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于培養(yǎng)世界意識。其八級標準更是細化了對高中生文化意識的要求。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為應付考試,上課只孤立地傳授語言知識,忽視了學生文化意識和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讓英語學習變得枯燥乏味,脫離生活實際,讓學生失去了學英語的興趣。其實,在緊張的高中學習中,教師可以探索育才途徑,通過一些教學策略的調(diào)整,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讓學生充分融入,學會“生活和呼吸”英語,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一、課堂內(nèi)外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策略
外語教學這種跨文化知識的教學應注重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有機結合,以此擴大學生對外語國家文化知識的接觸面。
(1)課內(nèi)教學。很多文學經(jīng)典和文本閱讀材料是傳承文明與文化的載體,有著深厚的文化意蘊,是學生學習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良好媒介,而課內(nèi)文本教學則是教師帶領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度剖析的絕佳機會。以《牛津高中英語》模塊3 Unit 3 Reading部分的《Lost civilizations》為例,這篇文章通過小作者的旅游經(jīng)歷介紹了人類兩個失落的文明:龐貝和樓蘭。課前筆者要求學生自己上網(wǎng)查找一些失落的文明及其失落的原因。課上筆者帶領學生深度了解了古代龐貝和樓蘭人民生活的智慧并闡述了這兩個文明消失的原因,最后讓同學們結合課上所學內(nèi)容和課前自己查閱的資料進行小組討論得出人類的快速發(fā)展帶來的破壞會加速古代文明消失的結論。
對文章的深度講解加深了學生對人類古代文明的了解,增強了學生的跨語言文化意識并讓他們明白了人類古文明的去留掌握在人類自己手中,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體現(xiàn)了外語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課外活動。所謂“生活和呼吸”英語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英語的學習環(huán)鏡、文化氛圍,這在英語課外活動中尤能體現(xiàn)。對于高中生來說,豐富的課外活動無異于奢侈品,但即使在這樣的緊張氣氛下,教師也不能放棄對學生語言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高中的課外活動主要以聽說讀為主,讓學生主動或被動地加強語言輸入,能使他們直接或間接地接受英語語言文化的熏陶。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曾穿插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活動。在高二階段,學生的詞匯量有所增加,時間也相對寬裕。筆者要求全班同學輪流在每節(jié)英語課前進行5分鐘的演講,內(nèi)容自定,可以是電影、人物或自己感興趣的任何話題,學生可以通過上網(wǎng)查找資料,做成英文PPT并用英文口頭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演講完其他同學可以提出一到兩個問題,這樣不僅讓他們了解了不少西方文化,而且能學以致用地用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
二、加強英語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意義
對于應試思想盛行的高中教育,不少教師認為對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費時費力,對考試無益。其實不然,小到考試、大到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都離不開英語語言的文化知識。
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給學生布置制作幻燈片的任務,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詞匯接觸,不再局限于課本上有限的大綱詞匯,而且在運用過程中接觸的詞匯記憶起來會更牢固。一旦詞匯量有所增加,會給學生帶來成就感,并用學來的詞匯去閱讀更多的文學作品,又能積累大量詞匯,如此便可形成學習詞匯的良性循環(huán)。
而有了這樣的成就感,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能夠在英語環(huán)境中找到自我的價值,是不少英語達人對英語感興趣的原動力,高中生亦是如此。越來越多的詞匯積累讓學生愿意通過閱讀了解更多新鮮的事物,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易于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于語言學習是難能可貴的。
對英語文化知識的了解還有一大益處就是緩解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在外語學習中,由于目的語和學習者的母語之間存在不一致,而造成母語知識對外語習得的干擾和誤用被稱為母語的負遷移,也就是所謂的漢式英語。而如果學生是在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并加強對英語語言文化的了解,這種現(xiàn)象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能夠表達出正確、地道的英語,對學生的寫作及口語都極有好處。
結語:本文針對目前英語文化課程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一些改進策略,能夠幫助學生充分把握語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但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探尋英語國家的文化精髓,解讀英語文字中的文化信息,進而讓學生在理解層面對英語語言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給學生英語學習的氛圍,讓學生能“生活和呼吸”英語,使學生成才,應該是英語教學過程中每個教師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