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午,學生小彤來到辦公室告訴我:“班上有同學懶得下樓買東西,花錢雇人當跑腿。”小彤剛走一會兒,班長又來到辦公室,他神秘地附在我的耳邊說:“徐老師,咱班的謝洪成替人到小店買東西,每次收取一元辛苦費,已經(jīng)賺了七八元了?!闭f著用手指指小店外的謝洪成。我側(cè)過頭往外一看,只見謝洪成正抱著很多東西興致勃勃地往教學樓走去。
兩個同學告訴我的雖然是同一件事,但細細想來他們代表了兩種觀念—一是不應花錢請人為自己做事;二是替人做事不應收錢。
替人做事,收取“辛苦費”,這在社會上是習以為常的,但這樣的事發(fā)生在校園,還是我從教幾十年來第一次經(jīng)歷到的。據(jù)了解,他們之間沒有強迫行為,屬于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這樣的事雖然符合情理,但總覺得與校園大環(huán)境不相協(xié)調(diào)。既然事情發(fā)生在學生身上,我還是聽聽他們的聲音。
我把謝洪成收取一元辛苦費的事放到班會上討論,讓大家亮出自己的觀點。歸納學生的觀點,對于“謝洪成同學收取一元錢”這一現(xiàn)象的評論,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1.應該,謝洪成付出了自己的勞動,屬于勞動所得。
2.不應該,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講究奉獻。
3.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應該出錢讓同學替自己做事。
4.自己出錢自己享受,無可非議。
我進而讓學生就“該不該收取‘辛苦費’”和“該不該買‘享受’”進行辯論。最后得出趨于一致的意見:謝洪成替同學從四樓到底層的小店買東西,一趟收取一元錢的辛苦費,屬于合理收入。同學之間需要互相幫助,需要講究奉獻,但要看具體對象,自己能做的事卻不去做,這樣的人不屬于我們“幫助”“奉獻”的對象。我們提倡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亂花錢。我們的錢是向父母要來的,所以更不應該花錢去買享受,這一行為也有違《小學生守則》。
班會上,我給他們講了毛澤東一件睡衣補了73次穿了20年的故事;講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堅持皇家用的牙膏擠到一點不剩的事例;講了香港富豪李嘉誠追撿滾向陰溝的硬幣……當然,要使同學們真正節(jié)儉起來,幾個故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班會結(jié)束后,我適時開展了“每天賺取一元錢”的活動,活動時間為一周。我特地去了廢品收購站,詢問了廢紙及各種飲料瓶的價格,向?qū)W生公布?;顒悠陂g,要求學生不得把家里的廢品帶到班級充數(shù),不要收集影響健康的廢品,如油漆桶或易傷人的玻璃瓶等。為防止作弊,班長每天進行晨檢,活動不收現(xiàn)金,一律以廢品的斤兩或件數(shù)折算人民幣,目的是讓學生懂得一元錢的來之不易。
這一周,學生見了廢紙就撿,看到空瓶就拾。有的同學一下課甚至到別的班級清理垃圾桶,我則充當起收廢品的人,仔細計算每位學生一天所掙的錢。全班40個學生,數(shù)謝洪成賺到的錢最多,平均每天超過3元。此后也沒有聽到有人花錢雇人做事,他們也許體驗到了錢的來之不易。
我正為自己的舉措沾沾自喜,謝洪成敲開了我的門。這幾天看到謝洪成我總有一種愧疚感,上次班會無形阻斷了他的“財”路,但權(quán)衡利弊,我覺得這樣做還是應該的。
謝洪成滿臉笑容地來到我跟前,想說什么,卻又吞吞吐吐。我說:“謝洪成,這一段時間,有什么想法嗎?”
“嗯,有……有?!?/p>
“是不是賺不到‘辛苦費’對我有意見呀?”我直截了當把話挑明。
謝洪成連聲說:“不是,不是!”
“那有什么話就直接說吧,不要不好意思?!?/p>
謝洪成壓低聲音說:“我想到一條賺錢的門路,不知老師肯不肯支持?!?/p>
謝洪成是不是“財迷心竅”了,我剛阻斷了他的一條財路,又冒出了一條財路。這又是一條什么樣的財路?作為班主任,我應當予以正確引導。
我說:“只要是靠自己的能力掙錢,掙合法的錢,同時不影響學習,我就支持?!?/p>
“我想在垃圾里淘金,每天收集學校的垃圾。”
沒有想到“每天賺取一元錢”的活動,給謝洪成帶來了“商機”?!袄锾越稹边@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從我們一周的情況看,每天收集的垃圾至少可以賣四五十元。真看不出一個十一二歲的學生,竟有如此高的財商。
“一千多個學生產(chǎn)生的校園垃圾,就你一個人行嗎?”我疑惑地問。
“我已經(jīng)想好了,徐老師你幫著參考參考,聽聽可不可行?!苯又f出了具體方案:“我建議學校買8個可分類的垃圾箱,每個年級一個,另外文印室和生活區(qū)各放一個。我在班級里再選三個同學和我一起干,他們每人負責收集兩個年級的垃圾,我負責收另外兩處的垃圾。我們每天晚上放學后只要利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把可回收的垃圾收齊,把不可回收的垃圾送到垃圾堆。另外,我會跟垃圾回收站的人約好時間,定時來校收購。”
謝洪成的方案簡單可行,學校買8個垃圾箱也不成問題,可他們會怎樣使用賺來的錢呢?我擔心錢會把孩子們引向歧途。
“能不能說說賺來的錢怎樣花呢?”我試探著問。
謝洪成說:“爭取上學不用家里負擔,當然現(xiàn)在還沒有賺到錢,如果發(fā)財了我會把錢用得更有意義的?!?/p>
“勤勞賺錢,合理消費。希望能牢記你剛才這句話?!蔽亦嵵氐卣f。
謝洪成點點頭離開了辦公室。
事后我把這件事向校長作了匯報,校長很支持,他說:“這小孩有經(jīng)濟頭腦,有環(huán)保意識,還為學校減少了運送垃圾的費用?!?/p>
一晃兩個月過去了,全市要求中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各班下發(fā)了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書目表,要求學生自愿購買。我們六年級必讀書目有《西游記》《魯濱遜漂流記》《小王子》《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10本書。雖然作了動員,但也只有少數(shù)幾人買了一兩本。如今農(nóng)村學生家長給孩子買吃的、穿的慷慨大方,提到買書訂報,總是表現(xiàn)得吝嗇小氣。
在我為難之際,謝洪成找到我說:“徐老師,不知您是否愿意接受我的幫助,如果愿意的話,書籍不成問題。”
我說:“別賣關子啦,快說說哪來的書籍?”
謝洪成說:“我可以用賣垃圾的錢買四套課外閱讀書籍,然后租給同學閱讀,每本租金2元?!?/p>
“你這小子就知道賺錢。”我笑著說,“你可別掉進錢眼里?!?/p>
“花20元錢讀10本書,這樣的好事哪兒有?”謝洪成有點得意。
“每本1元錢租金,算是為集體解決難題;每本2元租金,算是以‘營利’為目的了?!?/p>
“1元租金,只能收回‘投資’呀?!?/p>
我摸著他那可愛的小腦袋說:“雖然賺不到錢,但你賺到了同學的心呀,在同學們心里你將是一個關心集體、為班級分憂的人?!?/p>
“賺到心,才能賺到錢。”謝洪成若有所悟,略思片刻說,“老師您說得對,就1元租金吧。這樣的‘投資’有價值?!闭f完他高高興興地走了。
“租書閱讀”是對還是錯?我不敢作肯定回答,只能默許,眼下已經(jīng)想不出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說實話,如不是謝洪成的四套書,我們班的課外閱讀就開展不起來。當然這是雙贏的,課外閱讀也讓這小子賺了一筆。不僅我班的學生租書閱讀,同年級的班級也紛紛租閱。謝洪成通過“投資”賺錢,此舉不得不令我佩服。自那以后,他有了一個雅號—“巴菲特”。
一學期很快就要過去,謝洪成的“淘金”過程一直在我的關注當中,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余的,他們在賺錢的同時也學會了“理財”。在“助殘獻愛心”活動中,學校估計平均每人能捐3.5元,他們四人每人捐助了50元。學期結(jié)束,班上所有同學的畢業(yè)照都由謝洪成他們買單,并且在畢業(yè)典禮那天,邀請全校老師舉行了一次特別的畢業(yè)茶話會。據(jù)了解,他們除了每人買了一輛280元的自行車外,把多余的錢都存進了銀行。
人們在重視智商、情商的同時,往往忽視財商的培養(yǎng),應該讓孩子從小就知道錢的來源與用途,知道怎樣賺錢和花錢。但由于我國學校財商教育的缺失,該不該讓學生賺錢,如何教育學生看待錢……這些問題越來越多地反映到我們學校生活之中,給學校德育帶來諸多困擾。
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孩子勞動賺錢的意識,讓孩子明白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生活的幸福,已經(jīng)是當今學校教育不能忽略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