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xiàn)在我們在聯(lián)合世界麻將組織成員國一起申遺,這既不占有各國其他的申遺項目,成功率也更高?!?/p>
《世界博覽》=W 江選旗=J
W:作為世界麻將組織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您從什么時候開始對麻將感興趣的?現(xiàn)在對麻將有一種看法,總覺得那是玩物喪志的事情,您怎么看?
J:我曾是國家隊男子游泳長距離選手,退役后從事現(xiàn)代五項和鐵人三項的管理工作,根本不會打麻將。事實上,直到2000年我都認為,麻將牌就是賭具。那年,我在病休中看了經(jīng)濟學家、原中顧委委員于光遠的一本《漫談競賽論》。于老認為競賽只是體育的一個方面,體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各種交流方式的一個平臺,錦標并非體育運動的全部等等。這么多年,我都是競技體育中的一份子,對于老的觀點感到新鮮又充滿了問題,所以專程登門求教。從此就走上了這條推廣麻將文化的“不歸路”。
于老說得對:“賭是人的問題,不是牌的問題?!本拖褓€球的風氣這么嚴重,但沒有人會本末倒置地禁足球一樣,社會對麻將應該有正確的認識。
我是讀著《毛選》長大,毛澤東說過,中國對世界的三大貢獻是中醫(yī)、《紅樓夢》和麻將牌。我琢磨出的道理是:中醫(yī)是中國人站在中國的角度研究出來的救死扶傷的方式,和西醫(yī)相對,殊途同歸;《紅樓夢》描述了中國的社會現(xiàn)象;麻將則是中國人站在中國的角度休閑娛樂的智力運動,和撲克牌相對。麻將和撲克反應了不少中西方文化。撲克牌是分大小的,而麻將牌則是平等的。打麻將的時候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張牌是什么,不停理牌的過程是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而且麻將是一對三的游戲,對待上家、對家、下架要有不同的方式……這些都符合社會現(xiàn)象和人生哲學。所以麻將是集了文化之大成的,是國粹。
W:在我看來,麻將算是中國群眾基礎最好的民間娛樂項目了,并沒有瀕危的跡象,為什么還要急著申遺呢?
J:麻將作為一種游戲本身確實很流行,但麻將的文化早已瀕危。目前還有多少人知道麻將運動的旨意與精神?
“入局斗牌,必先練品,品宜鎮(zhèn)靜,不宜躁率,得牌勿驕,失牌勿吝,順時勿喜,逆時勿愁,不行于色,不動乎聲,渾涵寬大,品格為貴,爾雅溫文,思為上乘?!蔽夷畹倪@一段是前人總結(jié)的麻將詞。我覺得這不僅是指麻將精神,如果一個人能有這樣的品行,做什么事做不成呢?
但幾十年來,在中國,只要一提起麻將,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賭博,其實真正的賭具只是取了麻將牌的一部分,打法和內(nèi)涵跟麻將八竿子打不著。麻將本是益智游戲,在中國卻成了少兒不宜、不務正業(yè)的、賭博的代名詞,不是文化的瀕危嗎?
我們要給麻將申遺的目的就是“為麻將正名、正身、正氣”,為了保護真正的麻將文化。一是通過麻將申遺得到有關政府部門的重視和保護,比如在大學生中普及,鼓勵他們學習、參與國際比賽。二是為了讓麻將游戲愛好者和人們積極倡導健康、科學、友好的麻將文化,促進治理經(jīng)濟麻將運動的健康發(fā)展。
W:現(xiàn)在聽說世麻組織在聯(lián)合日本一起為麻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很多人都覺得:既然麻將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為什么要聯(lián)合別的國家來申遺呢?
J:這個情況是這樣的。如果按部就班地等待麻將申遺(申報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成功,太難。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相關規(guī)定,每個國家每年只能申報一項;要進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先得列入國家批準的名錄。中國有資格進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的項目太多了,僅僅2009年,申報國家級的項目就有2300項之多。
但是根據(jù)規(guī)定,兩國以上(含兩國)共同申報的話,不占任何一個國家的申報名額,那么,現(xiàn)在世麻組織的成員已經(jīng)遍及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qū),我們登高一呼,如果大家都簽字的話,這個聯(lián)合申報就比較靠譜。世麻組織的主席于光遠早就說過:“麻將起源中國,但屬于世界?!?/p>
W:我知道世界麻將組織一直在致力將麻將競技化。競技就意味著緊張的對抗,而一般人認為的麻將文化是“休閑文化”,這樣會有利于麻將文化的保護和推廣嗎?
J:我自己是搞競賽出身的,將一項運動競技化是我的職業(yè)本能,事實證明,麻將比賽對于麻將文化的保護和推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要比賽,就必須有規(guī)則,這就讓麻將更加正規(guī)化。通過制定規(guī)則,我們要求使用麻將術語時必須用中文,沒有其他語言的翻譯——這可是所有運動的獨一份。有意思的是,現(xiàn)在有些外國人“吃碰杠”,說得比很多中國人還準。而且世界性的比賽可以擴大麻將運動影響力、摒除偏見、促進各地的交流——麻將和其他運動一樣,有了自己的錦標賽,讓各國的麻友們濟濟一堂、華山論劍。
在交流中,就促使我們進一步了解麻將文化,麻將文化不僅是休閑文化那么簡單。比如很多外國朋友都會問“中、發(fā)、白代表了什么”,“條餅萬又是什么意思”?“東、南、西、北”4張牌四張牌是四個方向,而“白、發(fā)、中”則更具深意:所謂白天白天,白即代表天;而發(fā)就是地,比如人們經(jīng)常問“在哪兒發(fā)財?”就指的是地點;天在上、地在下,中間不就是人嘛。所以“白、發(fā)、中”就是據(jù)宇宙衍生“天、地、人”三界的說法?,F(xiàn)在閱讀習慣和古時相反,所以就成了“中、發(fā)、白”。我們在交流的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倒是督促我們?nèi)チ私庵袊臍v史文化和古人哲學。
W:那么兩年一屆的世界麻將錦標賽的比賽地點如何確定呢?對承辦地有什么要求嗎?
J:這和奧運會一樣,也是要申辦的,我們要考察申辦地的麻將普及程度,這也促進了麻將推廣。其實,我們借助國家的力量推廣麻將文化,同時也能借助麻將推廣國家形象。比如麻將牌中的花牌就大有文章可做,各國都破費心思地利用花牌表現(xiàn)自己的特色文化——中國就用梅蘭竹菊;而在荷蘭承辦第二屆世錦賽的時候,就把花牌的圖案換成了風車、郁金香、奶酪等等;到了丹麥,花牌的形象又換成了美人魚。而且世錦賽的承辦國也積極發(fā)售紀念郵票,中國的郵票上就配有傳統(tǒng)的中國結(jié)圖案。下一步,我們打算在服裝上做文章。有些日本人十分講究,打牌時甚至要穿著和服。我們現(xiàn)在考慮,中國選手參加比賽的隊服是否應該用唐裝、或者其他能夠彰顯中國文化的著裝。
W:既然是世界級的競技,那現(xiàn)在除了中國,哪些國家的麻將水平比較高?
J:除了早就將麻將發(fā)揚光大的日本,不少西方國家都是后起之秀,比如荷蘭、法國、丹麥、德國、美國等。第二屆世界麻將錦標賽就是在荷蘭舉行的。有意思的是,不僅法國,連法屬留尼旺這樣法屬地區(qū)麻將也流傳甚廣。在歷次比賽中,除了中國拿了冠軍外,二三名都是歐洲國家的選手。
中國的麻友年齡偏大,可能是生活壓力過大的原因,要等退休了才有時間和心情玩兒麻將。老外麻友的分布則比中國廣泛均勻,各個年齡段和職業(yè)都有。而參加比賽的麻手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個人素養(yǎng)也高,注重紳士風度。
除了講風度,老外還講科學方法,比如數(shù)學方法。世界麻將組織技術委員會的一位成員就是個數(shù)學家。第一屆世錦賽在成都舉行,他聽說成都是麻將之鄉(xiāng),特意提前一周到了成都,和民間高手們斗牌“血戰(zhàn)到底”。等到和組委會會和開始比賽的時候,他高興地說自己這個星期“打遍成都無敵手”。