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淘寶網實現350億元的日交易量,比2012年的191億元大幅增長83%,這一讀數比1984年全國的社會零售總額還大!按照李克強總理的說法,阿里巴巴“創(chuàng)造了一個消費時點”,這個時點不僅見證了中國網絡購物的勃勃生機,也顯示了中國消費增長的巨大潛力。但我們關注的是,在經濟增速總體下滑的情況下,中國消費增長的潛力如何釋放?那個理想中的消費時代如何才能實現?
蛋糕已經夠大
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國GDP規(guī)模從1980年的4546億元擴張到2012年的51.9322萬億元,32年擴張114倍,如果剔除價格因素,共實現了21倍的增長。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80年的2140億元增長到21.031萬億元,增長98倍。
但是,掩蓋在高增速之下的是經濟結構扭曲。1980-2011年,最終消費占GDP的比重從65.5%下滑到49.5%,其中私人消費占比從1981年的最高52.5%下降到2010年最低的34.9%,2012年這一比例略升至36%,而美國2012年私人消費占GDP的比重為71%,接近中國的兩倍。
結構扭曲之外,制約消費增長的第二個問題是,蛋糕已經夠大,我們能否更快地造更大的蛋糕?答案是否。2010年以來,中國季度GDP增速已從12%下滑到2013年的7.5%,這反映了一種共識,即中國正從高速增長階段過渡到中高速增長階段。
導致這種過渡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已經面臨生產要素的全面約束:勞動力方面,老齡化程度快速加深,勞動力供給2013年前后開始絕對地減少;資源能源方面,投資比重過高的經濟結構形成了對進口的嚴重依賴,如原油進口依存度高達55%;環(huán)境方面,大面積的水、空氣和固體廢物污染已經嚴重影響民眾的健康。因此,放慢經濟增長步伐是不得已的選擇,通過繼續(xù)做大蛋糕的方式促進消費已不太合適。從結構入手,進行收入轉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將是推動消費可持續(xù)增長的政策選項。這其實是一項分蛋糕的工作。
分好蛋糕
宏觀意義上的收入轉移有兩個方向:一是從政府向私人部門轉移,二是在私人部門,從資本性收入向工資性收入轉移。政府部門壓縮開支,實行結構性減稅,有助于收入和消費從政府轉移到私人部門。2012年底以來,新一屆領導層提倡輕車簡從、杜絕用公款鋪張浪費,從經濟意義上看,這也是政府在收入約束下的被迫選擇。2011年以后,中國財政收入增速從25%降至2012年的12.9%,2013年前三季度,繼續(xù)下滑至8.6%。
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下臺階,政府的結構性減稅措施延續(xù),如果按照李克強總理所言,“堅持不擴大赤字”,政府支出增速必須相應大幅下降。在蛋糕大小既定情況下,政府收入和支出的減少意味著私人部門收入和支出的增加。通常而言,私人部門消費雖然沒有政府部門消費那么集中,但更有效率。在政府支出結構上,行政性消費絕對減少,但民生支出和重點建設支出依然維持一定力度,這也有利于消費增長。
第二個方向是收入從資本所有者向勞動者轉移。在兩點意義上,這一轉移正在發(fā)生:一方面,劉易斯拐點出現后,中國勞動力供給稀缺性上升,意味著工資跟隨GDP上漲將成確定性趨勢,2009年以來低端工人工資大幅上漲便是一個例證;另一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占比過大導致資本所有者在初次分配中占比過高,高投資不可持續(xù),這一趨勢正在逆轉,意味著工資性收入占比相對上升。工資性收入者比資本所有者有更高的消費傾向,收入向消費傾向高的群體轉移,有助于提高總體消費能力。
網絡的威力
中國網絡消費近年增長迅猛。2013年一季度,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guī)模達3521億元,同比增長3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2008年這一比例為1.1%)。相對于實體店消費,網絡購物至少在租金、行政、物流三方面有明顯的成本優(yōu)勢。以物流為例,實體店的物流成本構成復雜,據中國商聯會測評,部分超市僅進場費就達到了40%-45%,也就是說,超市商品在進價基礎上要加價40%賣給消費者;而網絡消費的物流成本就是快遞費用,即便如此,中國物流成本壓縮和效率提升還有很大空間,物流協會指出,中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是18%左右,美國現在是8%左右,中國的物流成本比大多數國家,甚至印度都要高。
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威力,網絡消費將是中國未來消費增長的最大亮點。
消費被低估
考慮到網絡消費,中國消費統(tǒng)計低估的現象就不得不提,這是由中國零售統(tǒng)計的現狀決定的。按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劃分標準,“限額以上的批發(fā)零售企業(yè)和餐飲企業(yè)建立名錄庫,實施全面調查,由這些企業(yè)按月向政府統(tǒng)計部門報送統(tǒng)計報表,逐級匯總而得。限額以下批發(fā)零售業(yè)、餐飲業(yè)企業(yè)和個體工商戶采用抽樣調查推算”。這里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該統(tǒng)計的未統(tǒng)計,這里面主要是網絡消費,相信淘寶多數商家的營業(yè)額并沒有出現在統(tǒng)計部門的名錄庫里,即便被收錄,其上報營業(yè)額的真實性也值得懷疑。
二是不該統(tǒng)計的被統(tǒng)計,比如公務消費和投資性購買支出,在限額以上企業(yè)的零售數據中,占比最大的一項是“原油及其制品”,顯然公務消費、投資性支出都需要購買燃料和動力油料。
由于消費被低估,在經濟轉型方向既定的情況下,未來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是最不應該悲觀的領域。一個中速增長的經濟體中,蛋糕(產出)被越來越多地分給中低收入消費者(工資性收入者),這些消費者將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消費(網絡消費),這便是未來消費時代的大致圖景。在一個消費占比較大的經濟體里,經濟增速也必然低于投資拉動的經濟。如果房地產不再大肆虹吸居民的收入和財富,一個消費爆發(fā)的時代有可能成為現實。
對于本文內容您有任何評論或補充,請發(fā)郵件至xincaifu@xcf.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