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很多人都追求健康飲食生活,會對“膽固醇”敬而遠之,但其實它有利亦有弊,其實膽固醇也有好壞之分,它是我們體內不可缺少的角色,但你知道好壞的定義是什么嗎?其實除了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外,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食物也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病的幾率,今期就給大家揭秘膽固醇鮮為人知的一面。
雙面膽固醇
很多人都認為膽固醇對身體有害無益,其實它是一種在血液及細胞中的脂肪,是構成膽汁、細胞壁、維他命D及荷爾蒙的主要成分,是身體不可缺少的物質,而體內的膽固醇有八成是肝臟自行合成,其余兩成是由食物中攝取。
體內的膽固醇有兩種——“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壞膽固醇負責運輸膽固醇到身體各部分,令其黏在血管上形成栓塞,從而引發(fā)出不同部位的血管阻塞疾病。相反,好的膽固醇就把血管中過多的膽固醇運往肝臟代謝后排除,可以保護血管健康。常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動物內臟及魷魚等,會增加患上心臟病及中風風險,常人每日攝取的分量不應超過300毫克。而體內的“好、壞”膽固醇量是由肝自行決定制造多少,不能受“膳食膽固醇”直接影響,但食物中某些“脂肪”卻能令壞膽固醇增加。
膽固醇升降梯
升·糕餅及酥皮要少吃
一些含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食物,會間接增加壞膽固醇,這點很易被忽略。曾有研究指出,食物中的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會令壞膽固醇水平上升,前者主要在動物脂肪、椰子油及棕櫚油中找到;而后者的反式脂肪,如氫化植物油,在酥皮蛋撻、派及蛋糕中亦十分常見。要注意的還有食物的烹調方法,采用高溫處理如炸、烤、焗及烘焙過食物,如炸薯條和曲奇餅等,也會產生反式脂肪,從而增加體內的壞膽固醇量。
TIPS:蝦蟹等海產類頭部多膏,含高膽固醇,不宜多吃。
降·麥片菇菌降膽固醇
高膽固醇的食物琳瑯滿目,但其實有降膽固醇功效的食物亦一樣多。最常見的有麥片及菇菌類中都含有“多醣體”,這種水溶性纖維,它能吸走膽固醇,幫助總膽固醇水平下降。除此之外,抗氧化食物也值得一提,如黃豆類食物就含有大豆蛋白及大豆異黃酮,有助防止壞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氧化,減少血管栓塞,有助保護血管及心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未有確實的研究報告指攝取分量與吸走膽固醇的參考數值,所以大家仍要注意均衡飲食,多菜少肉,而且最好每日做30分鐘帶氧運動,保持標準體重。除此之外,良好的生活習慣也需注意,例如吸煙會破壞好膽固醇,助長壞膽固醇增多,反之戒煙就可以回升好膽固醇量。
1.菇菌類和燕麥等具有水溶性纖維,能吸走膽固醇從大便中排出。
2.黃豆類食物因為有抗氧化功效,防止壞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氧化,減少血管栓塞及患上心血管病的風險。
膽固醇Q&A
Q1:榴蓮含高膽固醇?
A1: 由于膽固醇只存在動物性食物中,所以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榴蓮跟其他植物一樣是不含膽固醇的,而很多人覺得榴蓮有高膽固醇,其實應該說是它含有脂肪,加上糖份偏高,多吃會致肥,間接增加患上高膽固醇的風險。
Q2:膽固醇同身體肥瘦有關?
A2: 不完全正確,每人體質不同,因人而異。瘦的人也可以有高膽固醇的問題,但肥的人,特別是中央肥胖的人士,患上高膽固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2至3倍。大部分高膽固醇人士并不可從外表上看出,亦不一定有征兆,所以需要定期作身體檢查,驗膽固醇。最好每年做1次身體檢查,而有直系親屬有膽固醇高問題,或本身有其他長期病患,如糖尿病及高血壓等,就半年驗一次。
Q3:不吃膽固醇高的食物,就可避免高膽固醇問題?
A3: 人們常以為有奶油的蛋糕才會含高膽固醇,但原來沒有奶油,又貌似清淡的“馬拉糕”及“海綿蛋糕”都用了豬油及牛油,兩者都含有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都會影響膽固醇的水平,所以患膽固醇高,不單只是進食高膽固醇的食物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