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樂者不僅應該詮釋優(yōu)美的旋律和曲調(diào),更應當演繹高尚的素養(yǎng)和善良的靈魂,但在藥家鑫身上,我們只看到極端的自私和狹隘?!蔽靼彩袡z察院檢察官在公訴意見中如是說。
藥家鑫,一個風華正茂即將步入社會一展宏圖的樂者;張妙,一個樸實無華相夫教子的農(nóng)婦,卻因一場并不嚴重的事故和一個無法彌補的錯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這個故事就是轟動一時的西安音樂學院學子藥家鑫故意殺人案。
成長經(jīng)歷 沮喪壓抑種下禍根
藥家鑫出生普通的軍工家庭,像許多父母一樣,藥家鑫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因此他們對藥家鑫實施了嚴格的管教。藥家鑫從4歲起就天天練鋼琴,稍有偷懶,就會遭到父親的毆打。那時,望子成龍的父母還給他雇請了點對點的音樂老師進行輔導,支付一節(jié)課120元的高額學費。上小學后,父親給兒子制定了更加嚴苛殘酷的訓練計劃,每天一放學首先就要練鋼琴,哪怕他想先做作業(yè)后練琴也不行,因此課間十分鐘他除了上廁所就在教室拼命趕作業(yè)。他那時候年紀尚小,逆來順受,敢怒不敢言,只能拼命地在琴鍵上彈奏來發(fā)泄心中的不快。上了初中以后,由于嚴重偏科,藥家鑫在文化課方面明顯力不從心。那時恰逢父親轉(zhuǎn)業(yè),藥父干脆放棄繼續(xù)上崗,承擔起家庭教師的角色。當藥家鑫學習成績不理想時,就會被關進地下室,除了吃飯時間其余一律不允許上樓。這些讓藥家鑫記憶深刻的事情,無疑在他的童年記憶里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在那段時期,藥家父母將家庭發(fā)展的重擔當仁不讓地壓在未成年的兒子身上。擔心與焦慮使他寢食難安,借以暴食來緩解之,一度時期他的體重急增至100公斤。肥胖癥加上遭受父親否定的壓力,使他常常倍感危機失去自信產(chǎn)生自殺念頭。就這樣,他度過了艱難的青春期。
上了大學以后,他努力將過去父母近似于殘酷的管教理解為“愛”,也為曾經(jīng)產(chǎn)生的憤懣而羞愧。由于這些復雜的情緒情感,激發(fā)他拼命地勤工儉學,一有空余時間就給小孩教琴,用掙錢的方式來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更是企盼贏得父親的肯定。據(jù)藥家鑫同學、朋友的印象,藥屬于那種很優(yōu)秀,又很內(nèi)向的學生,很少與人交往,下課后總是獨自開車回家。他很少和父母溝通自己的生活,也沒什么朋友,也沒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因此他的內(nèi)心世界一直是封閉的,沒有人能夠走進他抑郁孤獨無助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他的真實想法。
在藥家鑫的成長記憶中,壓抑和沮喪集成了他人生中的主調(diào)。
連捅八刀 纖纖十指沾滿鮮血
不曾料到這雙彈鋼琴的手竟能無情地舉起屠刀,刺向一個被自己撞倒在地,毫無反抗能力的傷者。 2010年初秋的一個夜晚,藥家鑫駕車去事發(fā)地附近的西安外國語大學長安校區(qū)看望女友。十點多,兩人分手,藥家鑫獨自駕車返回市區(qū),在返回途中,藥家鑫邊開車邊用車上的影碟機看濱崎步的演唱會,在行至翰林路中段時,道路突然變得有些漆黑,藥家鑫想這樣的路應該很少有人經(jīng)過,于是加速前進,不料當時張妙正騎著電動車和藥家鑫同向行駛,藥家鑫把受害人張妙撞到在地,后藥家鑫下車查看,發(fā)現(xiàn)張妙倒地呻吟,又看到張妙在記他的車牌號。因為害怕農(nóng)村人難纏,藥家鑫不但沒有救人,而且用攜帶的一把八寸長刀連捅張妙8刀,致其當場死亡。據(jù)調(diào)查,被害人張妙被撞時,傷勢是左腿骨折、后腦部被磕傷,法醫(yī)稱如搶救及時不至于喪命。驗尸時,張妙共有8處刀傷,左手上有3道劃痕,前胸有1道刺穿傷,后背中4刀經(jīng)法醫(yī)鑒定,張妙死因系左前胸受銳器穿透傷致動脈血管破裂大出血,導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殺人后,藥家鑫駕車倉惶逃離現(xiàn)場,當車行至郭杜十字時又將一堆情侶撞傷,逃逸時被附近群眾抓獲,由于第二起事故并不大,藥家鑫當晚被釋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藥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機關投案,交待了自己于10月20日晚將受害人張妙撞倒后又殺害的犯罪事實。11月23日晚,疑犯藥家鑫被長安警方依法刑事拘留。11月25日,經(jīng)長安檢察機關批準,因涉嫌故意殺人罪,疑犯藥家鑫被依法逮捕。
死者張妙26歲,出生在長安區(qū)北雷村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是家中長女,初中畢業(yè)后就一直待在家中。2006年,經(jīng)媒人介紹嫁給同鄉(xiāng)宮子村的王輝,兩年半前,張妙生下一個兒子。孩子出生后,家里開銷大,張妙到堂哥張凱在西安大學城的麻辣燙鋪子打工補貼家用,一個月700元。 2010年10月20日是張妙在麻辣燙店鋪上班的最后一天,因為此前大學城里另外一家麻辣燙攤子出了食品安全問題,學校要求所有麻辣燙攤子轉(zhuǎn)型。也就在這天下班后,張妙被藥家鑫撞傷并殘忍殺害。
在家人眼中,張妙是一個孝順的女兒,寬容的姐姐,賢淑的妻子,慈愛的母親,是一個絕大多數(shù)人可以信任的好人,張妙的離世使張家人陷入無盡的悲痛之中。據(jù)張妙之父張平選回憶,2010年10月21日凌晨3時許,他聽見大門外有人敲了好長時間的門,黑暗里聽見是堂侄張凱的聲音。打開門,堂侄張凱告訴他一起去大學城附近一條馬路上。等趕到現(xiàn)場,張平選發(fā)現(xiàn),幾十個人將馬路中央團團圍住,地上有一大攤血,躺在血泊中的女子竟是自己的女兒張妙。
據(jù)張妙丈夫王輝講,這段時間,他幾乎什么心思都沒有,每天就是輾轉(zhuǎn)于派出所和長安分局等各部門?!拔抑幌胫M快為死去的妻子討個說法,至于以后的日子,我想都不敢想,兩歲半的娃丟給我,咋辦呀”。
幡然悔悟 當庭下跪懇求原諒
2010年3月23日上午,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藥家鑫撞人后刺死傷者案開始審理。來自西北政法大學、西安音樂學院等4所高校的400余名師生、60多名媒體記者和當事人親屬在可容納500人的旁聽席和走道里旁聽。上午10時許,法官宣布開庭,身著囚服,戴著手銬、腳鐐的被告人藥家鑫被法警帶入法庭,在公訴人宣讀公訴書的過程中,藥家鑫一直流淚,當法官讓他坐下時,藥家鑫突然向受害人家屬跪下,被法警拉了起來。在三個多小的庭審中,藥家鑫多次失聲痛哭,向自己的父母,向被害者及其親屬懺悔。在庭審最后陳述時,藥家鑫說:“我的行為深深傷害了兩個家庭,我和我的父母將會盡最大的努力賠償張妙的家人,希望張妙的家人、父母還有孩子能好過一些?!边@時他的聲音開始顫抖:“我向受害人的家屬贖罪。如果有可能的話,我愿意給張妙的父母養(yǎng)老,給他們當牛作馬,請求他們的寬恕……”對自己的父母,藥家鑫也表達了深深的懺悔:“我真的很對不起他們,他們傾注畢生心血培養(yǎng)我成才,我毀了受害者的家庭,同時毀了自己,更毀了我父母一生的期望……”
此前,據(jù)辦案人員稱,在看守所羈押期間,藥家鑫對自己的行為非常后悔,認罪態(tài)度良好。提審時,藥家鑫還特別向公訴人提交了自己在被羈押期間寫下的兩封悔過書,一封是懺悔自己一時糊涂釀下重罪,表示認罪;另一封是藥家鑫寫給被害人張妙家人的悔過書,藥家鑫希望公訴人能夠幫他把這封悔罪書轉(zhuǎn)交到張妙家人手中,請求他們也許根本不可能給予自己的原諒。
然而,藥家鑫再也沒有悔過自新的機會了,2011年6月7日,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核準,藥家鑫在西安市被依法執(zhí)行死刑。
眾說紛紜 喊殺留人各執(zhí)一詞
從一審判處藥家鑫死刑到藥家鑫上訴,再至二審維持原判到最高院核準最終執(zhí)行死刑,期間喊殺聲、留人聲、假死說、軍二代說,甚至還有網(wǎng)友寫的題為“如何拯救你——我的藥八刀”調(diào)侃文,各類言行,絡繹不絕,藥家鑫,一個原本普普通通的大學生,再一次被推倒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
有網(wǎng)友說:“不管為什么,殺人償命,天經(jīng)地義,一個妙齡女子就這樣香消玉殞了,如果我有機會見到這個藥渣孫子,我無法按捺心中的憤怒,如果有磚頭,我會砸爆他的頭,藥8刀!此賊不死,天下難安!也有網(wǎng)友說:藥家鑫其實是死于網(wǎng)絡暴民之口!我相信,如果放在西方國家,同樣的事情他絕對不會去殺那個女人!藥家鑫殺人了,這是事實,但是在社會責任淡漠的環(huán)境下不應將全部的責任傾倒在他的身上,況且他是自首,應當給他一次從新做人的機會,這個機會即是活路。
藥家鑫的同學和老師情愿說藥家鑫是個好人,也是個富有愛心的人,有專家說抽刀連捅是彈鋼琴的慣性動作,還有教授聯(lián)名寫了呼吁書,呼吁留藥家鑫一條活路。所舉原因是,“藥家鑫案的審理并不是在一個很公平的輿論環(huán)境中進行的,被社會輿論所影響”,“輿論喊殺聲一片,這不是一個好的社會現(xiàn)象,大眾對一個年輕人的審判,不能再一個非理性、非平和的心態(tài)下去進行,這牽扯到對一個生命,對一個人的尊重?!蓖瑫r聯(lián)名教授還認為,藥家鑫有自首情節(jié),有懺悔行為,有改造好的可能,就是個老實孩子。在聯(lián)名呼吁書的最后有這么一段話:放下我們心中的那把刀吧。尊重生命,即便這條生命是罪惡的。尊重人,即便這個人是罪人。放下我們心中的那把刀吧。一個孩子已經(jīng)失去母親了,就不要讓另一個母親失去孩子了。這是我們最樸素的愿望。
問題審視 漠視生命教育缺失
無論是網(wǎng)友的喊殺聲,還是專家學者的呼吁聲,無一不是對生命的尊重,對生命的敬畏??v觀這類惡性事件:
第一,缺乏對生命最基本的敬畏。
倘若拋開當事人的身份標簽,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在這些犯下惡行的年輕人身上,存在著一種共性的東西:那就是缺乏對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在他們眼里,生命是可以漠視的,生命是可以贖買的,生命甚至是可以隨意剝奪的。
缺乏最起碼的“敬畏生命”觀念,也許,這才是社會真正的可怕之處。更要命的是,這種對生命的漠視并非只存在于某些官二代、富二代身上,作為一種人性教育的缺失,它就像一個處處潛伏的惡魔,已成為隨時有可能傷害社會的短板。只不過貧富貴賤不同,表現(xiàn)的方式不同罷了:富二代可以飆車殺人,窮二代用斧頭錘子一樣可以行兇——馬加爵案就是一個例證。
悲劇不止,源于“敬畏生命”缺失,在質(zhì)疑官二代、富二代的同時,我們也許更應該從整個社會來反思這種缺失。
應當看到的是,造成這種缺失的根源,不僅在于書本上讀不到“敬畏生命”的文字,更在于現(xiàn)實中到處是“漠視生命”的事實:從官員“哪個地方拆遷不死幾個人”的冷血思維,到開發(fā)商打死一個人不過賠幾十萬的公然叫囂,活生生的現(xiàn)實告訴人們,生命在一些人眼里早已失去了應有的尊嚴和重量。這實在是一個可怕的現(xiàn)實。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每一個生命都處于危險之中,無論他是貴還是賤,是富還是窮。接二連三的悲劇告訴我們,是到了該對此徹底反思的時候了。
第二,藥家鑫案凸顯我國大學教育中法制,道德意識淡薄。
藥家鑫是否是富二代暫且不論,他是在校大三學生卻是不爭的事實。在校大學生本是象牙塔中的天之驕子,心靈應當是純潔無暇的,但是藥家鑫在面對一個被自己撞倒在地的弱女子沒有半點憐憫之心,反而為了怕惹麻煩向她連捅八刀,其喪心病狂可見一斑?!叭酥?,性本善”,在藥家鑫舉起尖刀捅向張妙的那一刻,他已經(jīng)泯滅了良心和人性,他已經(jīng)喪失了殺人償命這個最基本的常識判斷。在追究藥家鑫刑事責任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反思,我們的大學教育是怎么了,藥家鑫的道德觀念在哪,他的法律觀念在哪。我們的普法宣傳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是我們的所謂棟梁之才卻是如此的視法律為兒戲。大學生是一個國家興旺的源泉,承載者一個民族的希望。而培養(yǎng)一個合格的大學生,最核心的就是要教育他們做一個有良心的人,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三,藥家鑫“撞殺”之惡唯有法制才能終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談到揮刀動機時,犯罪嫌疑人藥家鑫竟稱是“怕撞到農(nóng)村的人,特別難纏?!币驗榕码y纏就去滅口,果真應了網(wǎng)友那句話“我爸是李剛,藥家更囂張”!撞傷不如殺死,這大概就是藥家鑫的邏輯。在對藥家鑫人性泯滅的咒罵聲以及對現(xiàn)行《道路交通法》等制度缺陷的質(zhì)疑聲中,我們更應覺醒,誘使人變成魔鬼的是制度缺陷,還是社會極端私利化、敬畏生命意識的荒涼化?其實,從法律的約束力角度,藥家鑫的這種選擇,是他“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趨利結果。
這道制度難題我們無法繞行而過。在全社會一致聲討一起接一起的“撞傷不如撞死”的惡性案件中,我們更需思考:緣何不斷出現(xiàn)這種扭曲的現(xiàn)象,如何從法律層面去破解它,已是迫在眉睫。良心與道德靠不住,唯有從制度上尋求解決之策。誠然,法律的修訂與執(zhí)行需要高額的社會成本,甚至還牽涉到社會相關利益的重新布局與平衡,但我們今天若不付出這種成本,明天就將會為此而支付更加高昂的社會成本。
篇后結語
藥家鑫伏法后,關于藥案的是是非非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作為國人,我感到很惋惜,兩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的逝去。我也希望能給藥家鑫一條活路,一個改過的機會。作為一個法律人,我認為法院的死刑判決是正確的,也是合理的。司法公正不能忽視民意,但也不意味著司法判決要受民意輿論的左右。一直牽動社會大腦神經(jīng)的藥家鑫,并不是死于輿論的影響,而是司法的公平判決。在這個案子上,勝利的,唯有法律的公平和社會公正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