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墊球是排球的基本技術之一,在比賽中主要用于接發(fā)球、接扣球、接攔回球等,它是組織進攻戰(zhàn)術的基礎,是比賽中攻守轉(zhuǎn)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爭取比賽勝利的重要保證。正面雙手墊球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排球運動的基本教材之一,是最基本的墊球技術,是各項墊球技術的基礎。在墊球教學中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錯誤,因而需要更好的錯誤預防及糾正策略,使我們在有限的學時中正確掌握正面雙手墊球技術。
關鍵詞: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術;錯誤;預防及糾正
正面雙手墊球是指運動員用雙手在腹前將球墊起的動作方法,它是最基本的墊球技術,是各項墊球技術的基礎,適合于接發(fā)球、扣球和攔回球,是組織進攻的重要保證。其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為準備姿勢、擊球手型、擊球點和擊球用力。在正面雙手墊球技術中,準備姿勢的屈膝深淺和重心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來球的高低、角度以及學生的腿部力量,在不影響快速啟動的前提下,適當降低重心,便于雙手插到球下,這樣既便于低墊也便于高擋;擊球手型常見的有抱拳式、疊掌式和互靠式;擊球部位以腕關節(jié)以上10cm左右橈骨內(nèi)側(cè)平面為宜;擊球點一般選擇在腹前擊球,以便于控制用力大小,調(diào)整手臂角度;擊球用力依據(jù)來球的力量和弧度而有所不同,墊輕球時主要依靠手臂上抬力量。墊重球時不但不能主動擊球,而且還要手臂隨球后撤進行緩沖。來球弧度高時要提高身體重心去墊球,弧度低時可采用低蹲方法墊球。墊球時手臂墊擊平面與地面夾角的大小直接影響擊球弧度的高低,夾角大弧度低,夾角小弧度高。
根據(jù)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經(jīng)常反復地墊擊各種不同性能的來i29CQlhBJFZvE5cD74uN1vr9og9JvZX7QbKEZgo2kT4=球,就能形成“球感”,達到動作技能的自動化,但是最基本的動作往往最細膩,如果在動作技能形成初期錯誤動作得到強化,將會直接影響后續(xù)動作技能和整體技術的形成,因此,在學習正面雙手墊球初期應及早地對錯誤動作和多余動作進行預防和糾正,以期能夠在有限時間內(nèi)更好地完成排球運動教學任務,提高排球運動技術。正面雙手墊球中擊球點和擊球用力是最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環(huán)節(jié),下面我們就對其錯誤形成原因以及預防和糾正策略進行探討。
一、擊球點不穩(wěn)定
(1)原因分析:技術概念不明確,準備姿勢不合理,擊球手型不正確,時機把握不準確,球的落點判斷失誤均以及初學者的畏懼心理等均可導致?lián)羟螯c出現(xiàn)過高或過低,左右偏移,漏接和“窩鍋”等錯誤。
(2)預防和糾正策略:第一,課前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優(yōu)秀運動員的動作演示或比賽中的鏡頭回放,幫助學生建立牢固的運動表象和技術概念,克服畏懼心理;第二,準備姿勢與移動練習組合的徒手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快速起動能力,加速學生準備姿勢和擊球手型的動力定型;第三,墊固定球,可將軟式排球裝入網(wǎng)袋懸掛或一人持球進行墊球練習,強調(diào)體會手臂與地面的夾角大小對擊球弧度的影響,找準合理擊球點,感覺適宜的手臂緊張度,消除學生對于排球的畏懼心理;第四,兩人相距2m~4m一拋一墊練習,要求雙手輕拋球,使球有一定弧度且落點盡量在墊球者擊球部位,當墊球者出現(xiàn)錯誤動作時,拋球者及時停止拋球并指出錯誤,當墊球者能夠持續(xù)運用合理技術墊球時,拋球者可用語言鼓勵進行強化;第五,兩人相距4m左右一拋一墊練習,要求球的落點在墊球者身體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同時高弧度與低弧度相互交替進行。開始時拋球者可提示拋球位置。對于處理高拋球,要求學生準確判斷落點后再接球,不要急于找球擊球;第六,對墻墊球,練習者自主選擇人與墻之間的距離進行練習,重點體會擊球時機和落點的判斷,要求練習者不急于擊球,首先看球的軌跡進行身體移動,要身體正對來球方向,其次依據(jù)球的弧度選擇準備姿勢高低,準確判斷落點,找準適宜的擊球點進行擊球。
二、擊球用力不協(xié)調(diào)
(1)原因分析:上下肢用力不協(xié)調(diào),沒有蹬伸動作;肩關節(jié)緊張,墊球后手臂下回不到位出現(xiàn)抱手移動;腰部發(fā)力挺肚子,造成墊球平直或球往后跑;動作概念不清出現(xiàn)擊球前拱手和擊球時翹腕動作;判斷不準確、移動不及時而急于擊球出現(xiàn)屈肘撩臂動作;擊球時重心下沉手臂回抽,球觸到手臂時向前滾動,手臂沒有平抬擊球,使墊出的球前旋;墊擊球時,手臂內(nèi)旋不夠、擊球面未對準球出現(xiàn)體側(cè)兩臂橫掃的錯誤動作。
(2)預防和糾正策略:第一,教師帶領學生反復練習蹬伸動作,強調(diào)插、夾、提、移、蹬、跟的用力順序,讓學生體會膝關節(jié)的屈伸和身體重心的上下起伏;第二,拍膝墊球練習,要求每墊一球后必須雙手拍膝一次,以養(yǎng)成墊球后下回手臂、降低重心的正確動作;第三,教師做正、誤示范對比,使學生建立起清晰的正誤動作表象,讓學生在實踐中能充分體驗到反射原理在墊球技術上的作用,并要求學生對墊球的準備姿勢、移動、取位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認真地按墊球動作要領去完成;第四,反復做徒手練習,強調(diào)抬臂墊球的同時要頂肘壓腕,手臂要向前上平抬不能有抽或撩臂動作;第五,蓄勢以待、主動出擊,要求每一次墊球完成后,要迅速降低身體重心,回到準備姿勢,要積極觀察球飛行的弧度、方向、速度,及時判斷球的落點,力爭在適宜的擊球點擊球。
總之,要提高正面雙手墊球技術,不僅要求學生從思想上對它引起高度的重視。同時,作為教師,要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動作及時地加以正確的分析指導,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參考文獻:
[1]黃漢升.甘建輝.吳義.排球[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蘇頌凱.排球傳墊組合教學常見錯誤與糾正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11(3).
[3]丁金煥.正面雙手墊球技術的教學步驟[J].中國學校體育,2008(10).
[4]羅光成.排球攔網(wǎng)技術的心理應用訓練[J].中國學校體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