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孩子撫養(yǎng)權往往是他們爭奪最為激烈的焦點。因夫妻雙方都是出于對孩子的愛,撫養(yǎng)權歸屬則又成為法律上最難以決斷的選擇。
為得健康孩子丈夫冒險停藥
26歲的吳晨曦是江蘇省海安縣人,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2005年10月,吳晨曦參加了公司舉行的產品交易推廣會,認識了應邀參加推廣會的攝影師唐建軍。唐建軍是一名自由職業(yè)攝影師,比吳晨曦大4歲。吳晨曦陽光般的笑容和姣好的面容,深深吸引著唐建軍。而英俊帥氣的唐建軍也吸引了吳晨曦的一顆芳心。就這樣,兩人火熱地戀愛起來。
正當兩人準備談婚論嫁時,唐建軍卻被查出了患有“肝豆狀核變性”,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需終身服藥治療??墒?,吳晨曦深愛著唐建軍,2007年5月,她跟唐建軍攜手踏上了紅地毯。為了讓妻子能生一個健康的孩子,唐建軍從2009年7月起,毅然停藥助妻懷胎生子。2010年5月1日,兒子唐鵬出生。
然而,由于停藥時間過長,唐建軍的身體受到了很大的損害。因病情惡化,唐建軍不得不告別急需他照顧的妻兒,于2010年6月26日至8月4日、9月24日至10月14日期間,先后赴外省治療。醫(yī)院針對唐建軍的病情,出具疾病證明書,告誡唐建軍:要終生服藥治療,停藥會加重病情。
離婚兩上法庭上演奪子爭執(zhí)
吳晨曦生下兒子后,讓父母將兒子帶回老家,這引發(fā)丈夫及公婆的不滿。唐建軍又因健康惡化,經濟壓力陡增,故在家庭經濟、小孩撫養(yǎng)雙重問題下,夫妻倆頻頻爭吵,雙方家庭也多次發(fā)生沖突。2011年4月,吳晨曦向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qū)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與唐建軍離婚并由她撫養(yǎng)兒子。
8月19日,南通市崇川區(qū)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雙方系自由戀愛結婚,有一定的感情基礎。雙方沒有妥善處理好小孩的撫養(yǎng)及家庭經濟問題,導致矛盾的發(fā)生,但可以通過溝通解決,遂判決不準離婚。之后,吳晨曦辭職回到海安老家。唐建軍與父母多次前去海安要孩子,讓吳晨曦不勝其煩。
2012年3月,吳晨曦再次將丈夫告上法庭,要求與唐建軍離婚,自己撫養(yǎng)兒子。4月9日,南通市崇川區(qū)人民法院審理了此案。唐建軍表示,自己患有先天遺傳性“肝豆狀核變性”疾病,需要終身服藥治療,而他為了胎兒健康,在妻子準備懷孕期間冒著病情加重的危險停藥,并直接導致后來的住院治療。在這種情況下,唐建軍不可能再生育子女,要求法院將兒子判歸其撫養(yǎng)。
對唐建軍的答辯,吳晨曦表示認可。但是,她提出,兒子剛滿兩歲,這一階段的幼兒更需要細心的撫養(yǎng),且兒子自出生后就由她及父母照料,已經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fā),兒子應當判歸自己撫養(yǎng)。
南通市崇川區(qū)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鑒于雙方的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吳晨曦堅持要求離婚,法院予以準許。唐建軍患有“肝豆狀核變性”疾病,需要終生服藥治療,吳晨曦也認可唐建軍在其準備懷孕期間曾停藥,由此看出,唐建軍對于再次停藥準備生育會造成疾病加重的擔心是有依據的,這種疾病雖不會導致唐建軍沒有生育能力,但是終生服藥的治療方式必然對他以后的生育造成一定的影響。唐建軍的父母也出具證明,表明他們愿意協助兒子而且也有條件照顧小孩。
2012年7月20日,南通市崇川區(qū)人民法院依據我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作出一審判決,準予吳晨曦與唐建軍離婚,并判決唐鵬隨唐建軍生活。
吳晨曦不服,向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2年12月19日,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作出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文中除兩級人民法院外均為化名,題圖與本文無關)
在傳統婚姻里,孩子是維系夫妻感情的紐帶,許多矛盾不斷的夫妻因養(yǎng)育了孩子而不愿輕易離婚,但一些“80后”夫妻并不如此。有調查顯示,“80后”離婚案件一個顯著特點是涉及孩子撫養(yǎng)權的爭議較多,成為法院審理的焦點。司法機關對撫養(yǎng)權最終歸屬的決斷,考量的是如何決斷更具人性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yǎng)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規(guī)定:對子女撫養(yǎng)問題,應當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fā),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yǎng)能力和撫養(yǎng)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對2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母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優(yōu)先考慮: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環(huán)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此外,父方與母方撫養(yǎng)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的優(yōu)先條件予以考慮。
具體到本案中,南通市崇川區(qū)人民法院考慮吳晨曦、唐建軍的物質和精神狀況、家庭環(huán)境、個人品行、生活能力及子女情感等因素,結合孩子的監(jiān)護情況,大人與孩子共同生活的長短,父母爭奪孩子撫養(yǎng)權的動機等情況進行判決。唐鵬已滿2周歲,唐建軍患有“肝豆狀核變性”疾病,因再次停藥會嚴重影響健康,再次生育的風險比較大且由其照顧孩子也不存在不利于孩子成長的情形,故南通市崇川區(qū)人民法院判決孩子隨唐建軍生活。
我們也應該看見,生活中的一些“80后”夫妻在子女撫養(yǎng)的歸屬問題上相互推諉。理由是因工作不穩(wěn)定或事業(yè)剛剛起步,物質積累少?;蛴械母改覆辉谏磉叄瑹o法幫著照看孩子,壓力導致有的人不得不放棄孩子;一些人追求自由、考慮將來還要再婚等因素,孩子會成為累贅。此外,“80后”的父母參與爭奪第三代撫養(yǎng)權的斗爭,是導致孩子撫養(yǎng)權爭奪戰(zhàn)產生的主要原因?!?0后”生育子女構成典型的“4+2+1”模式,故6個大人的情感焦點集中到唯一的孩子身上?!?0后”中很多人在嬌生慣養(yǎng)中長大,他們難以擔當起家庭的重任,他們的孩子實際上由父母在撫養(yǎng),因而雙方的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投入較多。離婚時,雙方父母往往主動“請纓”,擔任子女的委托代理人出庭應訴或對自己的子女施加壓力,名義上為“80后”爭奪子女撫養(yǎng)權,實質上則是雙方為遵從各自父母寵愛“獨苗”的意愿而盲目堅持爭奪孩子撫養(yǎng)權。
有的“80后”離婚時在撫養(yǎng)費的多少方面特別計較,甚至影響到他們選擇是否要孩子。有的本來想要,會因為不滿對方開出的撫養(yǎng)費,而放棄對孩子的撫養(yǎng)權。有的要孩子就是為了向對方多要撫養(yǎng)費。即便法院的判決書已經明確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但心存芥蒂的離異怨偶依然會針對孩子展開不懈的爭執(zhí)。
戴新華(江西省德興市人民法院法官)
編輯/木非木 nclxp1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