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關于明星的報道一直是媒體和公眾關注的話題之一。從女星的“被小三”到明星夫妻的生活被曝光,明星報道在一點一點的向低俗邁進。縱觀文娛界,對報道尺度、報道原則以及報道的商業(yè)利益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究竟應該怎樣報道明星?本文從《申報》對于阮玲玉的一系列報道中探尋當時媒體對于明星的報道,試為現(xiàn)代媒體明星報道找出一種新聞性與責任性統(tǒng)一的報道方式。
【關鍵詞】《申報》 阮玲玉 明星報道 隱私權
1905年,《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亮相,由此中國電影誕生,而后便有了中國的電影明星這一說法。關于電影明星的報道大約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申報》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明星報道的。《申報》為近代中國發(fā)行時間最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報紙,是中國現(xiàn)代報紙的開端和標志。它的明星報道對于現(xiàn)代媒體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申報》對于阮玲玉的報道開始于1927年3月13日,《〈掛名夫妻〉中之女主角阮玲玉(照)》在當天的13版中登出。而后,有關阮玲玉電影的觀影報道的《記〈掛名夫妻〉影片試映》和《觀〈白云塔〉試片記》先后在1927年、1928年刊登出來?!渡陥蟆穼θ盍嵊竦膱蟮缽?927年到1932年,前后近5年時間只有3篇文章進行了報道,且都是對于影片介紹的一般電影報道。
對阮玲玉成為巨星的打造《申報》是從1932年12月4日開始的,也就是在辦了電影???,《阮玲玉的臉》《張織云與阮玲玉》《影星陳玉梅胡蝶黎明暉阮玲玉徐琴芳胡珊唐雪卿徐來范雪朋合影(照)》等等,開始報道阮玲玉的工作、生活,并刊登相片等讓大眾更加了解生活中的阮玲玉。
在打造阮玲玉成為巨星的過程中,《申報》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申報》對于阮玲玉的報道卻可以分別以1935年1月11日、1935年3月9日這兩天劃為分界點。
1935年1月11日,《申報》在當天的第12版刊登了《阮玲玉小史一頁——張達民前塵如夢不堪回首 唐季珊一書誤會涉訟法庭》的報道。文章將張達民在法庭上的起訴理由一一列出,并詳細的敘述了事情經(jīng)過。報道中有這樣一段:“阮之于張同居,原未舉行婚禮、名分未正,及既于唐發(fā)生關系,遂乘間攜取衣飾各物,帶同所生女孩張妙容,脫離張家,正式從唐”,記者將阮玲玉與張達民、唐季珊三人之間的關系敘述的露骨不堪,全然不顧當事人的人格尊嚴,并且所報道之事與現(xiàn)實確有出入。如:“所生女孩張妙容”其實并非阮玲玉與張達民所生,而是阮玲玉自己領養(yǎng)的女孩。這也是《申報》第一篇關于阮玲玉隱私的報道。
緊接著,《申報》于1935年2月28日在12版刊載的《張達民訴阮玲玉唐季珊案》的報道中,記者將庭審的每一個細節(jié)全都報道出來,并未由于涉及個人隱私而有所顧慮,包括庭審中涉及到的簽字問題、雙方所付錢款多少,事無巨細、一一報道。此篇新聞報道還采用了“同居之愛”、“通奸等罪”、“職務羈絆”等多個直白、露骨小標題進行庭審再現(xiàn),由于下次開庭是在1935年3月9日,報道對讀者表示將繼續(xù)關注此案,而這也是將阮玲玉逼向死亡的一步。
到了1935年3月8日開庭審理前一天,《申報》在11版再次刊文刊登《阮玲玉案開審 有人向法院預領旁聽證》,提醒讀者第二天將開庭審理阮玲玉案,并且又將案情的過程復述了一遍,很多人想在法庭一睹阮玲玉的美麗風采。結果,阮玲玉在萬念俱灰的情況下,用自己的生命進行了抗爭。第二天即1935年的3月9日,《申報》在11版的左上角大標題《電影明星阮玲玉自殺》報道她自殺的消息。
阮玲玉自殺了,選擇吞食三瓶安眠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其中,報紙對于她諸多隱私的報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渡陥蟆范贾苯庸_的報道她的隱私,更何況那些無名小報呢?
而后《申報》對于阮玲玉的報道開始漸漸轉向平和,而非自殺之前那些新聞報道的直接、露骨甚至低俗。3月10日,《申報》在第13版用了整版的內(nèi)容刊出《遺書痛責張達民 阮玲玉含冤以死》來訴說事情始末,并登出阮玲玉的遺書遺照以及聯(lián)華公司發(fā)出的通電?!渡陥蟆吩趫蟮乐羞@樣說:“其實對于通奸一點,并不確實,今有對于本案之證據(jù)數(shù)種及遺書遺言可以呈庭作證”。這時的《申報》無論再如何解釋先前對于阮玲玉的露骨報道和無底線的私生活曝光都已經(jīng)毫無用處,人已經(jīng)死去,從此再無那個讓人心生憐惜的一代影星。
而后《申報》開始對阮玲玉的自殺做悼念報道和悼念評論。在當日的18版“婦女園地”中發(fā)表評論《吊唁阮玲玉》。在3月10日的電影專刊中也發(fā)文《悼念阮玲玉女士》,并在文中寫到“她的自殺不是她個人的損失,也不是她的家屬或某一個電影的損失,而是整個中國電影的損失”。在3月17日的18版“婦女園地”??性俅慰l(fā)悼念阮玲玉的文章《再挽一代名演藝家阮玲玉女士》。至此,《申報》對于阮玲玉的報道全面完結。而后,《申報》也再沒有出現(xiàn)過關于明星婚戀官司的報道。
阮玲玉在生命最后一刻的“人言可畏”多少帶有些無奈和凄涼。而造成“人言可畏”這種困境的終究還是媒體。報紙上用聳人聽聞的標題連篇累牘地刊登消息報道:《張達民將控阮玲玉通奸》,《阮玲玉通奸案發(fā)》、《背張嫁唐都是為了財產(chǎn) 三角戀愛糾紛未已 繼以通奸罪起訴》……就連《申報》這樣的大報亦以《阮玲玉小史一頁》為題來報道這場訟事。
《申報》和其他無名小報的不良報道在不知不覺中推動了阮玲玉的自殺。單就《申報》一家報紙來看,其報道是有問題的。
一、捏造事實
《申報》在關于阮玲玉婚戀官司的報道中不止一次的重揭過去,甚至捏造事實。如1935年1月11日,《申報》在刊登的《阮玲玉小史一頁——張達民前塵如夢不堪回首 唐季珊一書誤會涉訟法庭》中提及女兒張妙容乃阮玲玉與張達民所生。這樣的捏造事實、污蔑當事人對阮玲玉構成了很大的傷害。而且將孩子的全名刊登出來也是對其的一種傷害。
二、無視個人隱私
《申報》在一系列的阮玲玉報道中很大程度上都沒有考慮到去保護阮玲玉的個人隱私。在1935年3月8日11版的《阮玲玉案明日開審》報道中,《申報》竟直接刊出阮玲玉與唐季珊的居住地方為“海格路一百四十七弄二十一號”,這嚴重傷害到了當事人的隱私,對阮玲玉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
三、說書手法
《申報》對于社會新聞的報道采用的多為說書手法。雖然這在當時的上海很受大眾歡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新聞的真實性與嚴肅性。如在1935年1月18日刊登的《唐季珊訴張達民判決 張達民無罪》的報道中,《申報》這樣寫道:“幸獲與張達民之未婚妻阮玲玉女士訂交,阮在電影界與張織云齊名,故唐尤為欣慰,決與阮結白首之約。阮即與張達民脫離同居關系,正式事唐”。此種說書手法完全忽視了當事人的人格尊嚴,僅從娛樂大眾的角度考慮,贏得了銷量卻丟失了報紙的風骨。
《申報》的報道給現(xiàn)代媒體的明星報道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面對其種種不良做法,現(xiàn)代媒體應該明確自己的報道角度和報道原則。
首先,要正確認識公眾人物的隱私權以保護明星適度的隱私權。公眾人物的隱私權包括陽光隱私權和有限隱私權。陽光隱私權是對公民產(chǎn)生有益或有害聯(lián)系的個人隱私部分,不受法律保護,是公眾人物為得到回報而自愿放棄的部分。有限隱私權是指公眾人物的個人隱私不形成對公民有益或有害聯(lián)系的部分。媒體在對娛樂新聞中的明星報道時應遵循法律中的相關規(guī)定,這樣才能守住媒體底線。
其次,娛樂新聞記者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在優(yōu)先考慮公共興趣原則且不傷害明星人格尊嚴的前提下,對明星專業(yè)、職業(yè)相關的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報道。記者應尊重明星的隱私權不作報道,履行輿論監(jiān)督職責。
最后,在報道中要有人文關懷意識,人文關懷的中心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體貼人。因此對明星進行報道時,應尊重明星個體生命與價值、關注明星生存狀況、肯定明星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尊重明星的隱私權和名譽權。
參考文獻
①余慶華,《〈申報〉明星報道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J].《編輯之友》,2012(8)
②王軍,《明星報道的界限在哪里》[J].《中國記者》,2005(7)
③《〈掛名夫妻〉中之女主角阮玲玉(照)》[N].《申報》,1927-3-13
④《阮玲玉小史一頁》[N].《申報》,1935-1-11
⑤《唐季珊訴張達民判決 張達民無罪》[N].《申報》,1935-1-18
⑥《張達民訴阮玲玉唐季珊案》[N].《申報》,1935-2-28
⑦《阮玲玉案明日開審 有人向法院預領旁聽證》[N].《申報》,1935-3-8
⑧《遺書痛責張達民 阮玲玉含冤以死》[N].《申報》,1935-3-10
⑨《悼念阮玲玉女士》[N].《申報》,1935-3-10
⑩《吊唁阮玲玉》N].《申報》,1935-
3-10
⑾《再挽一代名演藝家阮玲玉女士》[N].《申報》,1935-3-17
(作者:均為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11級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