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條街,父親總不讓兒子挨近,總要支個理由,悄悄繞開。
原來,這條街窩藏著全城的狗肉館,一年到頭,街邊立滿了柵籠,一只只憔悴的狗趴在里面,充當(dāng)活物廣告,很多店前立著“現(xiàn)宰現(xiàn)吃”的牌子。那條街上有股怪味,是恐懼的味道,是掙扎的味道,是動物臨終的味道……
這是個高尚的父親。他怕孩子的眼睛受傷,他怕幼小的心靈侵入毒素。他最怕的是,孩子在慢慢適應(yīng)后變得坦然,在一次次驚愕和無能為力后變得麻木,最終,變成那些路人中的一個。
我不知道,這對父子在繞來繞去的路上能走多遠(yuǎn),但他們的存在,像金子般貴重。他們改變了人群的成分,重新編輯了我對生活的印象。
想起一個高山上的習(xí)俗:一個獵人,在和野獸搏斗后,要用泉水和樹葉洗凈臉再回家,以免眼里有未散盡的兇煞,附體在嬰兒身上。孩子斷奶前,獵人不能捕殺哺乳期的動物,不能帶沾血腥的獸皮回家,否則,孩子長大會成歹人。
這是個美麗的迷信。大凡迷信,都有這般特點:后果不成立,但禁忌中包含的精神主張,卻是高貴的。
我還想起了一部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它的主題和那位父親所做的一樣:保衛(wèi)童年!保衛(wèi)童話!保衛(wèi)世間最柔軟最純凈的那塊領(lǐng)地,作為成人社會最后的庇護(hù)所。
一個猶太小男孩在5歲生日的前一天,和父親一起被納粹從家里帶走。天真的孩子并不恐懼,只覺得好奇。在排隊等候去集中營的火車時,父親悄悄對之耳語:“我們正參加一個漫長而刺激的游戲,如果積滿1千分,我們就會得第一名,獎品是一輛真正的坦克?!?/p>
一輛真正的坦克!它成了小男孩夢牽魂繞的彩虹,也成了抵御集中營殘酷生活的唯一稻草。
為了1千分,兒子遵照父親吩咐,忍住了饑餓,克服了對甜醬面包和媽媽的思念,躲過了毒氣室……德軍潰退前夜,父親預(yù)感到了大屠殺的逼近,他緊緊擁抱兒子,指著一只可藏身的鐵皮柜:“我們已經(jīng)積滿了940分,若你躲過今晚,就能得最后60分!你必須藏好,不許說話不許動……不管多久,都要忍著,一直到外面沒有人了,才能出去!”
深夜,槍聲響起,小男孩一動不動。不知過了多久,一切歸于沉寂。小男孩爬出來,陽光刺得他瞇起眼,正當(dāng)他對著空曠的院子茫然時,一陣巨響,他扭過頭,一輛盟軍坦克轉(zhuǎn)過拐角,轟隆隆駛來。
“??!真坦克!”小男孩尖叫著,年輕的坦克手跳出頂蓋,笑著將其抱上車。坦克在歡呼的人群中行進(jìn),猛然,男孩發(fā)現(xiàn)了穿囚服的媽媽,他跳下車,邊跑邊喊:“媽媽、媽媽,我們贏了!”
是的,這位父親贏了!這是用最偉大的謊言和最凄美的微笑構(gòu)筑的美麗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