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早八點。
終于放假了。忙了一年,平時家里的每頓飯都做得匆匆忙忙、湊湊合合。作為家庭主婦,我不免心生愧疚。今天無論如何也要做頓像樣的“美餐”。
豈料,推開廚房門,滿地是水。咳,下水道又堵了!進都進不去了,還談何“美餐”?
此刻,我想起見面話不多、總是面帶微笑的譚師傅。譚師傅叫譚澤義,是我所在的北京德外關(guān)廂中直小區(qū)的維修工,來自山東省樂陵市花園鎮(zhèn)楊丁村。他今年56歲,個子不高,身體也不強壯,但總也閑不住,木工、電工、水暖工……樣樣拿得起,隨叫隨到。他的老伴在小區(qū)看自行車,夫妻倆每月的收入加起來不到3000元,住的是潮濕陰暗的地下室,用的是撿來的廢舊物品,卻將三個兒女全培養(yǎng)成了大學(xué)生。每天下班后,譚師傅就替老伴來看自行車。按規(guī)定,車棚晚10點關(guān)門,我時常踩著點兒來,從未見譚師傅早離開過一分鐘。
可是,今天是大年三十,譚師傅已8年沒回老家過年了,他還在嗎?我試探著撥通了他的手機?!皠e著急,我這就過去!”依然是叫人心頭溫暖的聲音。當時,譚師傅剛端起飯碗想吃早飯,我一個電話沒讓他吃成。他踩著水進了廚房,擰開下水道的彎頭,“嘩嘩”地接了好幾盆污水,又使勁兒通了通??墒牵瑵M池子的水還是不肯痛快地往下流。譚師傅干脆將彎頭卸了下來,我的媽,里面塞滿了白花花的凝固油脂,都是我平時不注意積攢的。譚師傅用筷子一點點往下?lián)?,直到摳得蹤跡全無。
只見譚師傅麻利地安好彎頭,用膠布纏嚴實,然后擰開水龍頭,滿池子的水頓時流得干干凈凈。下水道暢通了,我的心也暢通了,而且預(yù)示著全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一切的一切都暢通無阻!
離開我家后,譚師傅修好了5號樓1門樓道的燈,清理了7號樓2門221室住戶的馬桶,安裝了15號樓4門402室住戶的玻璃窗。
下午3點,忽然刮起大風(fēng),小區(qū)大門口掛好的一排燈籠被吹得滿地滾。譚師傅爬上在風(fēng)中搖晃的梯子,重新把燈籠掛好,掛出了新春的喜慶。
之后,譚師傅又到指定的鞭炮燃放點安置消防器材。
晚上,當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時,譚師傅仍在小區(qū)四處巡查,他要負責(zé)維護公共設(shè)施,保障居民節(jié)日安全。
譚師傅就這樣一直忙到初三。初四到初七是他輪休的時間??墒牵以谠豪镌和舛紱]有見過他。直到初八晚上下班去存放自行車,才驚喜地和他相遇了。原來,7號樓3門311室80歲的范國恩大爺膝下無兒無女,在初四凌晨1點犯了心臟病,譚師傅將他送進北大醫(yī)院搶救,并看護了好幾天。
望著譚師傅疲憊的面容,我想起了沈從文作品中那些“忠實莊嚴生活”的小人物,想起了與高樓大廈比渺小得如一粒微塵的“蜘蛛俠”。他們雖然生存在社會的最底層,卻常常被大家由衷地來仰視。因為,國家大機器的運轉(zhuǎn)離不開他們這些小螺絲釘?shù)膱允?,絢麗的“中國夢”也有他們這些草根增添的別樣色彩。
譚師傅,您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