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遷就、忍讓、服從。并不代表女人的溫柔和善良。相反。只會讓男人漸漸輕視直到最后無視于你。在感情的世界里,永遠要做個有尊嚴的女人。因為。你首先是一個人,一個女人,其次才是女兒、妻子、母親。
真實和自信。永遠是女人最珍貴的化妝品。
送走父母回來,張玉靈一頭倒在柔軟的床上,讓全身心自由地舒展。此時已是黃昏,夕陽透過窗外梧桐葉的縫隙,稀稀落落地灑在寬大的床上,斑斑駁駁。
張玉靈已經(jīng)很久沒有享受過這種閑情逸致了。想當初跟丈夫陳逸一起來看房時,一眼看中一樓的這套,除了方便父母出行外,還對窗外的這棵梧桐一見鐘情。傳說,梧桐樹枝葉相交,象征著纏綿、糾結、至死不渝的愛情。張玉靈希望她和陳逸的愛情能像這梧桐樹一樣傲然挺立,長生不老。
可十幾年過去了,梧桐還是那樣枝繁葉茂,他們的愛情卻日漸稀疏,幾近凋零。
一陣熟悉的腳步聲和鑰匙開門的聲音傳來。她連忙擦掉淚痕。
“你干什么呀?怎么這時候睡覺?還不做飯?我都餓死了!”陳逸走到臥室門口大呼小叫。這是他一貫的風格。往常,張玉靈會一躍而起,奔向廚房。但今天,她沒動。
“我的話你聽見沒有?”陳逸的語氣加重了。張玉靈有氣無力地說:“我很累,想睡會兒?!?/p>
半天沒有動靜。又過了一會兒,聽到陳逸離開臥室的腳步聲,張玉靈想,此時的他一定氣急敗壞了吧。
客觀地說,他這脾氣也不全怪他,還有她張玉靈的一份功勞。男人的脾氣是女人慣的。這句話一點也沒說錯。而轉折點就是當初她堅持讓自己的父母搬來一起住。
父母原本生活在有半小時車程的近郊,三居室的房子寬敞明亮,充足的退休金讓他們衣食無憂,張玉靈卻覺得,父母年紀大了,在子女身邊生活才是最好的選擇。父母本來是不贊同的,“我們現(xiàn)在利手利腳,還沒到必須有人照顧的時候。你們都忙于工作,咱們時間不同步,我們住到你們那兒,你們不方便,我們也不自在。何況,我們樓上樓下住的都是熟悉的老伙伴,串串門打打麻將,日子滋潤著呢!”
可張玉靈認為,是時候由自己說了算了,她硬是堅持把父母接了過來。陳逸對她的決定沒說什么,對岳父母也算孝順,爸爸媽媽叫得挺熱乎,但漸漸地,對她的態(tài)度就差強人意了,兩人之間的矛盾也不知不覺多了起來。
有一次她從小玩到大的女友慧子跟老公吵架,一個人跑了出來,打電話叫她去陪一會兒。張玉靈回家晚了點兒,一進門,陳逸就沖上來質(zhì)問她干什么去了。張玉靈怕把父母和兒子吵醒,叫他小聲點,他偏偏加大音量,張玉靈只好唯唯諾諾地向他道歉,并保證以后再也不這樣了。連哄帶勸地把他拉進臥室,又討好般給他捶背按摩,才息事寧人。
這樣的情形越來越多。為了父母和孩子,張玉靈一直忍著,從不跟陳逸理論。
不久前,一個噩耗傳來——女友慧子因心臟病突發(fā),突然離世了。可以前沒聽說過她有心臟病??!周圍人都這樣驚嘆。只有張玉靈知道,那與長年的郁郁寡歡不無關系。
這讓張玉靈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在父母第N次提出要回到郊區(qū)的家里生活時,張玉靈妥協(xié)了。她發(fā)現(xiàn),這段時間,不僅自己過得不開心,父母也過得并不自在,完全不像他們自己生活時那樣容光煥發(fā)。她想,也許自己當初一意孤行地把父母接到身邊來真的錯了,她應該尊重父母的意見,讓他們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同時也該去調(diào)整一下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了,不能總在壓抑的狀態(tài)下過日子。況且,只有她好了,才能讓父母真正地安享晚年。
受了冷遇的陳逸并不知道張玉靈的這些心理變化,他氣呼呼地翻箱倒柜找了方便面來煮,香味漸漸在屋子里彌漫開來。張玉靈的眼睛又濕潤了。當年戀愛時,這個男人經(jīng)常在自己的宿舍給她做飯,是什么時候開始他變得懶惰、暴躁、自私了?
直到上床睡覺,陳逸也沒說一句話。以往這種時候張玉靈可急了,殷勤地巴結他,生怕父母看出他們鬧別扭。現(xiàn)在她咬咬牙挺著,不再為迎合他而委屈自己。
第二天,第三天……陳逸還是不說話,張玉靈也不吭聲。
到了第六天,她下鄉(xiāng)辦事,順便帶了些新鮮的地菜回來。突然想起陳逸說過小時候吃過的地菜肉末粑如何美味,她將地菜剁碎,加了肉末,和著面粉試著做了地菜粑,放在油鍋里煎時還真的散發(fā)出一股奇特的清香。張玉靈的心情莫名好了起來,竟然盼陳逸早點回家,嘗嘗她的手藝。這段時間,她的內(nèi)心很糾結,甚至想到了離婚,可這一刻她知道,她還是在意著他。
陳逸回來了。張玉靈把剛煎好的地菜粑端上桌,悄悄留意著陳逸的表情。陳逸被地菜香吸引到桌前,猛吸了一下鼻子,用手抓起來就吃。她頓時心花怒放。奇怪,以前做飯給他吃,也是留意他的反應,但更多的是小心翼翼,怕他挑剔,而現(xiàn)在,她滿懷期待,期待他的歡心。她在心里將這兩種感覺做了比對,前者是她“應該”這樣做,后者是她“愿意”這樣做。
那晚躺在床上,陳逸將手搭在她肩上,她知道他在向她求和,她也順勢給了他一只手臂。
兩人和好了。但張玉靈并不想再回到過去的生活軌跡中。她想換一種生活態(tài)度。她不再下班直奔菜市場,有時打個電話,叫陳逸去買菜,漸漸地他也習慣了。有一天,她跟同事一起去逛商場,買了一件新衣,直接穿著回了家。一進家門,發(fā)覺陳逸在廚房忙活,有些過意不去,進去幫忙,卻被他趕了出來:“算了吧,別把新衣服糟蹋了!”
陳逸端出飯菜,看了張玉靈好一會兒,說:“這個好看!女人嘛,就應該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睆堄耢`忍不住問陳逸:“為什么你的前后反差會這么大?”陳逸反唇相譏:“你的前后反差更大吧!”張玉靈笑了,說:“男人就是犯賤,吃硬不吃軟。”陳逸白了她一眼,說:“你錯了,過去岳父岳母大人在這里,你表現(xiàn)出過分的緊張讓家里處于一級警戒狀態(tài),無形中也給我?guī)砹司o張情緒,讓我感到壓抑,所以才故意找機會發(fā)泄。其實人活得真實,‘為所欲為’,反倒能讓生活變得輕松。等岳父母行動不便了,我們就把他們再接回來。只要你一直這樣輕松自然,這個家就能其樂融融。”
看著忙前忙后的丈夫,張玉靈心想,接下來要說的話是不是有點得寸進尺呢?可還是要說的,因為這段時間她覺得,自己之所以陷進家庭糾葛的怪圈,是因為內(nèi)心不夠大氣,是時候出去走走看看了,既開闊視野,也平和心境。“我們幾個姐妹張羅著新年一起去趟麗江,我們管這叫‘重走青春’……”陳逸愣了一下,他突然發(fā)現(xiàn),以前一成不變的妻子,變成了一本翻也翻不完的書。他笑著說:“好啊,你們?nèi)グ?。等什么時候我有空了,咱們倆也出去轉轉?!?/p>
這一刻,張玉靈心甜如蜜,十分愜意。
其實,有些事情也許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從自己的內(nèi)心出發(fā),做自己愿意做和應該做的事,生活反而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