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知識素養(yǎng)是創(chuàng)造型語文教師必備素養(yǎng)中的基礎素養(yǎng),它的內涵十分豐富。本文結合教學實例,從四個方面介紹知識素養(yǎng)的內涵: 深厚的語文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豐厚全面的各學科文化知識素養(yǎng);扎實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素養(yǎng);全面的現代科學知識,即多媒體知識素養(yǎng)。
關鍵詞: 創(chuàng)造型語文教師 知識素養(yǎng) 內涵
創(chuàng)造型語文教師的素養(yǎng)十分豐富,包含品德、知識、能力、意識、個性、情感、思維等諸多因素,其中知識素養(yǎng)是眾多素養(yǎng)中的基礎素養(yǎng)。如果把創(chuàng)造型語文教師的素養(yǎng)比做一個智慧的金字塔,那么知識素養(yǎng)就是這個金字塔的底座,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是創(chuàng)新活動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創(chuàng)新的成效與塔基座的深厚牢固程度是成正比的。泰勒指出:“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和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lián)想和獨到的見解?!笨梢娭R素養(yǎng)對創(chuàng)新活動的重要性,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豐厚的知識素養(yǎng),方能為創(chuàng)新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豐厚的知識素養(yǎng)好比創(chuàng)造型語文教師手中的“利器”,擁有這把“利器”才談得上進行語文創(chuàng)新活動。
那么創(chuàng)造型語文教師究竟應該具備怎樣的知識素養(yǎng)呢?筆者認為由于語文學科內容的多元性,語文教師的知識素養(yǎng)應是多元的,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深厚的語文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
一個創(chuàng)造型的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成功地完成教學任務,首先要精通自己所教學科的專業(yè)知識,“資之深,則左右逢其源”。語文教師應當成為“語文的化身”?!罢Z文”包羅萬象,不僅指課本上字詞句段篇語修邏文,還有系統(tǒng)的古漢語、現代漢語知識,文藝理論知識,閱讀寫作知識,中外文學史知識,等等,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能寫一手規(guī)范的漢字。
以教學《孔雀東南飛》一文為例,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如有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能對詩歌作聲情并茂的范讀;有豐富的古漢語知識,對文中的文言語言現象有透徹的了解,如對偏義復詞“晝夜勤作息”“親心養(yǎng)公姥”中的“作息”“公姥”等;古今異義如“可憐體無比”“葉葉相交通”“汝豈得自由”等能準確解釋,還有對文中詞類活用、通假字、文言句式能了如指掌,對詩歌的解讀鑒賞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此外,還應具備文學史知識,對漢魏時期的文學特點、漢樂府知識都應心中有數,這樣上起課來才能游刃有余。
又如教學不同文體的文學作品,語文教師首先要熟悉各種文體的特點,熟悉主旨、結構、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等要素,了解它們內在的聯(lián)系。掌握各種文體的閱讀方法,熟悉各種閱讀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正如美術中的油畫課應有油畫課的特色,不能上成素描課一樣,語文的小說課應該上出小說的味道;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詩歌應該上出詩歌的意味;不同的文學作品應采用不同的格調設計課型,講《荷塘月色》《古都的秋》這樣文質兼美的散文絕不能像上《鴻門宴》《項鏈》那樣進行人物形象的分析、場面描寫的欣賞。上《雷雨》《竇娥冤》,必須上出戲劇文學的特點。只有這樣,語文課才能真正說得上獨具特色,不至于千篇一律,任由別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評說。
再如魯迅的雜文是學生最難懂的,背景的復雜,語言的隱晦,思想的深邃,如果教師自己也如水中看月,霧中看花,不知所云,那么何談引導學生發(fā)幽探微頓悟其中的深意呢?還有像辛棄疾的詞《京口北固亭懷古》,詞中用典較多,如果教師沒有很好的文學和史學修養(yǎng),僅憑著一本教參或其他輔助讀物,那么只能是有鼻子無眼睛地依葫蘆畫瓢而已,想要鑒賞這首詞的深意,就太困難了。
總之,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的有效性,可以說教師所掌握的專業(yè)知識與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的有效性呈遞增關系,正所謂“學高為師”。如果一個教師專業(yè)知識淺薄,那么必將導致語文教學水平不高,效果不顯著,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教育。豐厚的語文專業(yè)知識是個體成為一個創(chuàng)造型語文教師的必要條件。
二、豐厚全面的各學科文化知識素養(yǎng)
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不但要“淵”,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而且要了解相關的學科知識,如政治、歷史、音樂、社會學、美學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識,要知曉天文、通地理的一些基本常識,這樣才有可能在新課標、新教材面前站穩(wěn)腳跟,才能收放自如。
特級教師于漪在講《木蘭詩》時,有個學生認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是不可能的。古代婦女都纏小腳,一洗腳不就看見了嗎?于老師說:“南北朝時期的婦女,還未包小腳呢。”學生接著問:“中國婦女裹小腳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的?”這個問題已遠遠超過課文內容的范疇。于老師說:“‘弓足’源于五代?!庇阡衾蠋煆V博的知識無形中散發(fā)了很大的魅力。
再如上《鴻門宴》一課,對項羽座次安排的講解,上《信陵君竊符救趙》一課,對其中的“虛左以待”一詞的理解,上《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課,對“位于廉頗之右”一句的理解,教師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古文化知識,讓學生明白古代的左右尊卑因時代不同而有所區(qū)別的。
又如上《孔雀東南飛》時,學生可能由于歷史知識和社會學知識的缺乏,對“劉蘭芝被修后反而身價更高的原因”不理解,教師必須為學生補上這些知識,讓學生明白封建社會禁錮婦女的禮法條規(guī),經歷了一個發(fā)展、完善的過程。漢魏時期,約束婦女的清規(guī)戒律相對少一些,對婦女的再嫁并無非議。如西漢卓文君再嫁司馬相如,東漢蔡文姬二次再嫁,劉備曾娶劉琮遺孀,曹丕曾娶袁術的兒媳,等等,直到北宋程頤提出“去人欲,存天理”,“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認為寡婦再嫁是大逆不道,對婦女的禁錮才更嚴酷。如果教師自己都不了解這些歷史知識,那么如何解答學生的疑惑呢?
可見一個語文老師擁有豐厚全面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能夠談古論今、引經據典是多么重要。
三、扎實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知識素養(yǎng)
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涉及教師對“如何教”問題的理解。在教與學的領域中,教學過程被看做教師將其所擁有的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理解的知識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使用教育學和心理學規(guī)律思考學科知識,即對具體的學科知識做出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解釋,例如語文教學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堂中如何組織教學、如何確立教學目標、如何設計教學過程、如何實施測驗等,都涉及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因此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被教育專家稱為創(chuàng)造型語文教師成功地進行教育教學的條件性知識。
一位著名主持人在他的《不堪回首的中學時代》一文中,回憶了導致他對化學科不感興趣的一件事:一次化學課,老師掏心掏肺地說:“馬上就要高三了,我們進行最后一次復習,不懂得的現在就問,不要裝,不要不好意思。”當時的作者大概被老師的真誠感動了,就壯著膽子提了一個問題:“老師,為什么有環(huán)丙烷、環(huán)丁烷,卻沒有環(huán)甲烷,環(huán)乙烷呢?”話音剛落,全班笑成一團,老師也震怒了,說:“不要拿這些愚蠢的問題來耽誤全班同學的時間?!币苍S老師這句話本無心,但學生認為:這是老師對我的極大否定。從此對這個老師這門學科產生抵觸心理,化學成績一落千丈。試想,如果當時這位老師能熟知學生的這種心理,給予應有的鼓勵,適時引導學生走上積極思考的道路,那么也許就不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還看過一則材料:一堂精彩語文公開課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大概上到一半時,老師拋出了一個問題,學生都舉起手,老師就很隨意地點了其中一個舉手的同學,沒想到這位同學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站起來馬上回答問題,而是說:“老師,我不知道?!崩蠋熞荒樢稍疲龥]有馬上讓學生坐下,而是走到孩子身邊輕聲地問:“你不知道,為什么也舉手呢?”“我不想讓其他同學看不起我?!睂W生低聲地回答。這時老師親切地說:“沒關系,雖然你沒有回答上問題,但老師知道你在思考,知道你不愿落后,相信你會越來越棒的?!痹囅肴绻@位語文老師也如前一位化學老師那么武斷,那么不耐煩,是否又會扼殺一位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我們應該為這位語文老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適時采取激勵教育而驚喜。正如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闭Z文教師懂得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知識,這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四、全面的現代科學知識,即多媒體知識素養(yǎng)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進入了信息全球化的時代。新時代的創(chuàng)造型語文教師應與時俱進,懂得必要的現代化科學知識,這對培養(yǎng)大量知識淵博、智力發(fā)達及能迅速選取、處理、利用信息的現代化高素質人才,對改革語文教學、加強素質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以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例,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口講加板書這種單調的教學方式,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活力和情趣。高中教材有許多文質兼美的經典傳世之作,如《蘭亭集序》《項脊軒志》《滕王閣序》《荷塘月色》等,要對這些詩詞文賦進行咀嚼鑒賞,美的氛圍的營造和背景設置是十分必要的,但傳統(tǒng)的教學,只能在局部用音樂渲染,利用圖像顯示,運用文字詮釋,卻不容易把它們有機結合,且費時費勁,收效甚微。利用網絡的超時空性,下載適合的聲音和圖像,利用多媒體鏈接,會令意境全出。這樣一種愜意的、賞心悅目的教學境界,一種教學藝術化和教學科學化完美結合的體驗,特別有助于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的提高。掌握一定現代化科學技術對創(chuàng)造型語文教師來說是立身之本。
當然,以上所說的各方面知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將各種知識相互溝通與融合形成具有個性特點的專業(yè)知識結構。語文教師的教育學知識對語文知識的傳遞起到理論支撐的作用,淵博的文化知識使語文教師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能夠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應對復雜教學情景,而現代化科學技術又為教學活動增光添彩。
總之,知識不僅能為創(chuàng)新提供原材料,而且能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造靈感,可以說,只有語文教師儲備了豐富的知識,才掌握了開啟創(chuàng)造之門的鑰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參考文獻:
[1]陳成龍.創(chuàng)造性語文教育[M].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
[2]孟非.不堪回首的中學時代[J].語文建設,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