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樂隊是西方音樂歷史發(fā)展的產(chǎn)物,是西方器樂音樂表現(xiàn)的最高形式。20世紀初,隨著西方音樂在中國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接受西方音樂、學習西方音樂,建立管弦樂隊成為中國人學習西方音樂過程中的一種追求,也反映了中國精英階層的一種文化心理。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幾支管弦樂隊中,中國演奏員寥寥無幾。上海工部局管弦樂隊以及哈爾濱鐵路管理局交響樂團都由大量外籍演奏員組成,這兩支管弦樂隊的演奏水平高,演奏曲目難度大,但主要面向僑民進行演出。成立于1934年9月的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管弦樂隊(以下簡稱音教會管弦樂隊)雖然其成員人數(shù)、演奏曲目難度及演奏水平都無法與上海工部局樂隊及哈爾濱鐵路管理局交響樂團相比,但這是當時中國少有的一支完全由中國人組成的管弦樂隊。樂隊成立后曾在公園、學校、廣播電臺等地演出,在其存在的四年多時間里堅持每隔一周在湖濱音樂堂為普通民眾舉行小型演奏會,舉辦大型音樂會三十余場,并多次為南昌中小學生進行普及性的演出,在民眾和學生中普及了西方音樂知識,為南昌市民了解西方音樂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音教企管弦樂隊概況
1933年3月,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下文簡稱音教會)成立于南昌,隸屬于江西省教育廳,1934年9月音教會組建了管弦樂隊,是其戲劇組中的一部分(見圖1音教會組織機構(gòu)圖),戲劇組經(jīng)費每月800元。樂隊是單管制,最多時二十余名演奏員,樂隊指揮程懋筠,演奏員一部分是聘請國內(nèi)優(yōu)秀演奏家,如趙年魁(曾是北大音樂傳習所管弦樂隊演奏員)、陳健、李九仙、盛文龍、張貞黻(曾是上海工部局樂隊實習演奏員)、李元慶、方大堤;另一部分是從省政府及公安局軍樂隊隊員中選拔出來,主要在管樂組演奏??箲?zhàn)爆發(fā)后,由于音教會的工作重心由普及音樂知識轉(zhuǎn)向抗戰(zhàn)宣傳,同時由于當時的戰(zhàn)爭形勢迫使音教會不斷向贛南轉(zhuǎn)移,加之經(jīng)費困難,1937年9月經(jīng)江西省務會議議決取消了音教會戲劇組的經(jīng)費,管弦樂隊移交給武漢勵志社。
(一)指揮及樂隊成員
樂隊指揮程懋筠,1900年出生于江西省新建縣,其高祖三兄弟皆為清嘉靖年間進士,官至一品,仕途騰達,被世人稱為“一門三督撫”,在當?shù)胤浅S杏绊懥Α?918年程懋筠赴日本留學,當年全國共有留日學生3724人,程懋筠是其中之一。1921年程懋筠考取日本東洋音樂學校(現(xiàn)東京音樂大學),跟隨聲樂教授彩田秀子學習聲樂,兩年后兼學作曲。在校期間程懋筠曾與同學登臺演出歌劇,表現(xiàn)出很高的音樂才能,受到音樂學家田邊尚雄的賞識,被譽為“特生”。1926年學成歸國,先后在南昌一中、二中、江西省師范學校任音樂教員。1928年任南京中央大學藝術(shù)教育專修科第一任系主任、聲樂副教授。1930---1933年程懋筠先后在杭州湘湖師范、英士大學、杭州藝術(shù)??茖W校任教授。1933年創(chuàng)辦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任主任委員,直至1944年音教會由于經(jīng)費不足遷移困難,在贛州解散。1933—1937年間,程懋筠任音教會管弦樂隊指揮,據(jù)樂隊成員繆天瑞先生回憶:“程先生指揮管弦樂隊,與演奏員的關(guān)系幾年來一直處在和諧氣氛之中。小提琴首席趙年魁先生在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時代就是管弦樂隊的演員,是老資格。程先生對他很尊重,趙年魁也不以老資格自居。有時大家對程先生的某樂曲處理有不同意見,趙先生總是說,既然指揮這樣認為,我們就照他的意見?!俺添抟詷O大的熱情、堅韌的毅力和極強的組織管理能力使得管弦樂隊的每項工作都井井有條,在經(jīng)費不足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完成大量的排練演出活動,其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風令人敬佩。另外,讓人感到驚訝的是程懋筠極強的檔案意識,即使是戰(zhàn)爭期間音教會的工作都有十分完整的記錄,管弦樂隊每次排練曲目和談話會議記錄都十分詳細,這使有關(guān)音教會及其管弦樂隊的研究得以進行。
樂隊成員最多時二十余人,1934年9月23日管弦樂隊在湖濱公園首演時,樂隊成員共20人。指揮:程懋筠;第一小提琴:李紹周、趙年魁、魏沃能;第二小提琴:魏自中、晏即曙、鄧雅賓;中提琴:錢曾寶;大提琴:張貞黻;重低音提琴:王家齊;鋼琴:繆天瑞;長笛:黎筱保:第一單簧管:王藝之;第二單簧管:羅志清:第一洋號:熊福榮;第二洋號:陳兆云;低音洋號:程賢惠;三角鐵:彭士源;小鼓:前人(原文如此——引者);大鼓:帥文斌@(見圖2)。
(二)運營狀況
音教會管弦樂隊的理念在于面向普通民眾和學生普及西方音樂知識,因此樂隊的演出票價非常低廉,1934年12月20日音教會的會議記錄中規(guī)定每張票售價600文,同時購三種者(還包括平劇演出票和話劇演出票)每份票價減為1500文,本會工作人員購票減收三分之一,每人5張為限,3張1000文,每人限2份,每場演出印刷票數(shù)為700張。由于不是以盈利為目的,加之演出面向普通民眾,所以音教會管弦樂隊的演出收入很低,經(jīng)費并不充足。程懋筠和演奏員們?yōu)榱斯?jié)約,經(jīng)常自己背樂器參加演出。據(jù)繆天瑞先生回憶:“程先生對行政費用盡量節(jié)約,每次在本市學校演出;他自己就步行去(不坐人力車),演員們自然各自走去,大件樂器,如低音提琴,也是二人扛去?!睒逢牬筇崆傺葑鄦T張貞黻在文章中說:“(近)年來,為了生活東西奔走,關(guān)于管弦樂隊也見過好幾個。例如江西南昌行營政治訓練處的管弦樂隊、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的管弦樂隊以及南京市政府的管弦樂隊等,在這幾個樂隊之中不是樂師的程度不齊,便是組織不完全。自然,樂隊最主要的條件是經(jīng)費。經(jīng)費充足,待遇不過于微薄,優(yōu)秀的樂師,便不難征集?!笨梢娨艚虝芟覙逢牭慕?jīng)費并不充足,如果沒有江西省教育廳的資金支持以及樂隊管理者的精打細算,管弦樂隊的日常開支、人員工資都沒有辦法得到保障。如果沒有程懋筠的精心管理,管弦樂隊更不可能在四年的時間里,堅持有規(guī)律的排練,完成大量的演出活動。
(三)演出場所
音教會成立后著手在湖濱公園建造演出場所一湖濱音樂堂。1934年1月,為建造湖濱音樂堂,教育廳在其公共講演廳建筑費項目下擬發(fā)了1000元,市政委員會發(fā)補助500元,公安局在罰款項下發(fā)補助500元,省政府在其總預備費項下發(fā)給補助費2000元,經(jīng)費共計4000元。1934年4月15日,項目正式開工,限80個晴天完工。四個多月后,湖濱音樂堂竣工。音樂堂高32尺,深38尺,寬44尺,內(nèi)部分兩層共有會客室、辦公室、化妝室、寢室大小七間,地下室一層。據(jù)繆天瑞先生回憶湖濱音樂堂是仿造日本東京日比谷大音樂堂建造的,是個露天的舞臺“一幢式樣特殊的建筑物。橫長方形的米黃色外殼,兩邊有浮雕大花;半月形的框邊,有浮雕小花;里面是凹進去的天藍色演奏廳;幕線以外,還延伸出寬闊的露天舞臺;臺前挖了伴奏樂池,筑了低欄范圍觀眾席,擺了長靠背椅,可坐上千人。欄桿外三面都是空草地,成千上萬人也容得下。如果愿意站著看,可以不必買票。演奏廳是很理想的演奏場所,其露天舞臺也可以演戲。”湖濱音樂堂建立后成為音教會管弦樂隊排練和演出的場所,每周在湖濱音樂堂排練三次,每隔一周在湖濱音樂堂公開演奏一次。1938年10月31日,日軍飛機從南昌市上空投下兩百多枚炸彈,湖濱音樂堂被日軍炮火炸毀,從動工修建至炸毀歷時四年零兩百天。這個露天的演出場所是原始的劇場形式。雖然有音響效果的缺陷,但因位于人群聚集的公園內(nèi),因此所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是無法估量的。湖濱音樂堂建成后成為音教會管弦樂隊和改良平劇班的演出舞臺,這些演出在民眾中傳播了西方音樂文化和改良傳統(tǒng)音樂的思想。可以說湖濱音樂堂是西方音樂文化滲透到中國的產(chǎn)物,是中國人崇尚西方音樂文化的心態(tài)在空間上的一種表達。
除湖濱音樂堂之外,音教會管弦樂隊還在南昌女中、葆靈女中、助產(chǎn)學校、勵志社南昌分社等地演出。為普及西方音樂,擴大聽眾群,音教會管弦樂隊通過電臺對湖濱音樂堂的演出進場播放,赴廣播電臺進行演奏,舉辦廣播音樂會。
二、演出活動
(一)首演
湖濱音樂堂落成后,教育廳決定擇日舉行落成典禮和音樂大會。1934年9月20日教育廳向機關(guān)、團體、學校發(fā)出邀請函,并向市民免費散發(fā)了入場券。9月21日<江西民報>上刊登《音樂堂落成舉行演奏大會歡迎各界參觀>的文章,發(fā)布音樂堂將舉行演奏大會的消息。1934年9月23日,是農(nóng)歷中秋節(jié),晚上七點,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舉行了湖濱音樂堂落成紀念音樂會,當天“碧云萬里,皓月一輪,歌管之聲,高悠揚,與四野蟲吟及觀眾掌聲相合應,會場空氣,充滿快愉?!眳⒓右魳窌穆牨娺_到上萬人,當天首演的節(jié)目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西樂,第二部分為中樂。音樂會之后,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平劇班學員,舉行平劇清唱,至晚九點音樂堂落成紀念音樂會結(jié)束。首演中,音教會管弦樂隊演奏了帕德雷夫斯基《小步舞曲》、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中《婚禮進行曲》;趙年魁小提琴獨奏古諾歌劇《浮士德》中的圓舞曲、布拉加《天使小夜曲》;繆天瑞、趙年魁、錢曾寶、張貞黻鋼琴四重奏貝多芬《第二交響曲》中一段、舒伯特《軍隊進行曲》;張貞黻大提琴獨奏戈爾特曼《千里駒》。
據(jù)吳識滄回憶首演當天“大幕緩緩拉開,管弦樂隊全體樂手們坐滿一廳,人人穿著嶄新的西裝、皮鞋,手里拿著銀光閃亮的新樂器,眼看著面前的樂譜架,做好了演奏的準備,這個聲勢氣派富麗而又堂皇,令人耳目一新,觀眾情不自禁地同聲喝彩熱烈鼓掌!這時,樂隊指揮程懋筠先生緩步上場,他身著燕尾式西裝,戴著白手套,右手拿著銀色的指揮棒,從容不迫地走上指揮臺,向鋼琴伴奏者致意后,開始指揮演奏。程懋筠的指揮風格是學院派的路子,柔中帶剛、沉著穩(wěn)健、節(jié)奏分明。管弦樂隊演奏了許多中外名曲,演奏完畢,聽眾報以長時間的熱烈鼓掌。”恰唱團與管弦樂隊在這一天的正式亮相,受到觀眾的歡迎,尤其是管弦樂隊的演奏轟動了南昌,此后到處都在談論音教會的管弦樂隊。
(二)其他演出活動及曲目
由于樂隊是單管制,配器上有一定局限性,據(jù)繆天瑞在文章中回憶,鋼琴主要用作補充和聲,有時也協(xié)助小提琴,重復主要曲調(diào)。由于樂隊本身存在缺陷,因此,音樂會除由樂隊演出莫扎特、羅西尼、奧芬巴赫等的歌劇序曲外,需要加配一些表演貝多芬、舒伯特的交響曲改編曲的鋼琴五重奏曲,以及獨奏和獨唱等,以是調(diào)合、補充。樂隊大提琴首席張貞黻先生當時已是著名的指揮家梅百器指揮的上海工部局樂隊的實習演奏員,富有演奏經(jīng)驗,演奏表現(xiàn)力十分豐富,在樂隊演出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樂隊演出時經(jīng)常有張貞黻的大提琴獨奏及重奏節(jié)目。1934年9月首演音樂會中,張貞黻演奏大提琴獨奏戈爾特曼《千里駒》,1935年慶祝元旦音樂會上,又獨奏圣一桑《天鵝》和舒伯特《小夜曲》,并與趙年魁、王笥香合作鋼琴三重奏海頓《C大調(diào)三重奏》。
湖濱音樂堂建成后,音教會管弦樂隊每隔一星期在湖濱音樂堂舉行一次音樂會,每次演奏觀眾都在數(shù)百人以上。1935年7月舉行的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第21次音樂會,贈券招待市民,聽眾達兩千人。1935年10月在湖濱音樂堂舉行慶祝雙十節(jié)音樂會,聽眾也達到兩千多人。此外,管弦樂隊每星期在湖濱公園音樂堂練習三次,游人可以自由欣賞,音教會管弦樂隊演奏的樂曲大都是西方名曲,普及推廣了西洋樂曲知識。練習的曲目涉及非常廣泛,大都是世界名曲,如:莫扎特的歌劇《魔笛》選段,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比才《斗牛士之歌》,威爾第歌劇《茶花女》曲選和《阿依達進行曲》,伊凡諾維奇《多瑙河之波圓舞曲》,奧芬巴赫《船歌》,海頓《創(chuàng)世紀》中的詠唱,比才的歌劇《卡門》曲選,舒伯特《小夜曲》、《音樂瞬間》、《搖籃曲》,圣一?!短禊Z》等作品。練習曲目近百首,涉及作曲家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韋伯、舒曼、威爾第、奧芬巴哈、圣一桑、比才、格里格等。
1936年,音教會管弦樂隊開始到南昌市的中小學進行普及演出活動,舉辦義務性的免費音樂會,并印發(fā)簡單而有趣的節(jié)目單。1936年8月至1937年1月音教會管弦樂隊在音教會表演廳為小學生舉辦音樂會15場,每場時長為一個小時至一個半小時,演出過程中有人講解西方音樂知識,受到學生們的歡迎。1936年9月起,音教會管弦樂隊為一般民眾的演出,每場節(jié)目演出兩次,第一次在音樂堂,第二次到廣播電臺現(xiàn)場演奏廣播音樂會。
結(jié)論
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管弦樂隊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少有的、完全由中國人組成的管弦樂隊,樂隊成員中既有來自上海工部局管弦樂隊的優(yōu)秀演奏員,也有中小學音樂教師、公安局樂隊成員。樂隊在湖濱音樂堂的排練和演奏帶有廣場性,面對南昌市小學校巡回演出,在廣播電臺舉辦廣播音樂會,讓普通民眾和學生了解西方音樂文化,所起到的普及作用是無法估量的。樂隊堅持多次為南昌中小學生進行普及性的演出,在中國近現(xiàn)代學校音樂教育歷史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責任編輯 榮英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