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國出版界,“張秋林”三個字,代表一種前瞻睿智的專業(yè)眼光,代表一種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代表一種為人作嫁的職業(yè)操守。在近30年的童書出版生涯中,他不懈追求深度創(chuàng)新和品牌影響力,在童書出版領域用行動和成績詮釋了“以童書溝通童心”的出版理念。張秋林的出版思想,對我國現處于第二階段的文化體制改革極具參考借鑒價值。
[關鍵詞] 創(chuàng)新 品牌 童書 溝通
[中圖分類號] G2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3) 02-0005-05
張秋林是中國少兒出版界擔任社長時間最長的童書出版人。1985年6月18日,江西少年兒童出版社成立,三十而立的張秋林首任社長。1989年2月,張秋林將出版社更名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展現了他面向新世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雄心抱負。張秋林說:“我希望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創(chuàng)新之舉能在中國少兒圖書出版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苯涍^28年(1985—2013)的風雨兼程,不斷創(chuàng)新,張秋林帶領他的團隊,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少兒出版的奇跡。如今肩負重任,擔任中文天地出版?zhèn)髅焦靖笨偨浝淼膹埱锪?,仍兼任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就像他的孩子,他對二十一世紀的出版真情已經融入他的生命;他的童書出版理念和創(chuàng)新實踐,成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發(fā)展之魂,中國童書出版界的創(chuàng)新旗幟;他對中國少兒出版的突出貢獻,讓他當之無愧地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成為全國百名優(yōu)秀出版企業(yè)家,獲得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yōu)秀出版人物獎,2011年度中國書業(yè)出版創(chuàng)新人物獎。
1 創(chuàng)新:在中國出版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
2012年1月7日,中國書業(yè)年度評選頒獎在北京舉行,張秋林榮獲“2011年度出版創(chuàng)新人物獎”,該獎項用于獎勵為出版創(chuàng)新做出突出貢獻的書業(yè)領軍人物。獲獎人物的重要標準,是該人物的理念和行動開風氣之先,為構建現代社會的閱讀空間和產業(yè)升級拓展了新境界,張秋林無疑是最適合的人選。
張秋林在獲獎感言中坦言他是一個倡導“創(chuàng)意讓一切皆有可能”[1]的出版人。正是他的創(chuàng)意想象、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出版奇跡,讓最初只有10萬元啟動資金的一家地方出版小社,成長為今天擁有3個億總資產、在中國乃至世界出版界具有廣泛影響的出版強社。
奇跡的發(fā)生有偶然更是必然。1985年,江西少年兒童出版社成立之初,首任社長張秋林責編的第一本書就叫《奇跡終于發(fā)生》,這是“布魯諾與布茨”系列小說中的一本,是一位加拿大13歲少年創(chuàng)作的校園小說,當時的全國訂數只有900本,從不言棄的張秋林選擇了“冒險”。運氣總是惠顧有勇氣而有準備的人,就像這本書的名字一樣,奇跡終于發(fā)生,張秋林精心策劃的“布魯諾與布茨”系列大獲成功,累計銷量突破10萬冊,創(chuàng)造了銷售奇跡,央視做了專題報道。從此,敢于挑戰(zhàn)成為張秋林出版生涯的主旋律,“奇跡終于發(fā)生”成為他人生關鍵時刻的讖語,“創(chuàng)新”成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發(fā)展之魂。
每一次創(chuàng)新實踐都有“張秋林式的創(chuàng)意”先行。24年前(1989年),張秋林突發(fā)奇想又深謀遠慮地將江西少年兒童出版社更名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這一個創(chuàng)意,不僅擺脫了地域局限,更確立了世紀眼光。他當時坦言,“與新世紀同名是我們的驕傲,同時承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是我們的歷史宿命”[2]。他由此開辟了一個中國少兒出版的新世紀。
面向21世紀的出版選擇,1990年代初的張秋林,大膽創(chuàng)新,將大眾喜聞樂見的連環(huán)畫形式與傳播人類優(yōu)秀文明成果這一重要內容相結合,首開用連環(huán)畫形式詮釋中國歷史名著和高深理論的先河,不僅推陳出新,成功出版《繪畫本二十五史故事精華》,更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作出闡釋馬列主義經典的《畫說資本論》和介紹鄧小平理論的繪畫本《光輝的旗幟》兩種通俗政治理論讀物,雙雙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圖書獎,為經典理論著作和重大理論成果的大眾化傳播做出了新嘗試。
進入21世紀后,怎樣適應出版轉企改制后產業(yè)化發(fā)展的新要求呢?張秋林率先提出“從經營作品向經營作家轉變”[3],2005年簽約“童話大王”鄭淵潔全部版權,打造《皮皮魯總動員》9大系列,至今銷量突破3000萬冊;2006年和2011年分別簽約童話女皇曉玲叮當和“數字童話大王”李毓佩,對他們的所有作品進行全版權全方位壟斷經營。2012年,張秋林又創(chuàng)造性地將“兒童文學與課外閱讀”這一傳統課題優(yōu)化升級,提出“從出版資源向教育資源轉變”[4],整合該社160多種精品兒童文學作品,推出《二十一世紀文學課堂》《二十一世紀繪本課堂》兩大系列,將兒童文學普及與兒童文學教育、兒童文化產業(yè)運作融會貫通,開創(chuàng)了少兒出版由單一產品開發(fā)到項目整合策劃再到資源產業(yè)運作的新階段。
21世紀是出版全球化的世紀。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了解中國和中國走向世界的交融史,文化是溝通的橋梁,出版就是堅實的橋基。張秋林準確地把握了這一戰(zhàn)略機遇,于2002年初提出“三個看待”[5]:從培養(yǎng)核心競爭力的角度看待版權引進的意義,從企業(yè)生死存亡的高度看待開放戰(zhàn)略的實施,從參與全球文化競爭層面看待民族文化的傳承,將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發(fā)展納入民族文化、國際視野、全球競爭的大格局,實現從德語國家引進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彩烏鴉系列”,到“彩烏鴉中文原創(chuàng)系列”輸出德語國家的華麗轉身,從引進、借鑒到原創(chuàng),再到走出去,開創(chuàng)了中國出版走出去的理想模式。因在版權推廣應用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2012年,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成為國內惟一一家獲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授予版權金獎的出版企業(yè)。
21世紀是數字出版的世紀。數字出版是傳統出版的革命性發(fā)展,也給傳統出版帶來千載難逢的發(fā)展機遇,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出版的主流,改變了出版業(yè)態(tài),轉變了經營模式,蛻變了發(fā)展方式。張秋林對此早有準備,胸有成竹。他從德國少兒出版的數字化時代得到啟示,面對國內網絡和多媒體的風起云涌,以積極心態(tài),從出版資源整合入手,加速數字化出版、跨媒體經營、外向型出版和異業(yè)結盟的腳步,從點讀筆、有聲圖書、3D少兒網游、iPad圖畫書全品種在線閱讀、組建二十一世紀少兒全媒體數字出版基地,張秋林依托多年來積累的強大內容資源,不斷開發(fā)和延伸產品價值鏈,實現產業(yè)形態(tài)的全媒體覆蓋,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未來發(fā)展描繪了激動人心的新愿景[6]。
張秋林說:出版是創(chuàng)意產業(yè),需要不斷創(chuàng)意,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不斷創(chuàng)造。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視通萬里的悟性,永遠不重復自己,步步領先別人[7]。或無中生有,或曲徑通幽,把難點變成亮點,把事情變成事件,把戰(zhàn)術變成戰(zhàn)略,有心栽花花似錦,無心插柳柳成蔭。張秋林長期堅持這樣的狀態(tài),與時俱進,敢為天下先,走自己的路,給別人留活路。
在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企業(yè)文化里,利潤不是出版企業(yè)經營的最終目的,出版企業(yè)的最終目的應在企業(yè)之外去尋找,這就是“造就讀者”[8]。因而,童書的“利益計算”絕不僅僅是銷售數字和版稅多少,童書的最大“利益”是對孩子成長的影響[9]。張秋林說,我們是一家專業(yè)的少兒出版社,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中國的兒童文學繁榮做點什么,在中國兒童文學的發(fā)展史上留下點什么。并沒有人責成我們,這是我們自覺擔負起來的使命。于是,我們做了許多“吃螃蟹”的事,這些事與利潤無關,但與一個社的內涵有關,與生存無關,但與我們的事業(yè)有關;意味著一種文化責任和文化擔當。做這些事時我們不曾預期它的效益,但事實上,這種效益已在慢慢地凸顯出來,它正一點一點地提升著一個出版社在國內甚至更大范圍內的影響力、知名度和精神氣質[10]。
28年來,張秋林始終堅持 “一輩子就做這一件事,把它做到極致”的職業(yè)追求,書寫了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發(fā)展傳奇。他在一篇《天道酬勤亦酬新: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年發(fā)展漫談》[11]文章中,將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發(fā)展道路的成功經驗高度概括為兩個字:創(chuàng)新。他意味深長地寫道:“如果說,還有什么比勤奮更重要,過去的發(fā)展道路告訴我們:是創(chuàng)新!20年來能夠健康快速平穩(wěn)發(fā)展,回望邁出的關鍵性的每一步,所憑借的除了創(chuàng)新仍是創(chuàng)新?!彼M一步總結了“十大創(chuàng)新成果”,分別是:出版行為創(chuàng)新——“廬山會”策動新潮兒童文學敢為人所不曾為;社名稱謂創(chuàng)新——跨地域社牌面向新世紀;出版格局創(chuàng)新——試啼聲國際出版求合作;書籍形態(tài)創(chuàng)新——開先河連環(huán)畫作解名著;文學類型“創(chuàng)新”——三清山幻想文學被定義;出版內容創(chuàng)新——形成青春文學出版特色;圖書選題創(chuàng)新——圖畫書不做先烈做先鋒;德育教育創(chuàng)新——重育人美德童話全書無前例;經典童書創(chuàng)新——皮皮魯老書新出戰(zhàn)江湖;出版戰(zhàn)略創(chuàng)新——大手筆整合開拓新境界。張秋林動情地說:“20年走過的路告訴我,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生機,沒有生機就沒有發(fā)展,沒有發(fā)展就沒有希望,沒有希望就沒有未來!歷史像風,吹走了一些東西,留下了吹不走的東西。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創(chuàng)新之舉,注定會在中國出版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p>
2 品牌:出版社永恒的追求
“敢為天下先”的張秋林,無疑是位有想法有辦法、想干事干成事的實干家、實踐家,同時更是一位會發(fā)現會總結、有眼光有修養(yǎng)的理論家、戰(zhàn)略家。他從不輕言放棄,勇于行動,又善于在實踐中提煉出理論精髓,指導出版實踐。
毫無疑問,張秋林將出版社改名為二十一世紀,就有他的戰(zhàn)略愿景和品牌企劃。他要把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打造為“中國出版界的百年老店”,“做中國青少年出版的領導品牌”, “在中國出版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12]。他為此堅持不渝,其精心策動的品牌化發(fā)展之路,被中國版協少讀工委評為“2008年中國少兒出版十件大事”之一。
凸顯出版社企業(yè)品牌,讓“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名字飛起來,是張秋林品牌建設優(yōu)先考慮的。再好的產品還未及產生品牌效應時,以企業(yè)的名義造勢顯得尤為重要。就在更名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后的三個月,張秋林精心選擇國際著名童書出版機構、有150年歷史的德國老牌少兒出版社——德國蒂奈曼出版社作為合作伙伴,高調邀請該社總裁、德國青少年出版社聯合會主席威特·布萊希特來訪,雙方結為兄弟出版社,擁有蒂奈曼出版社作品的首選權。正如張秋林所言,他們從一開始,就有著放眼全國、走向世界的宏偉目標與愿景。在1980年代末,還鮮有外國出版社訪華的背景下,張秋林此舉發(fā)出了中國出版業(yè)國際合作的先聲,也讓新生的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在中國出版界和國際出版舞臺有了精彩的亮相[13]。
張秋林善于以鮮明的企業(yè)定位、超前的出版理念、重大的文化活動,讓“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名字不斷爆響。1997年10月,張秋林策劃召開“跨世紀中國少年小說創(chuàng)作研討會”,首舉“幻想文學大旗”,策動“幻想文學新潮”,與他10年前策動的“新潮兒童文學”相呼應,成為記錄新世紀以來中國兒童文學發(fā)展重要階段的標志。兩個月后(1997年12月),張秋林又不失時機地抓住《大灰狼畫報》創(chuàng)刊10周年之際,在北京召開“中國二十一世紀低幼文學創(chuàng)作走向座談會”,打出“張揚游戲精神”的旗號,提出在低幼文學領域“樹立品牌、塑造形象、提升品質”的發(fā)展任務,引領中國低幼文學健康發(fā)展。2002年,張秋林又率先在國內倡導青春狀態(tài)讀物的出版理念,高舉“青春狀態(tài)文學”大旗,策劃出版了一批“青春狀態(tài)”讀物,集聚和培養(yǎng)了一批青春文學作者,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由此成為中國青春文學的出版重鎮(zhèn)。 2006年,張秋林適時提出“三大轉變塑造強勢品牌”,即從經營作品到經營作家轉變,從傳統發(fā)行向系統營銷轉變,從單一生產經營者向戰(zhàn)略整合者轉變,全面提升了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市場競爭力。2007年,張秋林又進一步提出“品牌——出版社永恒的追求;經典——致力于出版永不落架的書;流行——暢銷就是硬道理”,形成了張秋林獨創(chuàng)的“三之三”發(fā)展戰(zhàn)略[14]……張秋林每年都要為出版社品牌化發(fā)展提出一個新口號,策劃若干場在業(yè)界有重要影響的文化活動,由此推動出版社的品牌建設每年跨上一個新臺階。
張秋林對品牌建設的艱巨性和持久性有清醒認識。在“出書是找死,不出書是等死”的普遍擔心下,要培育圖書品牌何等艱難!一個出版社可能不缺好作者,缺的是自己的品牌作者;可能不缺好書,缺的是自己的品牌圖書。沒有品牌作者和品牌圖書,就無法進行品牌運作和在其他相關領域拉長產業(yè)鏈,就只能是“世界工廠”,賺取市場中利潤最薄的那部分。張秋林認為,品牌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六大要素[15]:圖書建設是基礎,出版行為和營銷方式引領是保證,人才建設是根本,渠道建設是支撐,企業(yè)文化是靈魂,造就讀者是目的。因而,品牌建設又不僅僅是圖書品牌那么簡單,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場比意志比毅力比決心比實力的持久戰(zhàn)。
張秋林認為,品牌最終來自讀者的認同,要通過不斷出版優(yōu)秀童書,在讀者那里樹立口碑,形成對出版社的品牌認同。正是張秋林的堅守和堅持,通過一系列成功運作,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形成了包括幻想文學、低幼文學、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引進版暢銷書、繪本、科普、動漫、玩具書等在內的十幾條產品線,集聚了包括鄭淵潔、曹文軒、曉玲叮當、李毓佩、鬼馬星在內的一大批有實力、有影響的名作家,打造了“皮皮魯總動員”“魔法小仙子”“彩烏鴉”“南極熊”“花木馬繪本坊”等在內的一批知名圖書品牌,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圖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金獎等一批國家級全球性的出版大獎,在市場占有率、圖書重印率、媒體曝光率、渠道控制力、作家聚合力和企業(yè)贏利能力等各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品牌影響力,由一家默默無聞,在地域、資金、人才等方面并無優(yōu)勢可言的地方出版社成長為“行業(yè)有品位、社會有地位”的品牌出版社。
其實,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最大最有價值的品牌,就是張秋林,在張秋林身上有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全部。張秋林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品牌的締造者、領導者、培育者、衛(wèi)護者。張秋林在《品牌立社,風正帆懸: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發(fā)展之路》中總結了品牌化建設的“三大舉措”:跳躍發(fā)展——品牌是立社之本;高端整合——品牌出聚合效應;創(chuàng)意營銷——品牌是永恒追求[16]。他在《關于大出版的若干思考》《出版將進入六大變形時代》《高揚幻想文學大旗,策動兒童文學新潮》《整合開拓新境界》《出版企業(yè)應處理好七大關系》《少兒圖書出版現狀與發(fā)展趨勢》《專業(yè)化筑高少兒出版門檻》《出版營銷三境界》等文論里,都有對出版社品牌化建設的獨到論述,成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品牌建設的注釋與指南。
3 少兒出版:以童書溝通童心
張秋林對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出版宗旨定位是:為中國孩子建造一所沒有圍墻的學校,為兒童、青少年的快樂閱讀、健康成長提供精神食糧。一本好書可以讓孩子受益一生,少兒出版者的責任,就是多為孩子出好書;少兒出版的行業(yè)本質,就是以童書溝通童心,以童書灌溉童心[17]。
什么樣的童書是好書?不僅內容要健康,更要合乎兒童的心理。與“百年老店”的夢想一致,張秋林追求的是“長命書”。出好書只是做對了一半,把好書賣好——讓流行變成流傳——才是全部,而有效的閱讀推廣活動是“以童書溝通童心”的橋梁。
對做好兒童文學出版,張秋林深受日本、德國同行的啟示。張秋林曾回憶說:“1986年我曾到日本訪問,這次出訪對我的整個出版價值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日本的出版人對我說:做童書出版,給孩子帶來愉快和樂趣是唯一宗旨。當你把快樂和想象帶給孩子時,就把一種無可估量的東西,帶到了孩子成長中的精神世界。不要去說教,而是帶給他快樂和想象,就會讓他愛上閱讀,一生都可以自我成長。這些話深深影響了我的出版理念和追求。編輯在編書過程中,要時刻保持和孩子平等對話的姿勢,而不是提供居高臨下的說教?!盵18]
正是這次對日本童書的考察,日本福音館松居直社長一句“不能讀三代的童書不是好童書”的名言,讓張秋林悟到一個簡單的道理:“長命書”是一個出版社的優(yōu)先選擇,而“長命書”主要是兒童文學。由此,張秋林明確并堅定了兒童文學出版方向。1987年,張秋林提出“大出版觀”,即在全國少兒出版的大背景中去尋找自己生存發(fā)展的最佳位置,通過出版優(yōu)勢的積累和出書支撐點的建立,樹立出版社的個性形象;把出“長命書”作為出書的基本方針,從更高的文化層次來關照出版行為。此后26年來,張秋林矢志不渝地堅持兒童文學出版選擇,不遺余力地從作者、作品、讀者、市場等全方位的挖掘、積聚、培養(yǎng)、維護優(yōu)質兒童文學出版資源,不失時機、恰到好處、與時俱進地高舉起“新潮兒童文學”“大幻想文學”“幽默新童話”“圖畫書”大旗,搶占兒童文學出版高地,每一次都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兒童文學時代。
在兒童閱讀推廣方面,受益于德國同行的啟示最大[19]。2010年,張秋林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參觀了兩家德國少兒書店,書店的功能設置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處處透露出對孩子的呵護。如不同年齡段的讀物會用不同的顏色來區(qū)分,非常醒目,便于小讀者尋找自己需要的圖書;書店提供的推薦書目設計更富有創(chuàng)意,既適合兒童自主閱讀的特點,同時也考慮到家長的閱讀選擇。書店還會經常組織一些朗誦會、親子閱讀交流等兒童閱讀推廣活動,這引起張秋林極大的興趣。
張秋林還特意拜訪了1988年成立的德國促進閱讀基金會,了解到基金會主席由德國總統擔任,每年設置一個閱讀主題,并制訂閱讀推廣計劃,發(fā)布閱讀推薦書目。德國還將舉辦國際閱讀大會,建立國際閱讀網。擁有88家少兒出版社的德國青少年出版社聯合會,也定期出版閱讀推廣雜志,策劃組織各種閱讀推廣活動,為出版繁榮培養(yǎng)了源源不斷的讀者群。張秋林深有感觸地說,德國書業(yè)的許多做法值得中國少兒出版界深入地研究并加以借鑒。
對兒童閱讀推廣活動,張秋林情有獨鐘。在張秋林獨創(chuàng)的“出版三境界說”里[20],閱讀推廣活動屬于最高境界的“文化營銷”。張秋林認為,產品營銷的關鍵在賣場銷售,品牌營銷的關鍵在造就讀者,文化營銷的關鍵在于把握行業(yè)本質。張秋林說,“少兒出版的行業(yè)本質是‘以童書溝通童心’。文化營銷是出版營銷發(fā)展到最高層次的表現。只有超越出版,才能彰顯營銷的本質。對童書出版人來說,仍有很多童年的秘密未被發(fā)現,如何用優(yōu)質童書來滿足孩子們內心世界的需要,是我們永恒的追求。藝術通達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能給孩子們帶來閱讀的快感,更給他們帶來閱讀的記憶,能長久地影響他們的精神世界的成長?!?/p>
閱讀讓童心接受文學的滋養(yǎng)、文化的熏陶,閱讀推廣是童書溝通童心的橋梁。早在2007年10月22日,張秋林創(chuàng)建“二十一世紀中國兒童閱讀推廣人論壇”,以一位童書出版人的責任、一家出版社的力量,擔負起社會的重任——積聚零散的兒童閱讀推廣人的力量,定期公布閱讀推薦書目,建立“二十一世紀中國兒童閱讀推廣實驗基地”,創(chuàng)辦世紀童書館兒童閱讀體驗店,出版中國兒童閱讀推廣雜志《童書評論與教學》,為兒童閱讀推廣搖旗吶喊——6年來,二十一世紀中國兒童閱讀推廣人論壇已經成功舉辦六屆,已成為中國兒童閱讀推廣的著名品牌。正如論壇秘書長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梅子涵所言:我們關懷的是一代代生命的人格模樣,我們在乎的是一個國家的集體目光,我們響應的是民族復興的偉大渴望[21]。
在中國出版界,張秋林的獨特經歷絕無僅有。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發(fā)展,就是張秋林創(chuàng)業(yè)的傳奇故事。張秋林在這里已經耕耘了28個年頭,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也因此深深地烙上了張秋林的痕跡——雄心、激情、魄力,還有理想主義。張秋林說,“任何事情沒有努力到最后一分鐘,都不要輕言放棄,成功正是在堅持下去的努力之中。只要設立不可思議的目標,就會有不可思議的結果?!盵22] 這樣的倔強已經滲透到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企業(yè)文化的每一個細胞。他坦言,出版社的發(fā)展與領導人的延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有著密切的關系?;趯κ袌龊妥陨矶ㄎ坏臏蚀_判斷,政策和改革也都能順利推行。
在中國出版界,“張秋林”三個字,代表著一種前瞻睿智的專業(yè)眼光,代表著一種不屈不撓的探索精神,代表著一種為人作嫁的職業(yè)操守。29年來,張秋林踐行“一輩子就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極致”的職業(yè)追求,永葆一顆不老的童心,駐守在一個崗位上,守護著一個理想:以童書溝通童心,將童書進行到底!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曾這樣評價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總是在關鍵時刻做出關鍵的動作,這些動作在有力地改變中國兒童文學格局的同時也將自身定格在蒼茫的時空里”[23]——這背后無疑是張秋林的力量。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不僅屬于二十一世紀,屬于張秋林,更屬于中國少兒出版,屬于中國兒童文學。面向未來,張秋林更加豪邁地表達了心中的愿景:做中國青少年出版的領導品牌,續(xù)寫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發(fā)展新的傳奇。
注釋
[1]石吉軒.“創(chuàng)意讓一切皆有可能”[N].中華讀書報,2011-01-05
[2]張秋林.21世紀初: 出版業(yè)“變形時代”[J].中國出版,2000(5)
[3]朱珊.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發(fā)展再提速 從經營作品向經營作家轉變 在大眾文學領域開疆拓土[EB/OL].[2011-12-16].
http://www.chinaxwcb.com/2011-12/16/content_234779.htm
[4]劉蓓蓓.二十一世紀社力推出版資源向教育資源轉化[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10-29
[5]闕米秋.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全版權經營模式[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08-09
[6]參見喻云亮.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打造少兒全媒體出版基地[EB/OL].[2012-01-09].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2/
01/19/13391065.html
[7]張秋林.出版是什么?[EB/OL].[2012-01-09]. http://blog.sina.com.cn/21cccc
[8]三石.張秋林:俠骨柔腸,一輩子就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極致[J].出版營銷,2010(2)
[9]紅娟.張秋林:二十一世紀的“計算”[N].中華讀書報,2010-09-08
[10]張秋林訪談錄:兒童閱讀文化名人系列訪談之三[EB/OL]. [2012-01-09].http://landaishu.zhongwenlink.com/home/blog_read.aspid=63&blogid=45177
[11]張秋林.天道酬勤亦酬新: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年發(fā)展漫談[EB/OL].[2012-01-09].http://www.21cccc.com/mainpages/news_shuchu.aspxNewsID=262
[12][14]姜淑.二十一世紀社要做“百年老店”[N].出版商務周報,2008-02-25
[13]張秋林:德語童書的引進出版與文化傳承[N/OL].[2012-01-09].http://www.gmw.cn/01ds/2007-08/29/content_662770.htm
[15]張秋林.決勝之道:專業(yè)化、品牌化、國際化[N].中華讀書報,2010-06-30
[16]張秋林.品牌立社,風正帆懸: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發(fā)展之路[J]. 當代江西,2009(2)
[17]張秋林.以童書溝通童心[N/OL].[2010-10-18].http://www.jyb.cn/book/rdss/201010/t20101022_394922.html
[18][22]岑邊,蘇青.彪悍,成就不可思議的出版人生:訪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張秋林[J].中國編輯,2009(5)
[19]張秋林.德國出版的啟示:用心呵護童心[N].出版商務周報,2010-11-14
[20]張秋林.出版營銷三境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03-24
[21]梅子涵.把真正的詩寫進童年的書單[N].文學報,2007-11-16
[23]張秋林.做出版做到極致[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03-18
(收稿日期:201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