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階》應(yīng)該算是解讀最為復(fù)雜的課文之一了。比如說:
(1)文中的父親“有長遠的生活目標(biāo),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教師教學(xué)用書》)
(2)其實《臺階》是一篇反思地方文化的小說,描寫的是落后的地方文化中的人生悲途。(地方文化中的人生悲途——讀李森祥《臺階》(王亞橋)
(3)父親造臺階“是父親一生中最燦爛、最動人、最華麗的生命過程”。父親的拼搏精神“是一種永不停息地同命運、同人生抗?fàn)幍脑瓌恿蛢?nèi)驅(qū)力……是一種文化符號”。(陳文宏)
對于《臺階》的解讀還有很多,分歧巨大。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感覺是源于作品“生活的真實”。不是作品太復(fù)雜了,而是生活太復(fù)雜了。我的解讀與以上解讀均有不同。
教學(xué)思路(主題:苦和命運)
[怎樣“苦”?]
(1)找相似的人。從學(xué)過的文章里或者看過的書里、電視里找和文章里的父親相似的人。從自己的周圍人里找和父親相似的人。既然有相似的人,就要有相似點。總結(jié)父親特點:A.善良勤勞;B.一生辛苦;C.地位卑微。
(2)從我們對全文的理解我們知道,有一個東西和父親的一生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它伴隨了父親的一生,見證了父親的追求,見證了父親的辛苦,也見證了父親的失落,它就是——臺階。
默讀全文,用“父親、臺階、一輩子”三個詞語說一段完整的話。
(3)用一個字或者一個詞概括父親的一生。(苦)
造臺階之前 欲望之苦
準(zhǔn)備造臺階的過程 生活之苦
造臺階之后 失落之苦
分別從原文找出句子和依據(jù)。
[為什么“苦”?]
可以說,父親一生都生活在“苦”之中,有心靈的煎熬,有肉體的勞累。父親造高臺階本來為了擺脫地位卑微的痛苦,但是經(jīng)歷了漫長的生活煎熬痛苦之后,父親得到的依然是痛苦。為什么會這樣呢?
A.追求目標(biāo)的虛幻(父親的悲劇在于他用了一種完全錯誤的方式追求他想得到的,他連自己生活想得到什么及應(yīng)該怎樣得到都沒弄明白)
B.痛苦源自欲望(太多,太不切實際)
[怎樣才能“不苦”?]
父親的一生非常苦,拋開時代、社會大背景的因素,我們想一想,如果你是文中的父親,你怎樣才能使一生不痛苦?不要虛榮,享受天倫之樂,把占有變成給予。
[改變命運。]
減少欲望只是父親改變自己生活的一種方式。父親真正想要的,是改變命運。父親的命運為什么這樣艱難?怎樣才能改變命運呢?《臺階》把中國人的命運寫透了。
我曾經(jīng)問我的同事和學(xué)生一個問題:《臺階》中的父親一輩子犯的最大的錯誤是什么?有三個。
錯誤之一:錯誤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也許有人笑了:帽子太大了吧?一點也不大。父親認為尊重來源于高臺階,很可笑,也很可悲。但是細想一想,父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很顯然這個社會是勢利的。高臺階的背后是財富和權(quán)勢。人們崇拜的也是財富和權(quán)勢。高臺階是遮羞布而已,父親沒有看透這一層。再者,父親真是不值得尊重的人嗎?從文章里看,父親勤勞、樸實、本分,他的身上有著中國人最美好的品質(zhì),有著最能讓人尊重的品德,父親沒有看到,別人也沒有看到。這說明什么?社會的集體潛意識是勢利的。于是,父親追求了一輩子的東西居然是錯誤的虛無。
錯誤之二:父親沒有改變自己的創(chuàng)造財富的方式。
父親一年在干什么?12個月里有7個月種田,4個月砍柴,半個月?lián)煳莼咽?,半個月過年、編草鞋。他什么時間思考呢?也許有人說當(dāng)時的社會就是那樣,但當(dāng)時的社會是不缺乏思考者的。我不是在吹毛求疵,我也知道本文的題材是小說,人和事都是虛構(gòu)的,但我也知道文學(xué)是生活的真實,它反映了一個時代。反觀一下我們的周圍,哪里是一個時代,從古至今中國的老百姓不都是在這么干嗎?!今天,我周圍的渴望財富的人們,依然沒人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創(chuàng)造財富的方式。
錯誤之三:父親沒有抓好下一代的教育。
別笑,父親勞碌一生的時候我在干什么?小時候蹦蹦蹦,長大了了幫父親挑水??梢钥闯鰜韮牲c:①父親沒有怎么教育我;②我和父親一樣在家干活,沒什么“出息”。兒子沒出息,老子出人頭地的愿望又落空了?,F(xiàn)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的家長,光是口頭重視孩子的教育,有幾個看相關(guān)理論著作的?一說就是自己不會,你一家子的最大的希望不付出去做,卻每天干活掙角票,孰輕孰重?我們周圍的人,大多數(shù)都在重復(fù)著相似的故事。
因為父親的命運和我周圍的人命運太相似了,所以我說:《臺階》把中國人的命運寫透了。
怎樣改變命運?把以上的錯誤改正就行了。
我以為《臺階》寫的是幾千年以來中國人的“悲劇”命運。我的解讀是否距離文本太遠了?是否有太多的牽強附會?也有很多同事認為我走得太遠了,上課能給學(xué)生這樣講嗎?學(xué)生聽得懂嗎?
我們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文本解讀的目的是什么?文本解讀的目的是保障課堂教學(xué)有效進行。深的解讀不能保證嗎?淺一點就能保證嗎?那么如果淺一點的是錯誤的呢?其二,文本解讀的對錯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是合情合理。只要解讀的合情合理,就應(yīng)該是對的。我的解讀是合情理的,之所以顯得深一點,是因為我把《臺階》放進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時空背景之中。其三,我們要和學(xué)生一起解讀文本的什么?解讀語言,解讀情感,解讀思想,解讀生活。其四,什么叫作超越文本?我以為:①文章思想、內(nèi)涵的解讀超越了由文字和內(nèi)容所固定的深度和廣度;②文章的語言或表述或行文出現(xiàn)了錯誤。
當(dāng)文本解讀超越文本怎么辦?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既然超越了,就分享超越,只要分享的過程是充分的,就是有效教學(xué)。當(dāng)然,這個分享不是無限的,它要在保證課堂教學(xué)的學(xué)生學(xué)習(xí)語言的時間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