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作為當下教育存在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它們的有效整合已成為世界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于2004年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及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都明確指出:“要把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這說明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已經(jīng)意識到了家校合作在現(xiàn)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那么如何實現(xiàn)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呢?
我校通過組建家長義工組織,探索家校合作的新途徑,歷時4年的實踐,也許能給大家?guī)硪恍﹩⑹尽?/p>
一、家長義工組織的內(nèi)涵與特征
“家長義工組織”是指在學校的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下,由關注教育、關心孩子、擁有愛心的家長代表組成的特殊志愿者團體。他們主動深入學校、家庭和社區(qū),參與教育教學、學校管理與服務全過程,同時把科學的教育方法傳遞給其他家長,實現(xiàn)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有效對接。其主要特征為“主動性、自愿性、公益性、組織性”,以大愛之心行大善之舉。
二、家長義工組織的職責與使命
學校文化的傳播者 家長義工是廣大家長非常信賴的代表,同時,他們又直接參與學校的管理與服務,對學校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因此,家長義工對學校文化的評價與宣傳很容易得到認可,他們無疑是學校文化傳播的最佳人選。
學校管理的參與者 家長義工主動參與學校管理,一方面可以讓廣大家長真切地把握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行動,另一方面也可以協(xié)助學校制訂出既適合學生發(fā)展,又能滿足家長愿望的學生成長計劃,促使學校與家庭達成共識,形成教育管理合力。
教育教學的促進者 家長義工組織可以實現(xiàn)“五贏”局面:家長義工直面學校教育教學復雜性,對教師產(chǎn)生敬重之情;教師因受關注而心生自豪感,更加珍愛教學事業(yè);學生因家長義工走進課堂,深感學業(yè)受關注;家長義工在參與中找到了自我奉獻的價值;家長義工把學??茖W的教育方法帶入社區(qū)和家庭,實現(xiàn)家校共育的目標。
第二課堂的協(xié)助者 家長義工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職業(yè),較好地補充了學校第二課堂的教學資源,也適當?shù)販p輕了教師的負擔。他們以“家長義工藝術團”為主要組織,以“和樂星期五”為舞臺,在音樂、曲藝、繪畫、書法、體育、設計、攝影、心理等方面協(xié)助老師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挖掘孩子的潛能。
師生關系的疏導者 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是現(xiàn)代學校民主、公平教育理念的體現(xiàn),更是現(xiàn)代學校教育價值的追求。家長義工具有家長和教育參與者的雙重身份,他們的參與可以有效疏導師生關系。
家校合作的代言者 家長義工的雙重身份決定了他們是家校合作的最好協(xié)調(diào)者,是兩者之間有效溝通的紐帶與橋梁。
三、家長義工組織的意義與啟示
豐富了現(xiàn)代管理制度 家長義工組織是實現(xiàn)學校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徑,更是健全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重要舉措,為促進學校特色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注入活力。
實現(xiàn)了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的一體化 家長義工組織從表層的參與和支持,到深層的管理與合作,全方位地融入學校、融入家庭、融入社區(qū),尤其是把學校教育方法帶入家庭,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目標一致,真正實現(xiàn)了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互補與共享,完成了學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有效延伸。
為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提供有力支持 組織在家謀生的孩子父母,成立類似于“家長義工組織”的團體,與當?shù)貙W校聯(lián)系,共同關注、關愛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問題,一方面可以彌補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也能及時深入留守兒童家庭,給予他們父母般的愛與支持,引導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終極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形成合力。我校依托家長義工組織,探索家校合作新途徑的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