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特別開朗,得知弟弟肺部的陰影檢測結(jié)果,雖不是百分百核實,但醫(yī)生說癌癥的可能性很小。我心里的石頭也就放下了。雖然他還患有其他重病,但起碼不是絕癥,在香港這么醫(yī)學(xué)昌明的地方,是有很大機會治愈的。
在行人如鯽的街道上,腦中的畫面突然跳回幾十年前,爸爸拖著我和兩個弟弟逛街買新衣的情景。那年頭家境清貧,我們?nèi)轮I漂亮衣服,爸爸總是說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多走幾間公司再買吧,然后他又主動介紹一些服裝給我們。當時我們都很不高興,心想到底是爸爸穿還是我們兄弟穿?其實我們都不了解爸爸當時的苦衷,他不是不愿買,只是因價錢太貴,負擔不起。回想他當時的痛苦,我現(xiàn)在也感到非常難過,因為當時我們蠻怪他。所以我希望現(xiàn)在的青少年,尤其是家境清貧的,要多體諒家長們的苦況,了解他們各方面的處境,免得帶給他們無謂的煩惱,日后追悔也許太遲了!
再說回新年氣氛,現(xiàn)在和幾十年前相差很遠,以往年近歲晚,家家戶戶都吃個不停,要自己做煎堆、油角、蛋散,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新春食物。尤其是我們住的徙置區(qū)都是比鄰而處,你過我家炸油角,我過你家炸煎堆,同心合力。
記得我時常穿梭其中偷吃剛做好的豆沙、油角,跟著又幫忙,他們還贊我乖。大約年廿八、廿九已經(jīng)爆竹聲聲,全市都進入快樂的氣氛。我和一群鄰居的小孩,拿著爆竹和火箭炮跟對面樓層的小孩“交戰(zhàn)”,煞是刺激,其實危險性很大,一不小心給擲到面部,弄到失明也有可能。另外,我們外圍有很多木屋,也很容易釀成火災(zāi)。很多年的新春期間,發(fā)生了多次火災(zāi)和有人因爆竹受傷的情況,因此后來港英政府索性一刀切取消了新年燒炮仗的習(xí)俗,弄得總好像缺少了什么,沒有那么熱鬧。以我個人意見,政府應(yīng)該找一些特定的地方,起碼年初一至年初三讓市民可以燒炮仗,既熱鬧也可盡量減低市民受傷的機會。
以前有一種叫“派財神”的習(xí)俗,小孩在紅紙上寫“財神”兩字,家家戶戶逐間派送,我也曾派過,每到人家門口就大聲說財神到,然后拿手中的紅紙遞給屋內(nèi)的人。因是好意頭,他們多數(shù)不會拒絕,并會給你一些零錢,我也曾跟一些大哥哥舞醒獅到處討利是(注:紅包),回想起來都非常過癮。
因為想燒炮仗,我也曾和一班小弟去澳門過新年,當時我大約三十多歲,澳門沒有禁止燒爆竹。在葡京賭場對面近海的地方,很多人在那里燒炮仗,我買了一大串相當勁的爆竹,找了一枝長竹綁上,幾個人合力舉起它。點著爆竹后,威力相當強勁,零散的爆竹屑四處飛揚,和我一起拿竹的小弟紛紛放手跑開,留下我一個獨自支撐。因那枝長竹非常重,我一個人根本拿不穩(wěn),有些爆竹就爆到我近私處的褲襠,幾乎給爆穿了,留下了一個大黑印。我無名火起,真想痛毆他們一頓,三字經(jīng)一輪掃射教訓(xùn)他們之后,好在到賭場頗有斬獲,當場怒氣全消,帶他們到夜總會飲酒泡妞去也。
香港雖然給英國統(tǒng)治了那么多年,華洋文化交雜,但我總覺得少時不論是過年或過節(jié),中國的傳統(tǒng)氣氛還比現(xiàn)在濃厚。這幾十年來人在江湖,不知香港教育界的知識分子如何教育下一代,有沒有承先啟后,將中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習(xí)俗等灌輸給他們呢?我不敢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