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立教授65年后再排“祖國大合唱”
2012年12月28日晚,天空飄起了晶瑩的雪花,濕滑的路面絲毫沒有阻擋住人們匯聚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的腳步,大家滿懷敬仰和感恩之情到此聆聽“紀念馬思聰、江定仙百年誕辰獨唱、合唱音樂會”。
這份敬仰和感恩,是給予在馬思聰、江定仙百年誕辰之際,傾情演唱兩位作曲家聲樂作品的育英·貝滿老校友合唱團的。育英中學和與其相鄰的貝滿女中是兩所有近150年歷史的名校,成立于1995年的老校友合唱團,以20世紀五六十年代畢業(yè)的校友為主,他們都是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專家、學者。這些銀發(fā)老人,演唱起江定仙的《呦呦鹿鳴》等三首合唱曲和馬思聰?shù)摹蹲鎳蠛铣罚饶贻p人更多了一分真誠與感動。
這份敬仰和感恩,是給予王秀芬、劉珊、金永哲、劉旋等友情加盟音樂會的歌唱家們的。他們以優(yōu)良的專業(yè)素養(yǎng)演唱了江定仙的《棉花》等三首歌曲和馬思聰?shù)摹队旰蠹?、他在美國時創(chuàng)作的《李白詩六首》之“長相思”及歌劇《熱碧亞之歌》中的三首歌曲。這些藝術(shù)意境深遠、作曲造詣精湛的聲樂作品,讓人們對老一輩作曲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當然,這份敬仰和感恩更多的是給予95歲高齡的指揮家黃飛立教授的。正是在他的積極倡導和親自指導、精心排練下,才形成了這場音樂會。1947年“祖國大合唱”在廣州首演時,黃飛立教授即是當時的指揮,時隔65年,他再次排練這部作品,意義非凡。在排練的最后一個半月,黃老不顧剛剛逝去親人的悲傷,每次都是風雪無阻,親自到現(xiàn)場指揮。
正是這份敬仰和感恩,讓郭淑蘭書記,于潤洋老院長,以及王震亞、周廣仁、郭淑珍等老教授們在風雪之夜親臨音樂會現(xiàn)場。臺上臺下,這些兩鬢白霜、年過花甲的老者們,出于對音樂的執(zhí)著和熱愛,聚匯到了一起。 (宋學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與美國陸軍軍樂團“潘興軍樂團”聯(lián)合演出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與美國陸軍軍樂團“潘興軍樂團”(The United States Army Band“PERSHING’S OWN”)于2012年10月29日晚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了首場聯(lián)合演出。此次聯(lián)合演出,是美國陸軍軍樂團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2011年5月訪美的回訪,旨在加強中美兩國軍人在文化領(lǐng)域的交流與合作。
演出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由美軍托馬斯·帕默蒂爾上校指揮美軍軍樂團演奏《美利堅合眾國國歌》(朗西斯·斯科特·基詞,約翰·斯塔福德·史密斯曲)、《自由之鐘》(約翰·菲利普·蘇薩)、《永恒的榮譽和勇氣》(菲利普·斯巴克)、《薩凡納交響樂(第三樂章)》(史蒂夫·庫賈拉)、《短笛流行曲》(喬治·哈密爾頓·格林,菲利克斯·阿恩特,約瑟夫·格林)、《木琴散拍樂》(倫納德·伯恩斯坦)、《紙醉金迷》(阿雅圖·沙巴茲)等歐美經(jīng)典管樂作品;第二部分,由張治榮大校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田漢詞,聶耳曲)、《紅旗頌》(呂其明)、《更進酒》(陳黔)、《祖國、慈祥的母親》(張鴻喜詞,陸在易曲)、《在那遙遠的地方》(王和聲編)、《勝利在召喚》(季承、曉藕)等中國當代管樂名作;第三部分,則由托馬斯·帕默蒂爾上校和于海大校先后指揮中美聯(lián)合軍樂團演奏《牛仔》(約翰·威廉斯)、《飲酒歌》(朱塞佩·威爾第)、《朝天闕》(陳丹)等作品。(游紅彬)
“深情的禮贊”——
女高音歌唱家韓芝萍演唱會在京舉行
2012年12月7日,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和山西廣福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合主辦的女高音歌唱家韓芝萍軍樂演唱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演唱會包括《禮贊祖國》、《禮致和平》、《禮敬軍旗》三個篇章。韓芝萍為觀眾獻上了以36年前的成名曲《歌唱敬愛的周總理》為代表的十余首中外名曲。返場時,歌唱家楊洪基與程志上場與韓芝萍共同演唱了歌曲《走向復興》,引得全場掌聲雷動。表演藝術(shù)家、音樂家王昆、郭淑珍、李光羲、胡松華、田華、王鐵成、陶玉玲、胡寶善、姜嘉鏘、鄧玉華、鄭莉、王靜、張華敏、董文華等出席了音樂會。(于慶新)
中國音協(xié)管樂學會2013年年會在京舉行
本刊訊 2013年1月19日上午,中國音協(xié)管樂學會2013年年會在解放軍軍樂團新排練廳舉行。中國文聯(lián)辦公室副主任王仁剛、中國音協(xié)副秘書長王建國、管樂學會主席于海,副主席趙瑞林、戴中暉、孫銘紅、姜斯文、朱漢城、魏煌、席偉瀧,解放軍軍樂團團長鄒銳,學會高級顧問、來自全國各地的管樂學會會長、駐京的管樂專家、學會理事、團體會員代表和多家管樂器制造經(jīng)銷商代表等近兩百人出席了年會。
于海作了2012年管樂學會工作報告。趙瑞林作關(guān)于理事、會員、團體會員重新申請注冊相關(guān)規(guī)定的說明。上海市楊浦區(qū)文化局副局長張敏、南昌國際軍樂節(jié)組委會辦公室主任胡國棟、青島市教育局體衛(wèi)藝處處長李業(yè)慶分別介紹上海管樂節(jié)、南昌軍樂節(jié)、“中國管樂杯”獨奏展演暨管樂夏令營相關(guān)情況。北京理工大學附中音樂教師吳莎介紹了該校管樂團參加學會組織的各類活動的經(jīng)驗體會。王建國代表中國音協(xié)對管樂學會幾年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對中國管樂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給予充分肯定和贊揚。當日下午還召開了各地管樂學會會長會議。(榮)
“古琴古詩匯今曲”音樂會在天津音樂廳上演
2012年11月16日下午,在天津音樂廳舉行了由天津音樂學院教授、古琴家李鳳云和天津音樂學院教授、笛簫演奏家王建欣帶領(lǐng)學生們一起彈唱的、古趣盎然的“古琴古詩匯今曲”音樂會。
音樂會選擇了二十余首膾炙人口的唐宋詩詞,由香港漢語教學專家、作曲家盧毓文女士譜寫曲調(diào),李鳳云改訂并編配古琴指法,將進、退、吟、猱融入其中。演奏和演唱的曲目有:楊萬里《小池》;賈島《尋隱者不遇》;王之渙《登鸛雀樓》;盧綸《塞下曲》;杜牧《山行》、《清明》;駱賓王《詠鵝》;李白《早發(fā)白帝城》、《靜夜思》;孟郊《游子吟》;朱熹《春日》、李紳《憫農(nóng)》;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孟浩然《春曉》;馬致遠《天凈沙》等。所選詩篇,多是形式簡短的絕句,音節(jié)和諧,韻味雋永,便于歌唱吟誦。穿插在歌曲中間,李鳳云、王建欣還演奏了古琴獨奏《流水》,琴簫合奏《梅花三弄》。
天津音樂學院于2006年成立了全國首個“古琴傳習室”,相繼開設(shè)了“琴學概論”、“琴樂鑒賞”、“琴簫合奏”和“琴歌吟唱”等課程,《詩經(jīng)》、樂府、唐宋詩詞等,都是該課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們在傳習室還能學習到書法和昆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音樂會上,還播放了同學們學習書法和昆曲的視頻短片。(王建欣)
晏璐婷板胡碩士畢業(yè)音樂會在京舉行
本刊訊 2013年1月10日,由中國音樂學院國樂系、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處主辦的“晏璐婷板胡碩士畢業(yè)音樂會”在該院國音堂歌劇廳舉行。音樂會上演奏了《寒鴉戲水》(漢樂古曲)、《大姑娘美》(彭修文編曲,劉明源演奏譜)、《楊貴妃(一、四樂章)》(吳華曲)、《兵車行》(景建樹曲)、《鏈環(huán)》(呂黃曲,沈誠配伴奏)、《河北風》(陳樹林曲,沈誠改編配伴奏)、《撼庭秋》(沈誠、張曉峰曲)、《夜深沉》
(京劇曲牌,吳華編曲)。晏璐婷的演奏韻味醇厚、灑脫細膩。
晏璐婷,1986年出生于大連,10歲開始學習二胡,先后師從于叢德全、叢志春、劉長福老師。2000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2006年和2009年先后升入該院大學攻讀本科與碩士研究生,期間一直跟隨中國音樂學院教師沈誠主修板胡,隨中國京劇院張順祥老師輔修京胡,并得到過多位胡琴名家的指教。曾榮獲2009年“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板胡中青組一等獎、2012年文化藝術(shù)院校獎——第四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演奏比賽拉弦樂器組青年組演
奏獎(最高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