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花
看圖寫話是小學低年級學生作文基礎能力訓練的一種方法。教學中,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看圖寫話時,往往不知從何“說”起,甚至產生恐懼心理,這不利于學生寫作思維的發(fā)展和寫作水平的提升。如何突破教學困境,提升看圖寫話教學質量,是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看圖寫話以看為前提。也就是說,教師在看圖寫話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觀察做出指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認真仔細觀察。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有限,面對圖畫經常不知如何下手,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當給予正確引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按照從上到下、由遠及近、從左到右等順序觀察,保證觀察是有順序的,而不是雜亂無章的。教學人物圖片時,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圖畫內容,然后仔細觀察圖畫中的人物,包括相貌、形體、服飾等,判斷人物性別、年齡、身份;通過人物表情、動作等揣測人物思想;通過周圍環(huán)境的觀察明確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等。有序的觀察能夠為寫作打下良好基礎,使學生對畫中故事形成完整的認識,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并學會給故事情節(jié)設置波瀾。觀察幾幅圖時,要注重引導學生從一幅圖向幾幅圖的順利過渡,從整體上把握大概情節(jié),形成全面認知,再進行細致觀看。掌握了觀察方法,學生的觀察能力會不斷提升。
2.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寫話并不難,難的是文從字順、言之有物,又要有感情。為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針對學生掌握了看圖方法,寫出的作文卻毫無感染力的情況,教師要結合圖畫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生理解了圖畫內容后,教師可就圖畫提出問題,以此作為支點,啟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豐富的學生想象力。
3.側重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
說和寫相輔相成,“說”的能力為“寫”的能力提升提供支撐。小學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有著強烈“說”的欲望,喜歡提問,但表達的連貫性與條理性差,甚至存在語病。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先要培養(yǎng)“說”的能力。
3.1引導學生以換詞的方式說一說
看圖寫話教學時,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后,讓學生描述圖畫內容,然后鼓勵學生替換關鍵詞,再進行描述,確保表達的生動與形象。例如,教學《借生日》時,教師可向學生提問:“你們過生日時媽媽送什么禮物?”有的說“媽媽親手做了漂亮的蛋糕送給我,我特別開心?!苯處熆蓪ⅰ坝H手、漂亮、開心”這三個關鍵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嘗試找別的詞替換。學生想到用“親自、精美、高興”等詞匯替換,堅持這樣的訓練,學生的語言更生動,表達能力定會有所提升。
3.2引導學生運用固定句式說一說
為提升學生表達的準確性,可提供固定的詞匯與句式,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例如,教學《七巧板》時,讓學生用“有……有……還有……”句式,介紹七巧板的形狀,用“能……能……還能……”句式,說一說運用七巧板能拼成什么東西。通過提供必要的詞語與句式,學生能正確表述:“七巧板能拼成橋梁,能拼成飛機,還能拼成帆船?!贝朔N訓練方式,有助于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寫作打下良好基礎。
3.3引導學生拓展基本句
看圖寫話教學過程中,描述單幅圖片時,學生大多用一兩句話概括,這樣的描述單調、淺顯,沒有感染力。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把握細節(jié),合理拓展基本句,這有助于學生具體化、生動化的表達。例如,教學《吹泡泡》時,引導學生表達,說一說圖畫的基本情況:“小明輕輕一吹,大大小小的泡泡就出來了?!睂W生說出的句子,教師應當給予肯定,并從泡泡的形狀、顏色等方面發(fā)散思維,擴展基本句,使表達更豐滿、貼切。如“泡泡像透明氣球,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花花綠綠的”“泡泡像一串串帶著露水的葡萄”等,通過拓展,表達更形象,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4.開展差異化寫作教學
學生具備了觀察、想象、“說”的能力,就要培養(yǎng)“寫”的能力。教師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水平的學生開展差異化教學,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一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分層的形式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一年級要側重培養(yǎng)寫作的完整性,引導學生把握好時間、地點、事件起因、經過以及結果等的描述,將事件完整表述出來。例如,教學《掃除》時,教師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然后按照時間和空間順序將畫面完整寫出來。學生寫道:“放學后,一組學生值日,小明掃地,小紅擦黑板、小東擺桌椅,小亮倒垃圾。他們互相配合,一會兒就把教室打掃干凈了,最后小明鎖好門,大家高興地回家了?!倍昙壱獋戎貙懙镁唧w,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重點描寫,將相關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出來,把握細節(jié),分析人物心理活動,使描寫更生動、具體。例如,教學《老師說他做得對》時,針對第二幅圖,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表演,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掌握描寫方向。有的學生寫道:“小明來到辦公室門口,輕輕敲門。老師說請進之后小明才進入,走到老師身邊小聲說,老師,這道題我做錯了,應該得99分。老師向小明伸出大拇指,說他做得對,是個誠實的孩子。小明不好意思地笑了?!弊⒁猓聲r代背景下,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更加廣泛,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適時創(chuàng)新看圖寫話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總之,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有效開展,對學生作文能力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教無定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發(fā)揮想象力,嘗試個性化寫作,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差異化的看圖寫話教學,因材施教,提升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