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報紙校對是報紙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報紙一旦出錯,輕則影響報紙的公信力,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影響,甚至危及報紙的存亡。因此,有效防止報紙差錯是辦報人員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編校 差錯 成因
打開報紙,無論是黨報、都市報,還是專業(yè)報,只要你細心閱讀,總會發(fā)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差錯?!靶蝿菀黄蠛谩睂懗伞靶问揭黄蠛谩?,“莫名其妙”寫成“莫名奇妙”,“自始至終”寫成“自始自終”,“偶爾”寫成“偶而”,“中肯”寫成“中墾”,“自己”寫成“自已”……這些連中學生都很少犯的錯誤,卻能白紙黑字地屢見報端。這還不算,有時報上還會出現(xiàn)大標題的錯誤。2013年2月25日,合肥新橋機場建成試飛,有一家都市報第二天見報稿,竟然在頭版出現(xiàn)大標題的錯誤,“新機場 飛天下”,寫成了“新機楊 飛天下”,由于標題字號大,黑壓壓的,實在是礙眼。
常言道“無錯不成報”,這是指當今報紙容量大,信息多,出版周期快,時效性強,編校時限短,且有些新聞事實又處于發(fā)展中,故而差錯難免。面對這種情況,國家有關部門規(guī)定,報紙的出差錯率為萬分之一,這相對于圖書十萬分之一而言,對報紙還算是給出了較寬裕的范圍。但這決不能成為報紙出錯的理由,因為新聞事實一旦出錯,輕則給新聞報道帶來負面影響,重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影響,甚至危及報紙的公信力和存亡。我們只有懂得防止報紙差錯的重大意義,“從我做起”,嚴于防范,做到“篇篇把關,事事把關,字字把關”,才能把報紙差錯降低到一個最低水平。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防止報紙差錯呢?本文從新聞校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報紙差錯進行歸類,分析成因,并探討有效防堵報紙差錯的方法,以供新聞同行參考。
一、最出不得的差錯——政治性差錯
報紙上政治性差錯,主要指新聞報道出現(xiàn)可能產(chǎn)生不良政治影響的差錯。政治性差錯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概括為三種:一是版面安排不當,主要是指對黨和國家領導人活動的報道在版面的位置安排不當。二是稿件中的觀點、提法與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不一致。如有的稿件涉及民族宗教問題時,由于作者政治敏銳性不強、政策水平不高,違反民族宗教政策;有的涉港、澳、臺問題的稿件把關不嚴,錯誤地將香港、澳門、臺灣稱為“境外”;有的保密觀念不強,在稿件中存在泄密隱患等。三是因技術(shù)性差錯造成可能帶來不良政治影響的差錯。如前幾年某報在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訪華之際,在一篇稿件中將“克林頓訪華”寫成了“克林頓反華”,這是打字誤碼和校對疏忽造成的重大政治性差錯。某家都市報也有過險情,比如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寫成“中國人民共和國”等。所以,要想讓報紙不出政治性差錯,我們要在出報每個環(huán)節(jié)上嚴防死守,對社會敏感問題更要慎重。
二、字形相近、同音字要仔細辨析
翻開報紙,出錯最多的是字形相近、同音字。如“巳、已、己”,不是把“已經(jīng)”寫成“己經(jīng)”,就是把“自己”寫成“自已”。某家都市報2011年2月11日04版 《本地農(nóng)民工,請你留下來》第二大段第1自然段第4行把“自己”寫成了“自已”。還有“撥”與“拔”,如某家雜志在2010年9月16日A02版第3自然段倒數(shù)第2行中將“選拔”寫成了“選撥”。
同音字差錯就更多了,如“女駙馬”寫成“女附馬”、“哪怕”寫成“那怕”、“兩極分化”寫成“兩級分化”。還有“他國”寫成“它國”、“蘑菇”寫成“磨菇”、“防患于未然”寫成“防患于未燃”、 “時候”寫成“時侯”、“告誡”寫成“告戒”、“趨利”寫成“驅(qū)利”……不勝枚舉。
既然差錯那么多,怎么解決呢?這就要靠我們根據(jù)字意、詞意以及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來認真的、仔細的辨析。如“他國”就不能寫成“它國”?!八麌笔鞘裁匆馑寄??這里是指示代詞,指另外的,其他的。如他鄉(xiāng)、他人、互不干涉他國內(nèi)政。再如“精彩”就不能寫成“精采”,因為《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就沒“精采”這個詞條,“精彩”是什么意思呢,是指表演、展覽、言論、文章優(yōu)美、出色的意思。而“采”則指精神、神色,如神采、興高采烈。故此,只要我們多長個心眼,仔細再仔細點,就能減少這方面的差錯。
三、要認真琢磨成語運用是否得當,從中發(fā)現(xiàn)毛病
成語,是人們習用的固定詞組,運用得當,不僅可以收到“字惟求少,意則期多”的效果,且往往能增添新聞報道的文采??墒怯行┳髡哂捎跊]有理解某個成語的確切含義,隨便運用,結(jié)果不僅達不到上述目的,而且會影響內(nèi)容的準確表達。如:某家報紙2010年9月22日A03版 《小團圓:正是月圓觀影時》第2 自然段第2行把“流芳百世”寫成“留芳百世”,這里的流是指流傳,而不是留下來的意思,“芳”是指好名譽,“流芳百世”是指好名譽世世代代的流傳下去。
四、對稿件中的人名、地名、路名要看仔細
人名出錯也是報紙校對最要重視的問題。如,有一家報紙在2010年2月8日《“虎”歷史源遠流長》一文中,把“藥王孫思邈”寫成“藥王孫司邈”;2010年9月11日02版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寫成“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還有把“周恩來總理”寫成“周思來總理”、“陳賡大將”寫成“陳庚大將”等。
地名差錯也很頻繁。如《沈浩是我們強大的精神支柱》一文的之小標題:“肥西縣店埠鎮(zhèn)半店村”應為“肥東縣店埠鎮(zhèn)半店村”。稍有點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店埠鎮(zhèn)在肥東,而肥西根本沒有店埠鎮(zhèn)。還有,2011年3月20日04版刊登的《“黑客”遠程攻擊多家政府網(wǎng)站》第三大段第1自然段第2行竟然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寫成“廣西省桂林市”。此外,把“亳州”寫成“毫州”、“滁州”寫成“滁洲”也屢見報端。
路名差錯也不少。有一篇寫在建“宿州路橋”的文章,作者根本不知道合肥道路的走向,文中有“在阜陽路與宿州路的交岔口”的描述,豈不知阜陽路和宿州路是同一南北走向,根本不會交叉,正確的描述應為“在阜南路與宿州路交岔口”,因為阜南路是東西走向。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除了要認真校對以外,我們還要多學習,平時要注意知識的積累,實在拿不準的也可以詢問其他同志,不明白的千萬不能放過。
五、時間、歷史年號、數(shù)字一定要看清
閱檢大樣時,手持一張當天的報紙,檢點一下,遞增的報紙編號和年月日是否準確,版次和星期幾是否對頭?每年第一季度,特別是新年開頭幾天,在閱檢稿樣時總要增加一個檢點年份的項目:是今年的,還是去年的?這都需要看仔細。
有一家都市報2010年12月13日A5版刊登的《這里也許有您需要的》一文第4自然段第2行“截止到2011年11月31日”,犯的就是一個低級差錯,連小學生也知道11月是沒有31日的。再如2011年3月15日16版版面最下面的“圖片說明”第1行“3月11月”竟出現(xiàn)兩個“月”,正確的應該是“3月11 日”。歷史年號也時而有錯,大多出錯在副刊上。如把“崇禎”寫成“祟真”。如何防止此類差錯呢?我們可以通過查工具書來發(fā)現(xiàn)差錯和消除差錯。
對于數(shù)字要通過前后矛盾、復核數(shù)據(jù)來發(fā)現(xiàn)毛病。對新聞報道中的數(shù)字,或乘、或除、或加、或減。某報紙2009年10月23日04版《被砍男子流血駕車沖鬧市區(qū)》之“C”段第1自然段第9行“前額處傷口深達200厘米”這個數(shù)據(jù)明顯有誤,為什么呢?因為人的臉再長也沒有200厘米啊,200厘米就是兩米,比普通人身高還高呢!再如《4年半,打造海峽西岸快速通道》一文第1自然段第6行“合福鐵路建成后,由合肥前往福州的鐵路運行時間只需8個小時左右”的表述明顯與最后自然段第4行“正線全長806.27公里……設計速度為250公里/時”相矛盾。按全長806.27公里除以250公里,合肥到福州只需3個多小時,怎么可能要8個小時呢?所以在校對時,遇到數(shù)字不符合邏輯的,一定要復核。
六、通過查出處、查根據(jù)來發(fā)現(xiàn)差錯和消除差錯
稿件中凡引用領袖人物、著名人物的話、文字的,宜取慎重態(tài)度,要認真核對原著,認真核對出處。如果引用錯了,輕則影響不好,重則易犯政治性的錯誤。有一篇文章,稿里引用了魯迅一句話:“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边@句話是魯迅散文《故鄉(xiāng)》中寫的,原文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在這里引文少了“其實”、“便”幾個字。在一家報紙的2011年2月11日02版《三位老人孤獨離世拷問誰的良知》一文最后自然段第1行“花開無重日 人無再少年”,正確的應為“花開有重日 人無再少年”。
七、從文內(nèi)表述前后相互矛盾中來發(fā)現(xiàn)差錯,減少和消除差錯
從人物姓名的前后對照中來發(fā)現(xiàn)差錯和消除差錯。如有家都市報2010年2月6日04版刊登的《女子跳河輕生 眾人合力救援》一文第1自然段第1行“朱女士對記者說”可第2自然段朱女士卻變成“許女士”了,經(jīng)前后對照,正確的應該是“朱女士”。
從性別的前后對照中來發(fā)現(xiàn)差錯和消除差錯。如《銀河公園案殺人動機撲朔迷離》一文第二大段第1自然段第3行、第2自然段第6行,當事人明明是女性,但文內(nèi)卻兩處出現(xiàn)“他丈夫”,正確的應該是“她丈夫”。
此外,從文內(nèi)前后表述相互矛盾中來發(fā)現(xiàn)差錯和消除差錯的,還包括對時間表述、企業(yè)所有制名稱、產(chǎn)品名稱、量詞、職務、單位名稱、人物稱呼、技術(shù)名稱、年齡等方面。
八、從語義、語序方面發(fā)現(xiàn)差錯、消除差錯
一家都市報2010年1月23日A2版《等我為你熬鍋粥》一文第3自然段第4行“光彩眩目”應為“光彩炫目”。為什么呢?要從語義方面來分析。眩:1.、是昏花的意思,如頭暈目眩;2、是迷惑,執(zhí)迷的意思。如眩于名利。炫則是(光彩)耀眼的意思。語義不同,用法就不同。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看校樣,遇到疑問及時和編輯通氣,這樣差錯率就會降下來。
除此以外,我們還要加強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運用黨的方針、政策,去發(fā)現(xiàn)毛病,訂正錯誤。有一篇稿子寫道:“今年4月,這兩個企業(yè)又與開發(fā)區(qū)簽訂了第二期土地轉(zhuǎn)讓協(xié)議”。文中的“土地轉(zhuǎn)讓”這個提法對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二條明確規(guī)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zhuǎn)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quán)可以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轉(zhuǎn)讓?!庇纱丝梢姡巴恋剞D(zhuǎn)讓”的提法不符合《憲法修正案》的規(guī)定,應改為“土地使用權(quán)有償轉(zhuǎn)讓”?!笆褂脵?quán)”這三個字無論如何省不得!
以上僅歸納防止報紙差錯的八個方面,但在實際工作中,差錯是多種多樣的,也是千變?nèi)f化的,有的還相當隱蔽,沒有相當功力是檢查不出來的,我們只有在自己腦海里牢固樹立政治意識、時間意識、方法意識、協(xié)調(diào)意識、感官意識這五種意識并隨時注意總結(jié),把好報紙出版每道關口,報紙差錯就一定能夠大大減少和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