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有一個“活雷鋒”。他做了一輩子好事,奉獻了一輩子愛心。他就是共產(chǎn)黨員、山西省陽城縣地稅局退休干部栗喜盛。
胡志明來信感謝他
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戰(zhàn)火蔓延到我國東北地區(qū)。在舉國上下同仇敵愾抗美援朝的熱潮中,在常香玉捐獻飛機的事跡感染下,年僅7歲的栗喜盛把多年來父母給的壓歲錢全部捐了出去,成為當時全縣捐款最多的小學生。
從此,助人為樂成了栗喜盛的一種習慣,一種精神追求。他在陽城一中學習期間,一次在郵局門口撿到30元錢,主動交給學校,因此在全校師生大會上受到了表揚。
參加工作后,他以雷鋒為榜樣,時時處處想著國家,想著他人。1966年邢臺地震,當時他每月工資僅28元,卻向災區(qū)捐款40元、衣服兩套、被子1條、全國糧票50斤。
1966年6月6日,為了支援抗美援越戰(zhàn)爭,他把身上僅有的40元人民幣寄給了越南駐華大使館。不久,竟收到了越南共和國主席胡志明的來信。胡志明在信中說:“我代表越南共和國和人民對你們這種國際主義精神表示感謝?!?/p>
1976年11月8日,中央決定修建毛主席紀念堂,出于對領(lǐng)袖的無比敬仰和深切懷念,栗喜盛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20元錢,寄到了中央辦公廳。同年12月8日,他收到了中央辦公廳寫來的感謝信。
從北京打來的感謝電話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大地震。雖然此時的栗喜盛因建房欠著3萬多元的外債,但他兩次借款2000元,寄給國務院轉(zhuǎn)交給災區(qū)人民。2008年9月8日上午8時許,國務院相關(guān)部門的同志從北京打來電話,對他的行為表示感謝和稱贊。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fā)生地震。當時,栗喜盛正在輸液,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他心急如焚,當即讓妻子再次借錢1000元寄往青海省民政廳。同年8月8日,甘肅舟曲發(fā)生特大泥石流災害,他把準備給孫女買車子及買糧油的800元錢支援給舟曲災區(qū)。
栗喜盛就是這樣一個人,每當聽到哪里發(fā)生災難時,他都會慷慨相助。
像雷鋒一樣樂于助人
對于身邊的人,他更是真情相幫。
栗喜盛擔任山西省陽城縣河北鎮(zhèn)財政所所長時,特困戶梁天貴因欠信用社3000元錢無力償還而走投無路。栗喜盛知道后,東借西湊,幫助其還清了貸款。梁天貴十分感動,堅持要和他結(jié)拜兄弟。
南梁村特困戶閆磊社借人的800元錢,還不起,栗喜盛用自己的錢幫著還上了。村民萬里山病了沒錢看病,他送去了1000元錢。在財政所工作期間,他先后幫助6位困難同志渡過難關(guān)。
從2001年9月到2003年6月,栗喜盛被山西省廣播電視學校聘用,他以校為家,愛生如子,把一個全校最差的班級,變成了一個全校最優(yōu)秀的班級。2002年12月26日,山西省廣播電視學校特別獎勵栗喜盛2000元,他馬上把這筆獎金用于學生看病。6月18日,栗喜盛離校時,2000多名師生依依不舍,夾道歡送。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60年來,栗喜盛用自己平凡的舉動,唱響了一曲新時代的雷鋒之歌。
(責任編輯: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