊延展開來,將碧綠的柔波暖暖且軟軟地擁攬于懷。水的柔情意,襯出江南岸的大胸襟。造字先生把“偉”字和“岸”并連一起,便有羨人的高度,耀人的寬度,神奇且美妙的深度。
唯美江南岸,綠意盎然,草樹輕搖,輕輕淺淺的一線,是畫家明麗線條的起點,如水霧中沉睡著的五彩夢,又好似記憶里散發(fā)著怡人芬芳的黑白片斷。
江南岸與水密不可分。水,失魂地飄游,它的名字是汽、霧、霜、雨、冰和雪。游子思歸戀家,水漂流在外,大地是它永遠的故鄉(xiāng)。流水無情,大地有意。大地寬厚的胸懷,接納回到故里的水。水自涓滴始,在大地上歡蹦樂跳,江南岸一路護送,累積成流,曼妙的身姿在塘溪沼潭里妖嬈,在江河湖海里嬌媚。
因水而生,依水而活,江南岸唯以依綠染翠相報。綠,是江南岸迎風(fēng)飄展的經(jīng)幡,由內(nèi)而外,凈明通透。水草是少不了的普通飾品,生在岸上,倒掛水是,有堅貞的骨血,更具水樣柔性肌膚。岸邊的樹,柳居多,烏桕、苦楝、白楊、皂角和合歡也不少見。樹的挺拔,映襯岸的魁偉;樹的風(fēng)姿,增添岸的厚實。
秋冬時節(jié),水瘦下去,江南岸在風(fēng)中展露嶙峋慘白的骨肉,那是水一點一滴侵蝕的結(jié)果。你進三尺,我退一米,江南岸看淡榮辱,自是不會患得患失。岸綠岸黃暗自春。秋冬時節(jié)的岸,不畏水的恥笑,春夏之季,不忌水的沖刷,坦然接受水的捧殺與棒殺。
江南岸為水而生,以水為美,和水交纏到白頭,不論春秋冬夏,永遠不離不棄。多情亦是大丈夫。江南岸超越世俗眼中的魁偉,風(fēng)情萬種,極盡纏綿意。
親水的江南人,愛戀江南岸。農(nóng)夫荷鋤扛耙牽一頭走得四平八穩(wěn)的水牛來岸邊飲水;女子步履輕盈,提籃衣物去岸邊浣紗;孩子脫得哧溜精光從岸上一躍入水,過了好半天才在水中央浮出水面,驚飛一群鴨;漁夫和船家駕一葉扁舟在水里穿梭,水上的日子,綿長而味足。
生在江南,對于岸,心有千千結(jié)。我家有塊田在北港(本地的俗稱,即向北流去的河)岸邊,年年崩岸,都要毀掉一部分水稻。父親望著塌陷入水的岸,欲哭無淚,扶鋤壘起一條新的田塍。我站在父親身邊,無限傷感地望著坍下去的岸,說:“怎么會這樣?”父親向著河水沖著風(fēng)說:“去的只管去吧,留下的總要珍惜?!?/p>
就是這條岸,在我青春歲月,引爆對遠方的渴望。1993年正月初三,我從此岸出發(fā),背對著家,走向遠方。越過河上的一座橋,來到彼岸,沿岸向家的方向折回。披著朝陽去,眼看夕陽西下了,卻找不到回家的岸。
——原來,我踏上了此岸彼岸之外的第三條岸。
多年后,我讀到巴西作家若昂·吉馬朗埃斯·羅薩的后現(xiàn)代主義小說《河的第三條岸》,回想當(dāng)年的輕狂,不禁莞爾。河的第三條岸,到底是什么?是污濁的世界,還是無憂的天堂?是無法擺脫的不幸,還是不可避免的宿命?關(guān)于岸的寓意,延伸開來,有無窮的可能。
江南岸帶給我奢華的視覺美感,實在的益處,離家多年后,經(jīng)由羅薩先生開化,又引領(lǐng)我進入自由的思想之境,讓我在形而上的王國快樂飛奔。
念念江南,親親我那夢中的江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