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是保持體內水分平衡、保證組織細胞正常功能所需物質平衡的器官,也是清除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有害(有毒)物質的組織器官,是維護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進行正常生命活動非常重要的組織器官。
目前,我國慢性腎病的發(fā)病率大約為10%。慢性腎病患者一旦達到終末期,就必須接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腎移植等腎臟替代療法,除帶給患者身體的傷痛,高額的治療費用也是家庭、社會難以承受的沉重負擔。
因此,了解慢性腎病相關知識,積極進行早期預防,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有重大意義。
晨起臉腫可能是腎病
腎臟耐受功能強大,因此多數腎病患者開始時通常沒有癥狀。當腎臟功能的破壞大于75%時,患者才會出現(xiàn)乏力、惡心、嘔吐、腹脹、厭食、高血壓、口中有尿味、皮膚發(fā)暗和頭發(fā)焦枯等。這時人們去醫(yī)院看病,但往往又不知道該去看哪科,胃口不好的看消化科,貧血的去血液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腎臟出了毛病。因此,很多腎衰患者都走過誤診、漏診的彎路,等到腎內科就診時,最終只能通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來維持生命。
其實,腎衰的發(fā)病并不是突然的,只是患者沒有在意而已。
與其他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腎臟病表現(xiàn)得更為隱匿,多數患者起病時沒有明顯的癥狀,因此不容易引起重視。此外,我國醫(yī)療資源有限,很多人,特別是農村人群,缺乏定期體檢;城市人群雖然偶有體檢,有的也僅僅做腎臟超聲檢查,導致很多慢性腎病被漏診。
以下信號可能是早期腎病的信號,值得關注:
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臉部水腫;無明確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尿泡沫多,長久不消失,說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質較多;
尿變色,呈濃茶色、洗肉水樣、醬油色或渾濁如淘米水,說明里面可能有紅細胞或者白細胞;
尿量過多或過少;
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歲以內一般不應該有夜尿,如果年輕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腎臟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xiàn)。
尿檢是最簡單的篩查方法
慢性腎病患者大多數早期沒有癥狀或癥狀較輕,因此,早期化驗檢查就顯得非常重要。尿常規(guī)是篩查慢性腎臟病最方便、最便宜的方法。定期查尿,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留尿時間 留尿看上去極其簡單,其實有很多講究。一般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檢,此時的尿液最濃,更能反映出病情。如果不能留取晨尿,查尿前不要大量飲水和牛奶等,否則會導致尿液稀釋。
尿液必須在2小時內送檢。尿液停放幾小時后,可出現(xiàn)葡萄糖被細菌分解、管型被破壞、細胞溶解等問題,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尿液選擇 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將尿液分為前段、中段和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受到污染,做尿常規(guī)和尿細菌學檢查時,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女性還應避開經期,清洗外陰,否則混進白帶和血液會導致化驗結果不準確;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應使用清潔容器留取尿液,如醫(yī)院提供的清潔尿杯。
尿量 一般送檢尿量為5~10毫升(至少達到尿杯一半的量),如要測尿比重則不能少于50毫升。
除了尿常規(guī)檢查,以下方法也能幫助診斷腎臟病變。
腎功能檢查 可測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由此可計算內生肌酐清除率(CCr),CCr能較早地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損害程度。在多數成人中,當CCr下降50%左右時,血清肌酐才會開始升高。
B超檢查 可以了解腎臟大小、形態(tài)、有無結石、腫瘤、囊腫、腎盂積水、尿路梗阻、先天畸形等病變。
尿紅細胞形態(tài)檢查 如果發(fā)現(xiàn)尿異形紅細胞>80%,應考慮血尿來自于腎小球。
24小時尿蛋白定量 正常值<0.15克/24小時。如24小時尿蛋白定量增多,可反映腎小球或腎小管病變程度。
腎臟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 CT和MRI能查出普通X線不能檢查出的細小鈣化、結石,還可以輔助診斷腎腫瘤、腎結核、腎囊腫等。
長期隨訪保證療效
慢性腎病不是不治之癥,尤其是早期腎病,通過積極防治能很好地控制病情,減輕腎臟負擔。指導原則有以下方面——
◎避免高蛋白飲食。尤其是尿蛋白量較大的患者,進入腎功能不全階段,則應開始低優(yōu)質蛋白飲食,每日蛋白質攝入量0.6~0.8克/千克體重。
◎積極控制血壓。通常要求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如尿蛋白量高于1.0克/天的患者,可進一步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能將血壓滿意控制到正?;蚪咏?,則腦、心、腎等并發(fā)癥不易發(fā)生,避免發(fā)生高血壓腎損害和減少良性小動脈腎硬化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率。充分控制血壓能預防、穩(wěn)定、甚至逆轉高血壓腎損害。
對于無合并癥的高血壓,首先應考慮非藥物治療,并可作為其他所有高血壓患者的基礎治療,其中包括減肥、限鹽、限酒、練氣功和太極拳、適當的體力活動等,并要做到持之以恒,都能收到一定的降壓效果。
◎降低蛋白尿。盡量將24小時尿蛋白量控制在1.0克以內,甚至0.5克以內,在血肌酐允許的范圍內(一般認為是265微摩爾每升以下),可考慮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和/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替米沙坦、纈沙坦等)。它們同時尚能減輕腎臟的高灌注狀態(tài),從而進一步起到減輕腎單位負擔、延緩腎功能惡化的作用。
◎糖尿病腎病患者除上述措施外,要有效控制血糖。嚴格控制血糖可以延緩病變的發(fā)展。
◎治療感染。正規(guī)的抗生素治療有助于控制感染,但應注意治必徹底,不能半途而廢,一般用藥在2周左右。
◎避免使用各種可能損傷腎臟的藥物,特別是抗炎鎮(zhèn)痛藥物和以腎臟排泄為主的各種藥物。
◎戒煙。吸煙可獨立增加蛋白尿的危險。
◎調控膽固醇水平。血脂異常也是發(fā)生蛋白尿的危險因素,調控好血膽固醇水平是治療慢性腎病的一項措施。
具體到不同人群,其預防措施也有所區(qū)別——
沒有腎病的人群
◎減少鹽的攝入,飲食宜清淡。
◎平衡膳食。人吃下大量的動植物性蛋白質,最后的代謝產物——尿酸及尿素氮等都需由腎臟負擔排除,故暴飲、暴食將增加腎臟負擔。
◎適當多飲水、不憋尿。尿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很可能經由輸尿管感染到腎臟,每天應充分喝水隨時排尿。
◎每天堅持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控制體重,避免感冒。
◎當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癥時,需盡快在醫(yī)生指導下采用抗生素徹底治療,否則鏈球菌感染易誘發(fā)腎臟疾病。
◎飲酒要適量,避免酗酒,同時要戒煙。
◎避免濫用藥物,多種藥物、化學毒物可導致腎臟損害。如長期大量服用止痛劑,不恰當地應用氨基甙類抗生素(如鏈霉素、新霉素、西索米星、阿司米星、妥布霉素、大觀霉素等),長期、過量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詳見后文“迷信偏方、盲目服用中藥湯劑”部分),可緩慢地引起腎功能破壞。
◎婦女懷孕前最好檢查有無腎臟病及腎功能情況。如果有相當程度的腎臟?。ㄓ袝r自己都不知道),要與腎臟專科醫(yī)師研討可否懷孕。否則,腎臟病可能很快惡化引起腎功能不全。
◎每年定期檢查尿常規(guī)和腎功能,也可同時做腎臟B超檢查。了解疾病的家族史。從而對腎臟疾病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
高危人群
即患有可能引起腎損害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壓病等)的人群。這類人群需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防止慢性腎病發(fā)生(即一級預防)。要注意:
◎積極控制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肥胖、血脂異常等),并在專科醫(yī)師指導下堅持藥物治療。
◎合理飲食,堅持相對應的低鹽、低糖、低脂、低嘌呤(高嘌呤的食物有動物內臟、濃肉湯、雞湯、魚湯、海鮮、鮮豆類、蘑菇、花生、糙米、全麥片咖啡、濃茶等)飲食。
◎密切觀察自身的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標,嚴格控制在正常范圍以內。
◎至少每半年監(jiān)測1次尿常規(guī)、尿微量白蛋白及腎功能,以便發(fā)現(xiàn)早期腎損害。
已患早期腎病的人群
此類人群要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重在延緩或逆轉慢性腎病的進展,以期盡最大可能保護受損腎臟(即二級預防)?;颊咭⒁猓?/p>
◎積極治療原發(fā)性腎臟疾病,控制蛋白尿水平:尿蛋白越多,對腎臟的損傷越大。應維持尿蛋白每日排泄少于 0.5克。
◎低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具有保護腎功能,減少蛋白尿等作用。通常每日每千克體重可攝入0.6~0.8克蛋白質。腎功能受損嚴重者,每日進食蛋白質的限制應更為嚴格,但同時必須防止營養(yǎng)不良。
◎避免或及時糾正慢性腎病急性加重的危險因素。如累及腎臟的疾病(包括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缺血性腎病、狼瘡性腎炎)復發(fā)或加重;血容量不足(低血壓、脫水、休克等);組織創(chuàng)傷或大出血;嚴重感染;腎毒性藥物或其他理化因素致腎損傷;嚴重高血壓未能控制或血壓急劇波動;泌尿道梗阻;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嚴重心衰、肝衰竭、肺衰竭);嚴重營養(yǎng)不良等。
◎積極治療腎功能損害導致的并發(fā)癥,如糾正腎性貧血,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如高血鉀、高血磷、低血鈣)和酸中毒等代謝異常。
◎堅持治療和隨訪。一些患者經治療后癥狀緩解,自身感覺很好,誤認為病已治愈,或擔心長期服藥有不良反應,就自行停藥,忽視維持期的治療隨訪的重要性。實際上此時病情仍在慢性遷延、緩慢進展。當再次感覺不適去就診時,疾病的嚴重程度已發(fā)生很大變化。因此,腎病患者不管病情如何,都應定期復查。長期隨訪、認真治療是W7exv7MXWUNMFTmdv3zvgw==保證慢性腎病療效的關鍵。
提高警惕,避免誤區(qū)
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于慢性腎病人們還存在各種錯誤的認識,這些誤區(qū)給慢性腎病防治增添了層層阻力。
年輕人不會患慢性腎病
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說,怎么這么年輕會得這種???其實,尿毒癥多發(fā)生在青壯年。如果回顧病史,可能許多人在一開始患上慢性腎病時的年紀非常輕,只是由于很多人一檢查就到了尿毒癥期,無法明確知道到底何時患上慢性腎病這種疾病,因此也沒有非常準確的統(tǒng)計資料提示我們慢性腎病的具體發(fā)病年齡段。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慢性腎病在任何年齡都可以發(fā)生,而大多數患者發(fā)病年齡非常輕,從發(fā)病到發(fā)展成尿毒癥,如果不治療可能只要幾年到十幾年。
迷信偏方,盲目服用中藥湯劑
迷信偏方是治療慢性腎病的另一個極端。有的患者為了片面追求消除蛋白尿或血尿,道聽途說亂用偏方,或長期服用所謂的“祖?zhèn)髅胤健?,導致腎臟病變加重,甚至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
中草藥中的某些成分有腎毒性,尤其是馬兜鈴酸的腎損害不小,且往往不可逆轉。因此,應慎用含馬兜鈴酸等對腎有損害作用的中草藥(如關木通、防己、青木香、天仙藤、朱砂蓮、尋骨風、管南香、三筒管、細辛、厚樸、朱砂、雄黃、魚膽、蜈蚣、雷公藤等)和中成藥(如龍膽瀉肝丸、排石沖劑、婦科分清丸、安宮牛黃丸、八正散、跌打丸、舒筋活血丸、止咳化痰丸等)。因病情需要,非用上述藥物不可者,一定要在正規(guī)醫(yī)院的專科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不吃鹽,不敢多喝水
臨床工作中,也會遇到一些慢性腎病的患者,第一不敢多喝水,第二不敢吃鹽,結果常常全身乏力。
慢性腎病患者飲食是一個大問題,患者往往存在多種疑慮。其實,處于穩(wěn)定期的慢性腎病患者,水腫的癥狀不明顯時,不必限制鹽的攝入,只要不吃過咸食物即可。
出現(xiàn)嚴重水腫、心力衰竭甚至高血壓腦病時,才需要嚴格限制鹽的攝入。病情緩解、趨于穩(wěn)定后,也要逐步增加食鹽攝入量。
另外,飲水量一般不加限制,輕度水腫患者適當降低飲水量,只有嚴重水腫及少尿才需要控制飲水量。
輕度蛋白尿不用治療
許多患者在偶爾的體檢中發(fā)現(xiàn)有蛋白尿或者血尿,身體沒有任何癥狀。對于這種輕度的蛋白尿或者血尿,許多患者常常不以為然,以為只要適當休息或吃點藥調理一下就會沒事。等過了幾年,明顯身體不適后再去就診,則可能已經到了腎衰晚期。因此,即使是輕度的蛋白尿或血尿,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追查到底,明確診斷,對癥用藥。
因為不同的腎臟疾病,雖然早期均可表現(xiàn)為蛋白尿或血尿,但臨床預后、治療方法卻千差萬別、相差甚遠。例如,同樣表現(xiàn)為輕度蛋白尿伴血尿,既可以是新月體腎炎所致,也可以是輕度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引起,前者腎功能可能在短短數周內就喪失殆盡,而后者的腎功能可能在數十年后還保持穩(wěn)定;同樣是鏡下血尿,既可以是腎下垂、腎靜脈受壓所致,也可以是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引起,前者可用非藥物治療,而后者必要時需用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積極治療。
因此,不管是蛋白尿還是血尿,都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進一步全面檢查,必要時及時行腎臟穿刺,搞清原發(fā)病因及其嚴重程度,然后才能對癥用藥,只有做到早期有效干預,才能阻止或延緩尿毒癥的發(fā)生。
總之,慢性腎病存在高發(fā)病率、低知曉率的特點,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給腎臟一些關愛,定期體檢,避免容易導致慢性腎病的高危因素,及早發(fā)現(xiàn)腎病的蛛絲馬跡;已診斷明確的慢性腎病患者也不要悲觀,只要正確面對,正規(guī)治療,仍然可以擁有良好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