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讀“21世紀初奧運會承辦城市分布圖”(圖1),回答1~2題。
1.下列關于舉辦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A.均為舉辦國的首都
B.都屬五帶中的溫帶
C.東半球多于西半球
D.都分布在海岸線上
2.除2008年外,最利于我國收看奧運會直播節(jié)目的是:
A.2000年 B.2004年 C.2012年 D.2016年
讀“甲、乙兩島位置和氣候資料圖”(圖2),回答3~4題。
3.下列關于兩島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島氣溫年較差大,屬于大陸性氣候
B.乙島年降水總量少,屬于大陸性氣候
C.甲島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明顯
D.甲島降水多,溫室效應強,年均溫高于乙島
4.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島的正午太陽高度比乙島小
B.甲島東、乙島西都有暖流經過
C.甲島東、乙島西都有寒流經過
D.夏季乙島比甲島的白晝更短
圖3是世界某地區(qū)圖,圖4是對甲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國家與地區(qū)圖。讀圖回答5~6題。
5.圖3中陰影部分表示該地區(qū)某種農產品的主要產區(qū),該農產品為:
A.茶葉 B.稻米
C.小麥 D.天然橡膠
6.讀圖4,分析判斷:
A.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均位于亞太地區(qū)
B.距離甲國越近,對其投資額越大
C.甲國具有資源優(yōu)勢和勞動力優(yōu)勢
D.甲國具有資金優(yōu)勢和技術優(yōu)勢
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將在西亞“袖珍國”卡塔爾(面積1.14萬平方千米)舉辦。讀“卡塔爾區(qū)域位置圖”(圖5)和“2009年卡塔爾人口結構圖”(圖6),回答7~8題。
7.下列關于圖5區(qū)域特征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地處五海三洲兩洋要道
B.地處亞熱帶,溫暖濕潤
C.以灌溉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為主
D.多數國家內河運輸欠缺
8.卡塔爾人口結構的構成,主要是因為:
A.氣候火熱干燥 B.國家計劃生育
C.礦產資源開采 D.政治局勢動蕩
讀圖7,回答9~10題。
9.關于乞力馬扎羅山自然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山體帶譜豐富,只因相對高度大
B.多數自然帶南高北低的主因是海拔
C.北坡雪線高于南坡的主因是水分
D.導致自然帶垂直遞變的主因是降水
10.圖7甲中PQ之間鐵路建設遇到的主要困難是:
A.高寒缺氧,凍土廣布 B.地表起伏,地質復雜
C.氣候干燥,沙塵飛揚 D.所穿兩國,關系緊張
生物承載力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具有提供可再生資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積的總和。圖8是2007年生物承載力占全球比重居世界前十的國家。讀圖回答11~12題。
11.對一個國家的生物承載力沒有太大影響的是:
A.氣候條件 B.地形地勢
C.國土面積 D.人口數量
12.下列有關各國生物承載力占全球比重的說法,正確的是:
A.巴西比重大,主因是國土面積大
B.印尼比重小,是因其國土面積小
C.印度比重小,主因是耕地面積小
D.中國比重大,是因青藏高原面積大
在2008年金融風暴中,冰島總理曰:“我們擁有絕佳的資源,大量的綠色能源,現(xiàn)在我們應該多多利用這些資源”。他還建議“國民自行捕魚來節(jié)省糧食開支”。讀冰島地理位置及其火山噴發(fā)圖9,完成13~14題。
13.冰島總理提到的“大量的綠色能源”指的是:
A.太陽能 B.地熱能 C.潮汐能 D.水能
14.冰島總理建議“國民自行捕魚來節(jié)省糧食開支”的理由是:
A.火山頻繁噴發(fā),破壞大量農田
B.海平面上升,沿海耕地減少
C.冰島人口增長快,糧食短缺
D.冰島沿海有漁場分布
讀加拿大鐵路和城市人口、礦產等分布示意圖(圖10),完成15~16題。
15.影響加拿大鐵路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人口 D.農業(yè)
16.石油加工中心埃德蒙頓和蒙特利爾的主要區(qū)位因素分別是:
A.交通、水源 B.技術、資金
C.市場、原料 D.原料、市場
圖11是世界核電站分布,圖中A、B分別表示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lián)切爾諾貝利核電站、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發(fā)生地。讀圖回答第17~18題。
17.對世界核電站分布主要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沿海(沿河)分布
B.多分布在經濟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
C.靠近原料產地
D.主要分布在西歐、北美和東亞
18.關于兩個核電站泄漏情況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發(fā)生時,該地吹西風
B.切爾諾貝利核泄漏污染的空氣首先飄往歐洲
C.福島核泄漏污染的海水不會影響俄羅斯海域
D.福島核泄漏污染的海水會嚴重影響廣東沿岸
19.圖12甲是新西蘭某鄉(xiāng)村深入山體的小房子。該房子如此建筑主要是為了:
A.防旱 B.采光 C.防洪 D.防風
讀俄羅斯東、西部經濟地帶劃分示意圖(圖13)和東、西部地帶經濟發(fā)展差異表(表1),完成20~21題。
20.關于兩大經濟地帶的說法,正確的是:
A.西部地帶全是平原,東部地帶全是高原
B.東部地帶面積大,人口密度高
C.西部地帶優(yōu)勢是科技力量強,經濟基礎好
D.東部地帶優(yōu)勢是礦產豐富,氣候溫和
21.東部地帶多大河,但河運不發(fā)達,原因是:
A.地形崎嶇,水流湍急 B.氣候寒冷,封凍期長
C.地勢低平,河水太淺 D.人口稀少,資源貧乏
北京時間2009年2月2日12時25分,我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昆侖站(位于“冰穹A”——南極內陸冰蓋距海岸線最遙遠的一個冰穹)正式開站。讀圖14,回答22~23題。
22.南極內陸的冰蓋最高點、南極極點、全球溫度最低的南極冰點、地球磁場南極的磁點并稱為南極科考的四大“必爭之點”。昆侖站選址靠近:
A.南極極點 B.南極磁點 C.南極冰點 D.冰蓋最高點
23.當南極昆侖站正式開站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昆侖站“日不落”,太陽始終位于正北方
B.昆侖站比赤道觀測的宇宙范圍大
C.其晝長為我國南極三站之首
D.到南極科考活動的國家最少
“沃克環(huán)流”是指較干燥的空氣在東太平洋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運動,和著信風到達西太平洋后,遇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東運行,形成一個封閉的環(huán)流(如圖15)。據此回答24~25題。
24.“沃克環(huán)流”屬于:
A.大洋洋流 B.熱力環(huán)流 C.季風環(huán)流 D.三圈環(huán)流
25.在沃克環(huán)流的影響下:
A.秘魯西北海岸干燥少雨
B.馬來群島易發(fā)森林火災
C.太平洋東南信風減弱
D.太平洋赤道逆流更強
二、綜合題(共50分)
26.(16分)圖16是“美洲大陸略圖”。美洲大陸西部有世界上最長的科迪勒拉山系,它像一堵墻阻隔了東西水汽交換。圖中表格數據為降水資料(單位:mm)。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板塊界線南段兩側的板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圖中各地降水季節(jié)分配推斷,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兩城市的氣候類型相同;據圖推測,每年7、8月份,受中緯西風帶控制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熱帶沙漠景觀呈南北窄長、緊逼海岸的特點分布,請分析其成因。
(4)圖中航天中心或發(fā)射場分布的共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簡析阿爾坎塔拉發(fā)射中心的區(qū)位優(yōu)勢。
27.(16分)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亞略圖(圖17)。
材料二:中亞是世界上僅次于中、美的第三大產棉基地,以優(yōu)質長絨棉著稱于世。棉花喜高溫,怕低溫霜凍;喜光照,怕陰雨漬澇;根系發(fā)達,主根深、側根分布廣,比較耐旱;需水分,開花授粉期和成熟采棉期忌多雨。
(1)據材料一,簡要描述中亞地區(qū)的自然特征。
(2)分析中亞成為世界第三大產棉基地的優(yōu)勢區(qū)位條件。
(3)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是否應該不斷擴大棉花種植規(guī)模,請說明理由。
28.(18分)根據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澳大利亞部分地區(qū)示意圖(圖18乙)、A與B兩地氣候統(tǒng)計圖(圖18甲)、和澳大利亞西南部某農場的農事安排(圖18丙)。
材料二:2008年世界鐵礦石貿易統(tǒng)計圖(圖19)。
(1)A、B兩地的______________水都比較豐富,但B地雨水比A地多,集中在______________季。
(2)澳大利亞西南部某農場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是______________,
其農事安排有哪些優(yōu)點?
(3)讀材料二,從鐵礦貿易量和運輸距離推測,有可能形成鐵礦石最大貿易伙伴國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評價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的優(yōu)越條件。
(4)2011年底,我國粗鋼產能已達9億噸左右,國內消費量6.7億噸。僅從資源和產品市場條件看,結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國鋼鐵企業(yè)可能面臨的主要問題,應采取什么對策。
參考答案:
1.C 2. A 3.C 4.B 5.B 6.C 7.B 8.C 9.C 10.B 11.D 12.B 13.B 14.D 15.C 16.D 17.C 18.B 19.D 20.C 21.B 22.D 23.C 24.B 25.A
26.(1)美洲板塊 南極洲板塊(2分) (2)舊金山 圣地亞哥;溫哥華 圣地亞哥(4分)(3)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干燥;(受東部山脈阻擋)處于東南信風的山地背風坡,降水少;受南北向高山阻擋,不能向東擴展;沿海受秘魯寒流影響,降溫減濕并向北延伸(每點2分,總分不超過6分)(4)沿海(1分) ①近赤道,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節(jié)省能源;②臨海,運輸方便,便于承攬國外衛(wèi)星發(fā)射業(yè)務;③海域廣闊,火箭航區(qū)、殘骸落區(qū)安全性良好(3分)。
27.(1)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溫差大,光照充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以荒漠為主;多內流河和內陸湖;礦產資源種類多,分布廣(4分)(2)自然條件:大陸性氣候,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光合產物積累多;干旱少雨,利于授粉和采棉;高山冰雪融水,有灌溉水源;沙質土壤深厚肥沃,利于根系生長 社會經濟條件:國際市場需求量大;種植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地處第二條歐亞大陸橋,利于外運;政府支持等(8分) (3)觀點一:應繼續(xù)擴大棉花種植規(guī)模。理由:擴大就業(yè),增加收入,促進經濟發(fā)展 觀點二:不能無止境擴大棉花種植規(guī)模。理由:大量開墾和引水灌水,易產生土壤鹽漬化、湖泊縮小、水資源緊缺、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等環(huán)境問題(4分)。
28.(1)地下 冬(2分) (2)混合農業(yè)(小麥—牧羊業(yè)) 土地交替使用,種植業(yè)與畜牧業(yè)互補,農場(田)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種麥與養(yǎng)羊)交替進行,可以有效利用時間,合理安排農事活動(6分) (3)中國、澳大利亞(2分) 優(yōu)越條件:鐵礦資源豐富,分布集中;礦山接近大型礦石輸出港;距離主要市場較近(每點2分,總分不超過4分) (4)問題:我國鋼鐵產量增長過快,產能過剩;鐵礦石對外依賴程度高(2分) 對策:限制鋼鐵產量;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國際競爭力;拓展國際市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