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文學寫作的追求,其目的歷來都因人而異,比如有人執(zhí)著于“文以載道”,有人陶醉于“為稻粱謀”。然而在衡量文學作品的優(yōu)劣成敗時,卻會趨向于某些大致認同的標準。那么我們認為那些具備優(yōu)秀質地的小小說作品應該凸現哪些明顯特征呢?假若能把小小說寫得精致雋永,幽默詼諧;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敘述語言有韻味,人物塑造有個性;或者選材新鮮,切入角度巧妙等等,當然這些都會構成小小說接近“精品佳作”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礎上,如果你是一位文學天賦極好的寫作者,或許還應該有更高的追求,譬如注重在作品主題、立意方面的深度開掘,在思想容量或者說在對社會、人性問題上介入作者的犀利敏銳、清醒理性的思考,將知識分子之于歷史進程中應該攜帶的人格鍛造、質疑姿態(tài)、批判意識和責任擔當,透過自己的寫作精神影響感染讀者,那無疑會是通向“宏大敘事”的“精英化”寫作之路了。
小小說的寫作者成千上萬,年度發(fā)表量可以車載斗量。雖然不乏妙趣橫生、賞心悅目的作品,而在千把字的篇幅里真正能夠“以小見大”或“微言大義”者并不多見。夏陽小小說集《馬不停蹄的憂傷》的出版,可能為我們的閱讀欣賞帶來了某種期待。
2008年夏天,我在廣東惠州的一次文學活動上邂逅了夏陽。晚上沿西子湖畔散步,他和我聊起當代小小說領域的知名作家和標志性作品,并細論“金麻雀獎”獲獎者在創(chuàng)作中的長短得失,我猜想這是一個有文學天分的青年。他告訴我,之前他曾詳細研讀了海內外眾多的小小說選本,尤其對數十位優(yōu)秀作家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代表性作品耳熟能詳。分手時,夏陽遞給我一沓作品說,有一天我要爭取拿下“金麻雀獎”。盡管我已知道夏陽見解不俗,文學準備厚實,可以期許,但平心而論,乍聽這話還是讓人感到有些驚訝?!敖鹇槿釜劇痹诋斚碌男⌒≌f領域,那是兼具權威性和全國性的大獎,雖屬民間評選,程序卻嚴格純正。夏陽當時還處于小小說寫作的起步階段,不過說話辦事,凡有此底氣者才敢有驚人之語,我喜歡有理想抱負的人。
后來《百花園》刊載了夏陽的《廚娘》、《矮子和高子》等小小說作品,很快便得到了讀者的來信好評。為發(fā)現扶持新人,推崇佳作,2008年底,“小小說作家網”舉辦了“全國小小說新秀選拔賽”,在參賽的上千名作者中,夏陽脫穎而出。他接連入圍的幾篇作品,開始顯示出這位小小說新銳作家的不俗功力?!秾ふ一咎m》在構思上別出心裁,在柳暗花明處重新轉入曲徑通幽,把思辨的余響留給讀者?,F實不由人,環(huán)境改變人,本來一身俠肝義膽的“花木蘭”,于無奈中落荒而去的結尾頗具反諷意味。這種敢于直面社會矛盾,剖析事物內在因素的勇氣是值得稱道的,把一種責任感和心存憂患的悲憫情懷躍然紙上?!段浵仯浵仭吩跀⑹錾峡此坡唤浶?,隨意變幻視角,實則是旁逸斜出,緊要處插入閑筆,集必然性和偶爾性于一體,解構著人性深處的情緒化律動。它詮釋了這樣一種哲學:生存環(huán)境之于人性形成的因果關系,健康成長抑或變異畸形,自我調節(jié)抑或泛濫失控,決非一朝一夕的偶然機緣,這種悄然質變存在于某種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必然形態(tài)之中。螞蟻不懂人間男女情事,依舊忙碌于食物與洞穴之間的暖陽途中。作者能從庸常瑣屑甚至可以說是毫不相關的生活物事中,弄出這么一個哲學思維來,并用幾個貌似游離的情節(jié)串掇成一篇完整的故事,可謂用心良苦。這需要作者善于運用嫻熟的小說藝術手段外,還須具備能夠洞察生活本質的深邃目光才行。
帶給我更多驚喜的是《捕魚者說》。這是一篇構思詭異大膽、新穎離奇的作品。文中的父子關系、夫妻關系,男女關系的日漸變異,人與生存環(huán)境依附關系的潰堤,在不足2000字的篇幅里處理得模糊又清晰。捕魚人家庭上的倫理盡喪,生存上從夏陽河開始敗退,又守不住贛江、鄱陽湖乃至長江,天下多成干涸之湖污染之水,竟找不到立足之地。最后轉了一圈,又被擠迫到廣東沿江上游的一家電鍍廠打工去了。殊不知,那眾多的未及治理的輻射性強的小廠,正是下游水域的污染之源啊。這種無奈的意義上的終極追尋,的確令人無比沮喪之余,陷入對人性和生存的思索之中。夏陽在《捕魚者說》中有一段描寫可圈可點:“銀色的月光下,河面上波光瀲滟。水上飄亮出了他的絕活。他兩腿扎馬步,腳踩一舟,無槳無篙,扭著身腰,一搖一晃,一晃一搖,如同月光下的鳳尾竹在水面上舞姿婀娜。他收網的手指,上下翻飛,像在鋼琴上彈奏著一支醉人的月光曲。而捕撈上來的魚,肥美無比,起網的一瞬間,魚身上青白的鱗甲,在月光的折射下,寒光閃閃。”動與靜,人與環(huán)境,象征與比喻,包括動詞的精心選擇,呈現出語言彈性的節(jié)奏感。聰明的夏陽,在作品中能把社會問題(熱點)、情愛(性)和事故(突發(fā)事件)巧妙地交織在一起,平添了小說的現代意識、趣味性和吸引力。
我喜歡《馬不停蹄的憂傷》這樣的作品。作者借助于想象的翅膀,把擬人化的關于千里馬的傳說,襯托著一段現實生活中的悲愴人生履痕進行演繹,聞者不由會唏噓再三。唐朝劉禹錫曾有詩云:馬思邊草拳毛動。詩人筆下描寫的,大約也不是一匹凡駒。只不過借馬詠志,直抒胸臆,期望自己也有一番作為罷了。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士大夫們的成功人生也定位于“少年行俠,中年致仕,老年歸隱”基調上。夏陽在這一篇作品里,無論對于馬或者人的刻畫,并沒有把重心擱在主人公“縱橫捭闔”的抱負上,而是置放到人性的復蘇里,顯得沉郁隱憂。在這篇幾近簡單的構思里,作者吐納著復雜的人生況味。千里馬的不歸與主人公的歸去,不單單是人性與動物性的各自選擇。一如結尾時我們聽到的主人公內心深處的那種吶喊,它毫不掩飾地傳導出自己的愧疚和歉意。即使壯士遲暮,兒女情長依然可以親切感人,平民百姓如此更見九曲回腸。如何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一個緩沖的晚景,其鞠躬盡瘁是一種崇高,老驥伏櫪是一種志向,采菊東籬下是一種姿態(tài),而游子歸來,與老妻攜手相伴夕陽簡直是一種悟道了。
一地煙頭。他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電話號碼。他說,你還好嗎?我……我想回家。
電話那頭,遲疑了一會兒,響起一個凄涼的聲音,你不是說,你的憂傷,我不懂嗎?
夏陽孩子般嗚嗚地哭了。他哽咽著說,都三十年了,你居然還記得這句啊。我老了,也累了。現在,我好想回到你的身邊……他不能想象那匹曠野深處的雄性野馬,垂暮之年是否還真的不思回頭?
電話那頭,泣不成聲。
好在作者為主人公安排了個光明尾巴,讓離別三十年的老妻在牽腸掛肚中又接納了他,否則,恐怕這匹當年沖出樊籠的“千里馬”,只好在晚年孤獨地悵望遠方,黯然神傷了。我們常講好作品要有穿透力,讀后讓人產生心靈的震撼與共鳴,做到這一點,的確不是一件易事。
在小小說作品中,描寫愛情的悲歡離合千姿百態(tài)。夏陽的《一只紅繡鞋》卻采用隱喻的寫法,通過鞋的敘述,將主人公的愛情遭遇刻畫得格外凄美。在如泣如訴的敘述中,把女主人的身世交代得一清二楚,結尾一句“貴哥,你就當我死了吧”,似有裂帛之效。當年著名小小說作家王奎山的代表作《紅繡鞋》因為主題是寄托烈士哀思,寫出一種傳統(tǒng)美德,今天夏陽同樣以《一只紅繡鞋》作題,揭示的是相愛的人卻不能同結連理,透析的是生活之于人生的無奈和純真愛情的破滅。在《幸??赏豢杉啊分?,作者假設著各種幸福機會的來臨,實際上是為欲望與理性之間的爭斗在不停作出痛苦的抉擇,借此梳理著自己對所謂“幸福”的理解。此類愛情婚姻題材,夏陽總能寫出一些新意,其褒貶或愛憎,在自覺與不自覺間流露出自己的明確態(tài)度。我喜歡的作品,還有《翠花,上酸菜》,詮釋夫妻間的信任與失信的內在原因;《幸福的子彈》,營造如何創(chuàng)造人性之美并留下自己美好人生的記憶:《漂白》、《囚鳥》、《那些花兒》等,作者都在寫作時注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讀來不忍釋卷。
夏陽在選材上一向嚴謹,對社會問題敏感而關注,許多時候干脆把自己直接擺進來,甚至拿自己的行為說事,借事去拷問人世間的是非曲直?!稉焯羌垺?、《集火花》、《偷郵票》三篇,以童年視角對少年成長期的花季,進行反思和過濾,觀照它的亮色或雜質,頗具反思色彩。夏陽少年坎坷,從青少年時期又泅入商海沖浪,面對五光十色的生活,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動有所不動?!栋自迫思摇芬钥蓖甘狼榈哪抗馑急嫒松?,將入世與遁世、繁華與原始置放于現代文明的大背景下進行觀照,另有所悟,可看作是夏陽心目中的“新桃花源記”。
當代小小說領域的寫作者云集如蟻,彼伏此起,各領風騷,亦如市井鬧市,各色人等炫技。夏陽在出道極短的兩三年時間里,以數質兼優(yōu)的寫作,排撻進入一流作者的方陣,細究起來答案其實簡單。不懈地讀書思考和豐富的生活閱歷,直接關乎寫作者的人格養(yǎng)成。耿介而不追名逐利,不媚俗并拒絕投機主義,使夏陽在雜蕪的小小說作家隊伍更顯得言行坦蕩,特立獨行。關于人生,關于文學,關于小小說,夏陽曾寫下了自己的理解。他說:“小小說首先是一門藝術,語言的精準,具有畫面感的場景,獨到的敘述手法,極具匠心的謀篇布局,加上恰到好處的留白,方寸之間,凸顯小小說的大智慧。一篇經典的小小說,必須具備文字的質感、情感的傳遞、精神的共鳴三大要旨。小小說除了藝術的深度、力度和厚度,還必須具有不能脫離現實生活的平民式的廣度。”
江山代有才人出,小小說寫作的民間性平臺無比寬廣,凡有志者注定會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