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晨,眼看上學(xué)就要遲到了,女兒卻緊緊攥著皺了的紅領(lǐng)巾不肯出家門,軟磨硬泡地讓我重新熨燙。一條小小的紅領(lǐng)巾,戴在厚厚的棉衣下,根本露不出什么“面目”,卻被女兒這樣挑剔,真是令我無可奈何。
中午,我早早地準(zhǔn)備好午餐,可放學(xué)回來的女兒看了看餐桌上的饅頭,立刻皺起了眉頭。“老媽,這些饅頭怎么都是‘蝦兵蟹將’啊!”女兒撅著小嘴埋怨道?!吧笛绢^,媽媽這叫節(jié)儉,這些剩饅頭扔掉太可惜了,再說吃到嘴里,不都一樣消化嗎?”任憑我怎么講道理,女兒最終只喝了蛋花湯。
傍晚,女兒在書房準(zhǔn)備手工畫,我在客廳做清潔。一會兒工夫,我就不間斷地聽到女兒撕紙的聲音,我過去一看,只見地上躺著五六個紙團(tuán)。我一詢問,女兒的理由還格外充分,不是顏色太深了,就是涂得不夠均勻。足足兩個半小時,女兒才完成了作品。
平時,女兒對身邊的事物也挑挑揀揀:“家里的裝修不夠時尚啦!”“老媽的身材不夠苗條啦!”“老爸長得不夠帥啦!”在她的眼里,似乎一切都是有缺陷的。
以上情景時常發(fā)生,原因只有一個,也就是女兒的口頭禪“我要最完美的”??墒郎嫌钟卸嗌偈虑槭峭昝赖哪??為了苛求這份完美,女兒變得敏感而急躁,同時耗費(fèi)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面對“完美控”女兒,我赤裸裸地指責(zé),會打擊她的自尊,若是大包大攬地越俎代庖,又會削弱她的能力,看來只好步步深入地順勢引導(dǎo)。
轉(zhuǎn)眼到了周末,老師布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yè)——采集樹葉標(biāo)本。星期六一早,我就帶著女兒直奔附近的街心公園。深秋時節(jié),或是空中飛舞的,或是飄至地面的落葉比比皆是,女兒連忙俯下身子撿拾起來。本是輕而易舉的小事,女兒卻遲遲沒有收獲,她望望這片不行,看看那片也不合適,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片,卻又發(fā)現(xiàn)芝麻點(diǎn)的小洞。果不其然,女兒垂頭喪氣地說:“這些樹葉都不行,看來我的作業(yè)泡湯了!”“難道老媽有魔法,能變出完美的樹葉來?”面對女兒乞求的目光,我幽默地說道?!皩氊悾阕屑?xì)看,每個樹葉都是不同的,即使有點(diǎn)小瑕疵,也是唯一的存在,都是珍貴的。有句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樹葉也是同樣的嘛!”我輕聲地對女兒解釋。
女兒一邊聽著,一邊若有所思地點(diǎn)著頭。接著,她彎下身,小心翼翼地挑選出了十幾片樹葉,這下我們母女倆總算滿載而歸了。后來,女兒用這些不同的樹葉做了張貼畫,她得意地看著自己的“作品”,大發(fā)感慨:“看來,每片樹葉都是不同的風(fēng)景??!”“那當(dāng)然,就像人一樣,有高的,有矮的,有胖的,有瘦的,才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聽著這番話,女兒心領(lǐng)神會地點(diǎn)著頭。
后來的日子里,偶爾遇到生活中的小意外,女兒不像從前那樣傷心哭鬧,變得從容了許多。一不留神,鋼筆從書桌上滾落下來,折斷了筆尖,她惋惜地對我說:“老媽,鋼筆累了想罷工,它為什么自尋短見呢?”一句話逗得我忍俊不禁,一場小風(fēng)波隨之順利化解。
尤其是女兒參加故事大賽領(lǐng)獎的那個瞬間,獎品是女孩子最愛的芭比娃娃,可發(fā)到女兒時,娃娃僅剩下最后一個,而且一條腿已經(jīng)松動了。臺下的我異常緊張,唯恐女兒一賭氣拒絕獎品。誰知,她笑逐顏開地接下了,還大方地鞠躬言謝。回家的路上,我暗想:“或許女兒未察覺娃娃有什么異常吧!”就在我思慮時,女兒把娃娃高高地舉過頭頂,縱情歡呼著:“斷腿的芭比,請與斷臂的維納斯比美吧!”一時,我目瞪口呆,轉(zhuǎn)而把女兒緊緊地?fù)碓诹藨牙铩?/p>
面對稚嫩的孩子,或許一切都是美的,都是無瑕的,但這個世界畢竟有著缺憾,有著不足。不妨在孩子的心田播種下寬容、平和的種子,讓他們走出苛求完美的“泥潭”,唯有這樣,才能長成大樹,坦然迎接生活中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