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品種豐富、花樣繁多的小吃絕對配得上當(dāng)?shù)亟^美的風(fēng)景,在景色宜人的風(fēng)景中,品極富當(dāng)?shù)靥厣L(fēng)情的美食,這樣的旅游絕對很獨(dú)特!
廣西自古以來就是少數(shù)民族聚集的地區(qū),也是官宦商旅云集之地,各種民族風(fēng)味和漢人的風(fēng)味飲食在廣西得到了充分的結(jié)合和創(chuàng)新,當(dāng)?shù)厝巳诤狭烁鞯氐娘嬍程攸c(diǎn),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特色名菜和風(fēng)味小吃,并且以綠色、保健和長壽為特點(diǎn),頗具人們的青睞。下面就給您介紹幾道廣西的著名特色小吃,邊聽美麗傳說,邊品上好美味!
說到廣西的名小吃,首當(dāng)桂林米粉。桂林人非常愛吃米粉,一天三餐都可以把米粉當(dāng)做主食來食用。走在桂林的大街小巷上,“桂林米粉”的店鋪林林總總,過去有人用“五步一軒,十步一館”來形容米粉鋪的數(shù)量,而現(xiàn)在的米粉鋪,則要有過去的幾倍之多了。遠(yuǎn)走他鄉(xiāng)的游子回到家鄉(xiāng),第一時間就要先去吃一碗桂林米粉來解解饞,化解心中的思鄉(xiāng)之情。
相傳桂林米粉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末年,秦始皇非常愛吃鯉魚須和魚肚,便大量捕撈漓江里的魚,魚王為了拯救子孫,就想出用大米做成米粉代替鯉魚須,秦始皇品嘗之后拍案叫絕,于是桂林米粉就誕生了。
鹵菜粉是做法最大眾化的米粉,也叫鹵粉,就是把做好的鹵料澆在燙好的米粉上。一碗成功的米粉取決于鹵料的制作,其中所用到的香料就有十幾種,主要有草果、八角、桂皮、茴香、香葉、羅漢果等,加入骨頭、牛肉熬上幾個小時,不僅香味撲鼻,還養(yǎng)胃健脾、促進(jìn)消化。米粉深受百姓喜愛的原因,不僅僅是因?yàn)槲兜莱霰?,營養(yǎng)豐富,它還是地地道道的快餐。從燙粉、淋鹵水、切鹵肉、鋪配料,全部過程半分鐘足矣。若再配上油炸花生米、蔥花、辣椒,以及當(dāng)?shù)爻霎a(chǎn)的酸筍,無論從賣相和口味上來說,絕對都是能瞬間激發(fā)人們食欲的地道小吃。
桂林米粉除了鹵粉之外,最有特色的當(dāng)屬馬肉米粉。顧名思義,馬肉粉以馬料為主料,但馬肉并不是與其它調(diào)料放在鍋一起鹵,而是掛起來制成臘肉,盛米粉的碗也不用大碗,只用小碗,將一兩米粉放入馬骨湯中燙熱之后,再分別放入五個小碗中,再在每個碗中放入臘掛馬肉、油炸鮮馬肉,再淋上鹵水,表面撒上蕪荽、蒜泥,味道濃香可口。吃完的小碗疊成一摞,別有一番風(fēng)味!桂林民間有這樣一句說法:“不吃馬肉米粉,不知天下美味”??磥?,要是去桂林旅游,馬肉米粉一定是不得不嘗的小吃。關(guān)于桂林米粉吃法的花樣還很多,有生榨米粉、三鮮粉、酸辣粉、牛腩粉和炒粉等,都是用產(chǎn)自當(dāng)?shù)氐拿追?,再搭配其它的食材和調(diào)料烹飪而成,口感不同,各具特色,絕對值得一試。
米粉的主要原料為大米,經(jīng)過多道工序加工制成的米制品。米粉中的鐵含量較高,可以促進(jìn)人體的造血功能,達(dá)到補(bǔ)血益氣的作用。米粉中的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等成份具有健脾功效,適于脾氣虛弱的人群。而且,米粉對于防止聽力過早衰老,治療眼類疾病也有一定輔助作用。如此看來,米粉不僅美味,還是對人體非常有益的一道小吃。
位于廣西東南邊陲的玉林,有著一道非常難得的傳統(tǒng)美食,“玉林牛巴”。之所以說它是難得的美食,是為它的制作工序繁瑣,而且其極美味,以至于從開慶年間傳承至今仍舊深受人們的喜愛。相傳在開慶年間,一位鄺姓的鹽商在運(yùn)鹽的途中牛累死了,他舍不得把牛丟棄,便將牛宰殺后把牛肉腌起來,曬成牛肉干帶回家中。他把腌好的咸牛肉放到大鍋里煮,再加上八角、桂皮等輔料一同燜燒,牛肉出鍋后香氣四溢,引得左鄰右舍紛紛聞香前來,品嘗之后無不稱贊肉香味好,之后“牛巴”這道人見人愛、堪稱一絕的風(fēng)味美食便慢慢流傳開來。
制作玉林牛巴要選用黃牛臀部的肉為主料,當(dāng)?shù)厝税堰@個部位的肉也叫做打棒肉,打棒肉肉質(zhì)細(xì)而且有嚼勁,吃后齒留余香。制作玉林牛巴要先將精選的打棒肉洗凈后改刀切成巴掌大小的薄片,用白酒、鹽、醬油、糖、姜汁、蒜白、蔥白、小蘇打和硝水混合均勻后腌漬1-2個小時。然后將腌好的牛肉片分別攤開,在太陽下自然曬至七成干。炒鍋中放入制作牛巴專用的茶油,先把八角、草果、沙姜、桂皮、丁香、桂花、桔皮、花椒、茅根、蒜白等調(diào)料放入鍋中爆香,再把曬好的牛肉干放入,用中火翻炒至肉干回軟,待鍋中無汁時,繼續(xù)加入清油翻炒,然后蓋上鍋蓋,用文火慢慢煨制1-2個小時。煨好的牛巴,揀去姜蒜等香料,控去油汁自然晾涼,改刀后即可食用。做好的牛巴色澤暗亮,氣味醇香濃郁,細(xì)嚼后滿口生香,令人回味無窮。玉林牛巴不僅可以做為下酒小菜單獨(dú)食用,還可另配食材制成其它菜肴。如與油炸花生米搭配拼成冷盤,或搭配桂林特有的米粉,制成涼拌粉等。
牛巴的主料是黃牛肉,其氨基酸的含量要大大高于普通牛肉中的氨基酸含量,且牛巴還有較高含量的鐵、銅、鉀、磷等礦物質(zhì),可以滿足大多數(shù)人體的日常生活所需。但是,牛巴的膳食纖維較粗且不易消化,還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老年人、兒童和消化力弱的人群不宜多吃。
尼姑素面,是與桂花米粉堪稱廣西姐妹小吃。尼姑素面的歷史悠久,據(jù)傳說在當(dāng)?shù)氐脑卵郎诫[真巖有一位尼姑,做得一手味道異常鮮美的素面。當(dāng)年朱元璋被元軍追捕,一路逃到這里,餓昏倒在尼姑庵門口。庵里的這位尼姑把他救起,煮了一碗素面給他充饑。朱元璋吃后大贊好吃,連吃了兩大碗。面還未吃完,便有追兵趕到,機(jī)靈仁慈的老尼將追兵引至別處,朱元璋才得以脫險。后來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依舊不忘老尼的救命之恩,派人南下謝恩,可惜的是老尼已逝去一月有余。朱元璋聞此噩耗不勝唏噓,親筆寫下“尼姑面”三字,派人給庵里送去。有了皇帝親筆題賜的牌匾,尼姑素面的名氣不徑而走,流傳至今。
尼姑素面的面條選取上好的面粉,純手工制成,做好的面條既薄且細(xì),光滑柔膩。煮面時,先用清水把面燙至七成熟,然后撈至用黃豆芽、草菇、香菇腳、冬筍等材料配制煎熬而成的湯里繼續(xù)煮熟。熟好的面條撈出放入碗中,兌上熬好的湯汁,再澆上草菇、素火腿、面筋等素食澆頭,撒上花生碎、胡椒粉,再滴上幾滴香油,一碗尼姑素面才得已上桌待客。尼姑素面所有的精華都在湯中,湯色金黃,清而不濁,味道鮮美甜爽,清淡可口,余香纏綿,令人邊吃邊贊。
尼姑素面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人體足夠的能量,香菇、草菇中的營養(yǎng)價值也十分豐富,除了人體所需的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還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zhì),經(jīng)常食用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尤其適合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中老年人食用。
在廣西的每個地區(qū)都有歷史悠久且美味的小吃,除了玉林牛巴,桂林的米粉和尼姑素面,到了陽朔還可以吃到正宗的陽朔小吃—柚葉粑粑。如果去龍勝、恭城、三江等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游玩,還可以品嘗到極富民族特色的小吃,像鍋打油茶、竹筒飯、蕨粑、龍脊水酒,侗族的酸魚酸肉等等。在廣西,品種豐富、花樣繁多的小吃絕對配得上當(dāng)?shù)亟^美的風(fēng)景,在景色宜人的風(fēng)景中,品極富當(dāng)?shù)靥厣L(fēng)情的美食,這樣的旅游絕對很獨(d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