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物質(zhì)世界越來越豐富的同時,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卻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與高中語文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健康成長。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 滲透方法
中學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備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連續(xù)統(tǒng)一的人格及對己對人、對社會的正確認識和良好適應(yīng)。在社會思潮不斷發(fā)展的大背景下,人類物質(zhì)世界越來越豐富,精神卻前所未有的空虛。尤其是在青少年中間,人際交往的冷漠,巨大的學習壓力,人生價值觀的多元化,對未來人生的迷惘,理想的缺失,等等,使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離家出走或自殺身亡的事件常見報端。鐵一樣的事實,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緩。我結(jié)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所作的嘗試,形諸筆端,求教于同仁方家。
一、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語文教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巨大財富,教材中的作品,以其進步的思想內(nèi)容和完美藝術(shù)形式的有機統(tǒng)一,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情感色彩極其鮮明強烈,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都會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師要抓住契機引導學生探究課文,讓心理健康教育在春風化雨的無聲滋潤中,滲透到學生的心靈深處。
高中語文教材歷經(jīng)幾次改革,也許有人認為編排水平不高,但如果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審視,則是難能可貴的。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1第一課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毛澤東是中國人的驕傲,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他以天下為己任,他風華正茂,他把一切反動派都看做是紙老虎,“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毛澤東是高中生做人的榜樣。在毛澤東詞的帶動下,學習高中語文教材,可以學到許許多多。學到了陶淵明,學到了朱自清,學到了他們的拒絕;學到了屈原,學到了艾青,學到了他們的愛;學到了蘇軾,學到了巴金,學到了他們的曠達。我還引導學生從勾踐的“臥薪嘗膽”中,讀懂“有心人天不負”的精髓;從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敝凶x懂“中國的脊梁”;從《蘇武傳》中讀出堅貞的氣節(jié);從《老人與?!分懈惺懿磺诿\的抗爭精神。通過這些對學生進行堅強意志和堅韌品質(zhì)的教育,凈化學生的靈魂,塑造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
語文教材中,不乏作者自殺或作品人物自殺的內(nèi)容。如果不能正確引導,就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迷惑甚至錯誤的思想。所以,我尤其注意對自殺這一行為的正確理解和引導,且不失時機地讓學生知道,古今中外更多的人在厄運面前從未放棄過,他們選擇用堅強的意志與命運抗爭,從而閃爍出生命的光輝。
總之,要讓教材中一個個優(yōu)秀人物的崇高品質(zhì)和人格魅力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深遠的影響,讓學生在健康的文學熏陶中明辨是非美丑,體味生命的偉大,感悟生存的意義。
二、在課外閱讀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以其鮮明、生動、準確有力的語言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個廣闊而深邃的精神世界,讓學生有機會認識善良、勇敢,熱愛自由,追求真理,認識生命的神圣、個體的尊嚴,為個性發(fā)展儲備必要的精神資源。所以,我充分利用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更廣泛地從文學作品中領(lǐng)略人文文化的博大精深,獲得崇高的思想教育和積極的人生教育,充分感受人物堅毅的形象美、崇高的品行美和莊嚴的生命美,從而健全人格。我常組織學生閱讀一些課外名著,如《海倫凱勒傳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貝多芬傳》、《平凡的世界》、《極限人生》等,讓書中的故事感染學生,讓主人公身殘志堅、自信自強的人格力量震撼學生,使學生悟出作為一名肢體健全、風華正茂的青少年,更要以無窮的斗志和毅力迎接人生的挑戰(zhàn)。
三、在寫作訓練中強化心理健康教育
我經(jīng)常利用周記、作文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進行心理健康輔導。
對于學生流露在周記、作文中的心理如家庭不和的煩惱、焦慮,與同學的緊張關(guān)系等,我會用生動優(yōu)美、富有感情和啟發(fā)性的批語,及時撫平傷痛、澄清是非,告訴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幸福與痛苦、成功與失敗往往聯(lián)袂而行,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前途就一定會是光明的。在作文訓練時,我有意識地找一些對學生有指導意義的材料作話題,如把“虎皮鸚鵡之死”作為作文材料?;⑵W鵡最終死于林子里,是由于它長期被豢養(yǎng)于籠子中,失去了自食其力的能力,落了個“昏慘慘黃泉路近”的后果。通過作文訓練,學生認識到要自覺培養(yǎng)獨立能力,學會生存的本領(lǐng),以務(wù)實、勤奮的態(tài)度,開創(chuàng)燦爛的明天。再如利用“沙棗”、“面包與水仙花”等材料,訓練的效果都比較理想。
在作文評講時,注重讓學生學習同學的優(yōu)秀作文。學生作文是最接近學生的,老師在作文課上多讀學生的習作,讀他們在面對成功、失敗、憂傷、喜悅、家庭、社會、理想甚至愛情等時的認識,關(guān)注學生了,他們感覺有收獲了,作文教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自然而然得到了鞏固與提高。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教師一定要講究方式和方法。學生在充滿藝術(shù)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受到美的熏陶,其良好心理素質(zhì)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進而使學生的精神更豐富,心靈更充實,目光更敏銳,也讓語文教學變得更精彩。
參考文獻:
[1]中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郭念鋒文.心理咨詢師.民族出版社.
[3]現(xiàn)代教育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教育心理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5]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